娄盼盼
摘 要:禹州钧瓷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民间流传着一句“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在现今,禹州钧瓷的传承与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钧瓷其独有的价值未能很好地融入大众的生活,导致受众人群少,成为当下传承与发展的一大阻碍。本文论述了从实用角度来挖掘钧瓷的价值。从而希望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禹州钧瓷。
关键词:钧瓷传承;实用性;艺术价值
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第一署名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项目名称:实用角度下看禹州钧瓷的传承与发展,项目编号:2019XKT373。
一、禹州钧瓷发展概述
禹州钧瓷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其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都极为丰富。在钧瓷之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色和青色之分,红釉钧瓷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局面,受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宋徽宗时期,在禹州钧台建造官窑为皇室提供专用瓷器,不计成本的制作精美的贡品,一方面这样做使得钧瓷艺术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因此使得钧瓷禁止在民间流传,好的钧瓷送入宫中,坏的打碎深埋,对钧瓷广泛传播产生了阻碍。在金、元时期钧瓷进一步发展,但在之后的明清、民国时期钧瓷生产历经坎坷,基本趋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钧瓷产业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2003年的亚洲博鳌论坛年会上,钧瓷艺术品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和政要,至此钧瓷艺术的發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禹州钧瓷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蕴含着悠久历史的钧瓷文化,是河南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世界的一张有力的明信片,但钧瓷的发展和关注度已远远不能够适应钧瓷在当下的发展现状。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中,如何进行钧瓷的传承与发展成了禹州钧瓷面临的突出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现今的钧瓷产品是作为艺术品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到现在,虽然大众的文化审美水平都有普遍提高,网络等科技的辅助,艺术已经走进大众的生活里去,但是艺术似乎与大众之间还有一层未戳破的纸。其次,再加上制作工艺的难度,制作出来好的钧瓷艺术品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在烧制过程中,窑变这一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独特形象很难由人为百分百的控制,这也是钧瓷之所以形成如此让人着迷的独特特征的重要一环。所以要做出一件钧瓷精品,是要靠多年经验的从业工作者和一定的时机形成的。工艺的难度和不可控因素导致的高价值加上钧瓷艺术审美的附属价值,使大众与钧瓷艺术品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大众市场的接受度低,就必然带来钧瓷文化市场的缺失,进而引起经济利益问题和钧瓷产业人才的缺失,从而使钧瓷艺术越来越小众化。现在市场与大众才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受到大众欢迎和市场的认可,对与钧瓷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钧瓷作为艺术品相比较于绘画和雕塑,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只不过要考虑在传播过程中怎么去衡量艺术与功能带给人的感受,至于成本工艺的高价值所带来的硬性的门槛,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制瓷技术可以部分由现代科技代替,像用电窑和机器生产,降低成本,做出符合大众审美与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钧瓷产品。但不是就舍弃掉传统的制瓷方法,毕竟传统制作和烧制过程具有它自身一定价值,传递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温度。既然要发展就要多方位的去寻求发展的方向,在高端钧瓷艺术品的发展上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但是艺术总归要回到生活中,让生活滋养艺术。所以在普适的方向上也可以进行发展,及传播和发展了钧瓷文化,也对大众审美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换一个角度,现代钧瓷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瓷器碎片,那是否能把这些也利用起来,继续完成它作为艺术品的使命呢?例如现在已有人把这些碎片结合作为装饰用在室内设计上,还有把碎片进行二次加工作为小的装饰品等,都是在其不破坏它自身作为钧瓷的主要特征下,赋予它符合现代大众的功能使用方面需求。
三、总结
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已提上日程,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的文创的兴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把文化与使用功能相结合进入到大众生活当中去,使大众普遍接受文化的熏陶,反过来延续传统文化的发展。钧瓷文化要把握住这种时机,考虑是否能转变思路,在保留钧瓷本身特点的同时,结合实用性,塑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同时可以借鉴学习其他发展较好的传统瓷器产业,例如景德镇瓷器那样的整体产业链和传播方式。在产品上也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把钧瓷与其他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家具、茶具、编织等,形成新的活力,让钧瓷不在“高高在上”,更好地传播和发展钧瓷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程金程.中国陶瓷艺术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华,田世欣,葛敬端,韩松峰.让钧瓷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N].中国民族报,2015-09-25(008).
[3]郭龙明.钧瓷与实木家具融合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
[4]张睿.钧美走入寻常百姓家[J].大众文艺(理论),2009(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