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英
摘 要:新时期“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为农村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村民的文化自觉促使两岸王氏族亲关系和新型政民关系作为社会资本嵌入沙格妈祖信俗活动结构中。根据林南关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的社会资本理论来看,它是政府部门、农村文化与经济精英等群体的多元互动;从个体角度来看是精英们理性选择的个体行动结果;从结构中来看则促成了沙格妈祖信俗活动的发展。当前,沙格信俗活动在多种社会资本的作用下还延伸出多种体育类民间活动,真正得到创新和传承,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
关键词:赛龙舟;场域;民俗实践;闽台交流
中圖分类号:G63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275-02
一、溯源:问题的提出
妈祖信仰作为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文化习俗,在文化传承中融入了诸多地方记忆。泉州沙格一带将“开鼓请”等纪念王忠孝公的活动融入了端午赛龙舟活动中,所谓“四月初一开鼓请,五月初五龙舟行”。因此,立足于中国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宏观社会事实,将泉州沙格村民妈祖信仰民俗活动作为一种实践,阐述其发展和创新过程,探讨沙格村民如何将血缘关系、新型政民关系作为资源嵌入民俗活动中,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活动。此外,赛龙舟活动传承中龙舟赛技艺传承人和对弈赛的棋者的有效培养则是沙格民俗活动传承的新难题。
笔者对沙格“开鼓请”“端午赛龙舟”“首届闽台王忠孝文化节”“成功杯海峡象棋交流赛”等民俗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并深度访谈共7名沙格民俗实践相关人员,包括政府官员1人,文化精英1人,村民精英2人,村民3人,采取滚雪球抽样方法取得与以上相关人士的联系,研究沙格民俗实践如何将妈祖信俗与王氏村民集体记忆有机融合在一起,并且发现在村民文化觉醒的不断实践中生成了新型体育类文化活动,促进了闽台两岸交流,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探究村民的行动属性,有利于发现当前农村民俗实践活动的行动结构模型以及民俗活动中村民文化的自觉程度。
二、沙格妈祖民俗实践的结构资源与行动
(一)文化自觉催生强联结:沙格妈祖民俗实践的结构资源
林南认为社会资本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物品,而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获取的资源[1]。从20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缓和以来,台湾凤山王氏族亲后裔到莆田仙游、泉港沙格一代寻亲谒祖,而沙格民众也会以招魂仪式、端午祭海活动纪念王忠孝公,海峡两岸并未建立相应的行动联结和互动。而今,沙格村民精英不断实现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文化自觉”,对蟹谷王氏和凤山王氏族亲关系开始有意识地建立强联结关系。在“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两岸交流背景下,泉州沙格民俗活动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认可。比如2016年首届闽台王忠孝公文化节希望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以强化沙格民俗文化活动的官方认可意识,进而得到更多媒体部门的关注和宣传,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因而,两岸王氏族亲血缘关系和新型政府与群众关系正在被作为资源嵌入民俗活动的结构中。
(二)沙格妈祖民俗实践的行动
林南认为,社会资本理论关注的是个体为了维持或获得有价值资源而采取的那些行动。而在沙格民俗实践中,工具性行动和表达性行动交织进行着。
1.精英村民的表达性行动:维持资源
林南在强关系命题中认为建立在情感、信任与共享资源和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强关系,有利于维持和强化既有资源,也与表达性行动相一致,因此关系越强,获得的社会资本越可能对表达性行动的成功有正向的影响。WZG称,三百多年来,王忠孝族人每年于农历四月初一,在湄洲湾沙格海域举行“开鼓请”祭祀,纪念王忠孝,并在每年端午节祭海祭拜王忠孝。在端午民俗活动中,沙格村民因湄洲湾对岸的仙游有驱瘟神“王船”漂向沙格海面,故而在端午请出妈祖绕境。而在四月初一“听鼓请”仪式中,妈祖信仰与祖先崇拜相结合,村民独特的“招魂”仪式体现了他们世代传承纪念王忠孝的集体记忆。为了实现异质互动,2019年的农历四月初一“开鼓请”主题为“纪念王忠孝与郑成功一文一武驱夷复台358周年”活动,金门县王氏族亲38人恭送王忠孝公神尊荣回沙格故里,金门与沙格村民联办“四月一开鼓请”传统习俗活动。
2.精英村民的工具性行动:助力沙格民俗活动资源的获得
