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20-09-10 08:57覃玉婷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

覃玉婷

“有效性”是相对于“无效性”而言的,它是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该模式致力于帮助全部学生实现教育目标。该模式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涉及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的因素,要实现乃至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采取具体措施,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为实现上述各方面的协调做出努力。

1.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性和导向性规律”所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国家意识形态在大学生头脑中的主体意识地位,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彻目的性和导向性规律,要求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具体课程具体目的来共同实现。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确立信仰的主课堂、主渠道,这一目的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办学方向,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学的载体和方法,也是衡量和检验思想政治教学成效与否的基本尺度。

2.建立新的教师价值观,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

2.1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四真”

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知、真懂、真信、真讲”。“真知”,即熟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真懂”,即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意义;“真信”,即相信马克思主义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相信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真讲”,即大胆直言,开诚布公地讲马克思主义原理。广大青少年学生缺乏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判断力,对含有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抵抗力相对薄弱,造成有些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激烈动荡,甚至思想价值观念的迷失与蜕变。因此思想政治课任教师应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强化政治宣传,传播政治信息,使青年人的思想与党和国家制定的社会发展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相一致,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更重要的是教师以内心的信念感染和带头践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勇于承担历史所赋予的责任,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实践者。

2.2动之以情、打动学生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等非语言的展示都反映出教师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对处于这一环境中的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中,计算机在某些方面代替了教师,QQ、微信等通信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的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从生动的、富有情感的真实情境过渡到无人性化的机器面前。面对“人化”到“物化”的转变和发展,人的态度、情绪、感情的表达受到限制。因此如果教师上课时如果仅仅面对课件照本宣科,面无表情,语言干巴,那么这样的的课老师上得辛苦,学生听得没趣。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之有情,愿做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路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宣传的思想政治道理就易被学生接受。

2.3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结合。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居主导地位,但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及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体现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原则。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实现由既定的结论传授,向探索科学结论转型;由单纯的教师授业解惑,向师生双向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多样化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型”。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必须要发挥好教师正确的引导、疏导、诱导、指导作用,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号大学生思想成长的认知规律和思想政治教学双向互动和内化规律要求。

2.4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

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是贯彻真实性和感化性规律的具体体现。它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研究成果,力求从研究的层面上讲授教学内容,将理论讲深讲透,依靠理论强大的逻辑力量折服人,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教学中实施情感渗透。首先要求教师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和爱心,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生活中积极作用,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理智上不断升华理想、信念的境界;其次教学中课程导入、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态度直至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都要用真情去感染、启迪、引导学生,在亲切、愉快、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只要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道理讲得充分透切,同时又能坚持以情感人,就能达到使学生心悦诚服,收到启迪觉悟、升华思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舒.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赵宏文.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B):152-154.

[3]郑忠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师生互动有效性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3(06):111-112.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
办公室政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政治法律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