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祥
摘要:“武术六进”是推广中国武术普及,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工程。本文根据社区武术特点,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社区武术人才保障体系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来拓宽社区武术公共服务人才渠道,促进社区武术公共服务更好地实施,大力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以人才保障助推社区武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武术六进”;社区武术;人才保障;优化策略
一、前言
“武术六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号召,推动武术社会化,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独特作用而实施的重要系统工程。武术进社区作为“武术六进”工程的重要环节,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地作用。当前阻武术在社区中开展地最大问题于人才保障体系不完善,组织管理不集中。因此,本研究结合社区武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社区武术人才保障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来拓宽社区武术公共服务人才渠道,提升武术社区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人才保障助推社区武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实现社区武术服务质量提升的路径构建
二、社区武术活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
任何运动项目在社区推广过程中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公共服务的人力资源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储备和管理。因此,武术人才是社区武术健康持续开展地先决条件,对武术社区公共服务的实施与成效具有重要影响。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武术人才指导,当前我国社区武术呈现出严重的发展失衡与传授内容单一的现象。例如因长期受到专业人才限制,社区武术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习练内容相对单一,多主要以太极拳练习为主,很多习练群众想要接触更多地武术套路,却不知道何处寻求,即使是太极拳也仅仅局限于简化太极拳,并没有机会接触其它套路。 “武术六进”离不开人才体系的构建,让更多的社区民众参与到武术健身活动当中,从另一个层面上来分析, 这也对社区武术健身活动对武术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社区武术指导人才队伍必须摆脱先前的单一路径,从多途径引进综合性的指导人才。
三、社区武术人才服务体系构建
(一)以专业人才资源为核心
社区体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 虽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武术指导员, 但很多社区都缺少武术专业人才来给予相应的指导,群体自发组织练习,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或者只有业余的武术爱好者与义务志愿者,动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练习内容单一,没有正确和合理的练习安排,长期下去达不到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力量影响武术的健身效果,练习不当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导致武术在社区开展时练习人群丧失兴趣,参与量逐渐流失。为了能够促进社区体育工作的发展,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自身社区的发展需求, 构建一套适合于自身展的武术专业人才培训体系, 并将其工作纳入社区日常管理及建设的重要任务当中。本研究建议当地协会组织与高校建立合作,通过实习的方式,为社区提供专业的武术教练员、指导员人才。此外,政府应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让社区的社会指导员和教练员成为正式职业,并予以相应政策福利及时补充社区武术指导人员稀缺的薄弱点。最后,还应该广泛开展培训,在保证质量地前提下增加指导员数量,让社区武术健身人员更好地融入到社区武术服务管理工作当中。
(二)以民间人才资源为基础
民间是武术传统项目的发源地,在武术专业指导员紧缺,高校武术人才稀少的情况下,当地武术协会应充分发挥实体作用,深入挖掘当地民间武术资源。与其他西方运动不同的是,在我国民间有着极为广泛地武术受众群体和优秀拳种传承人。利用民间拳师资源服务于社区武术建设,不仅有利于缓解专业人才队伍紧缺现状,为专业指导员培训提供过渡时间,更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传统武术所面临地“艺随人绝”危机。构建民间武术进社区体系,在社区组织开展"武术名家大课堂"系列活动,邀请当地著名武术名家走社区 ,参与教学环节中的课堂教学、活动后的专题讲座等活动,亲自为社区居民讲授武术历史、传授武术技艺、教授武德礼法等,让习练者在拳师的言传身教中,加强德技双修,崇武尚德。总之,当地政府与武术协会要充分重视对于民间武术人才的利用与保护,为他们提供既能服务群众,又能传承武术的机会。
(三)以管理人才资源为保障
项目要想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管理人才。之所以当前我国社区武术发展缓慢,存在的原因在于管理,在以往地社区武术公共服务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管理人才在社区武术活动中地重要作用,长期以往形成了活动组织散漫,习练群体不集中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武术在社区中的推广速度。目前社区的体育管理都设在社区的文化站统一管理,没有单的项目分管;管理者并非专业体育管理人员,对所管理的体育项目和组织处于不熟悉、一概而论状态;在体育项目的安排上也很随机盲目,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反观近些年来普及速度较快的广场舞,其在社区推进的过程中有着很强地组织性和系统性,每个社区都有相应的活动组织人员,所以能够在社区中快速地站稳脚跟,得以发展普及。要想加强社区武术人才保障,首先就必须立足武术项目本身,建立社区武术管理人才队伍,这些人才地选择并不一定要具备多高地技术水平,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所属社区群众活动的需求情况,以形式多样的组织管理手段对日常的武术锻炼、交流活动以及比赛等进行组织,让社区武术开展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合理的管理使社区居民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促进社区居民的在日常生活中友好相处,带领社区居民大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运动爱好。通过正确管理社区武术社会指导员和教练员,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清晰的社区武术练习者的登记管理方案,将所有武术练习群众登记在册,以便管理。明确对教练员指导员的分工与责任并监督。这对社区武术活动中公共服务体系起到重要的影响意义,是开展社区武术活动的基本保障。
四、结论
在开展社区武术的同时要重视和完善武术公共服务人才保障体系,针对社区区民多元化的体育锻炼需求,通过完善社区的人才保障体系,建立社区武术管理人员、专业武术教练员指导员、民间武术拳师资源的武术社区人才模式。将原本单一的指导人才来源变得多元丰富起来,将社区武术公共服务体系从模糊变得清晰明确,将简单的武术锻炼变得科学更有针对性,以人才保障建設促社区武术公共服务体系上升新的高度,为武术全民健身创造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范铜钢,虞定海,査安妮. 大国崛起与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架构[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2):19-25.
[2] 何兵雄. 全民健身中武术项目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体育学院,2007.
[3] 丁进国,丁传伟,张长念. 新时期民间武术资源融入高校武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3.
[4]毕玉祥.“武术六进”背景下社区武术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探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7,6(09):1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