林南认为资源的获取需要工具性和认知性动机与行动的动员。在访谈中,WZG称同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人员到沙格村赠送《延平王郑成功与王忠孝对弈图》临摹图(20111005WZG)注1。由此,他们认为政府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与交流,感到振奋人心,使得更多王氏族亲后裔实现文化自觉。而在2013年,文化精英林明辉先生根据《惠安王忠孝公集》及相应史实文本撰写《乱世达人:王忠孝大传》以实现王忠孝公所希望的其著作能“诸孙能成立,刊刻传家”,此书的出版由王忠孝后裔嫡孙WMH和沙格老年协会资助。为获得有价值的资源,蟹谷王氏族亲后裔致力于筹备泉港王忠孝文化研究会,以获得官方认可与支持、与文化精英的联系。在朱定波的考证中,台湾文献委员会于1993年12月组织出版《惠安王忠孝公集》,2000年11月,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选编、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王忠孝公集》。由此可见,同质性互动在政府官员、文化精英和蟹谷王氏族亲后裔之间产生。
同时,林南提出在多重资源结构中互动可以吸引拥有不同种类资源的搭档参加。2016年海峡两岸王氏族亲为纪念王忠孝逝世350年而举办首届闽台王忠孝文化节,而既是企业家又是王氏族亲后裔的WZW在出资筹备此次活动,又在2017年申请建立“泉港侨界青年联合会”,致力于倡导更多侨界人士加入,从青少年角度出发,进行两岸交流活动。可见,行动者致力于实现社会资本的广泛性、达高性和资源异质性。
三、沙格妈祖信俗活动生成的新结构与文化再生产
(一)精英村民的行动促进生成民俗实践的新结构
林南认为横向的同质性互动和关系与纵向的异质性互动和关系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而社会结构使每个人可以获取和使用不必为个体所拥有的资源。从端午妈祖巡游、赛龙舟的仪式到以沙格王氏族裔纪念王忠孝公为元素打造“听鼓请”习俗仪式转为继续打造“再现对弈图:成功杯海峡两岸象棋交流赛”。在与文化精英、政府部门的互动下,沙格民俗实践在文化自信的宏观结构下实现了文化再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沙格赛龙舟完成自我扬弃,进而实现民间文化从传统民俗仪式融合新型体育交流活动的文化“新结构”的发展。
(二)民俗实践新结构促进文化再生产:体育类闽台文化交流活动
由王忠孝后裔为重现1646年“郑成功与王忠孝弈棋论事图”牵头组织2019年第一届“海峡两岸成功杯”象棋赛,赛事冠名为“成功杯”,是王氏文化精英在具体现实中的文化调适结果。为重现太武山对弈论事场景,传承历史文化之美,更为了海峡两岸子民能以棋会友,促进两岸和谐发展,WMG作为青年一代,极力参与到活动中,用影像方式完成民俗文化的现代叙事,同时邀请具有宣传能力的朋友参与到活动中,进一步达到活动的宣传效果,以期加强沙格民俗文化活动在两岸青少年群体的传播力度。
四、结语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覺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沙格精英村民的崛起,促使沙格村民俗活动的文化自觉现象,老一辈的文化经营在寻找自己记忆中的赛龙舟,而成长中的村民也在形成属于自己的关于赛龙舟的记忆。首先,新时期,政府、乡村文化精英和经济精英等多元主体的参与,验证了政府部门、文化精英等弱关系的同质性互动作用,沙格文化实践是由强关系和弱关系交织构成结构的生成。其次,既是企业家又是蟹谷王氏族亲后裔的WZW成为弱关系桥接的重要桥接点,验证了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汇总在目的性行动中往往是“位置高”的个体行动者更容易获得好的社会资本,以实现资源的交换,使得沙格村民俗实践和传播变成了动态的异化过程。在乡村民俗活动中融入纪念王忠孝公等民俗因素,从而非正式关系及其资源在文化实践中被动员起来促成新结构和新行动,出现了“首届闽台王忠孝公文化节”“首届海峡成功杯象棋交流赛”等文化交流活动。
沙格民俗活动特别是再现“郑成功与王忠孝对弈图”暨成功杯海峡两岸象棋交流赛活动,体现了沙格村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境中主动发挥人的主体性,从而实现理性选择的行动,以促成沙格文化活动“新结构”的生成。在新结构中,农村体育文化精英和经济精英都参与进来,从而建立了新文化传承机制和强化了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实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转向新型体育活动的沙格村民俗活动,应该借鉴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利用本地学校及社会团体组织作为资源,进一步培养赛龙舟的传承者。同时,处理好沙格村老年协会、精英村民、青少年团体、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将沙格村民俗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广传承开来。
参考文献:
[1]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4.
[2][明]王忠孝.王忠孝公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朱定波.明末清初王忠孝与台湾[J].福建文博,2013(2):57-61.
[4]陈支平.《惠安王忠孝公全集》与明末清初闽台史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9.
(责任编辑:林丽华)
注1 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朱定波馆长的《明末清初王忠孝与台湾》中也得到印证,2000年7月13日,国家博物馆孔祥星常务副馆长一行曾到沙格村,向王忠孝故乡赠送由著名画家郑婕临摹的《延平王郑成功与王忠孝对弈图》,原图为郑成功在京后裔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