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兵
摘要:“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也是比较契合当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开放性、生态和谐”等教育理念。相对于传统教育理念来说,柔性管理理念对于学生管理、思政教育、人文素养培育等更有裨益。刚性管理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显得不符合时代潮流,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理念逐渐流行。
关键词:柔性管理;学生管理;辅导员;高职院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传统的“刚性管理”已逐渐凸显出各种弊端,与时代发展显得“格格不入”。如今的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呈现出个性张扬、自我、独立、民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去开展好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管理好班级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柔性管理理念”的逐渐引入和应用,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柔性管理简述
1、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首先是从企业管理的观点中提出的,它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是企业为了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理念。可以把柔性管理理解成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应的,它是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的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将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柔性管理认为,人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是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柔性管理是一种更加深沉、高级的管理,是一种充分体现理性的管理。柔性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型、效果的持久性、内心的感召性、自主性等特征。柔性管理是以人和人的精神为管理核心,运用和创造文化因素,从而达到管理目的的人性化管理模式。相对于刚性管理来说,刚性管理是以制度、约束、惩罚、强制等手段进行的一种管理,而柔性管理是以一种文化与情感为基础和纽带,运用尊重、感召、激励、引导、启发等方法进行的一种管理。
二、“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1、“柔性管理”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贯彻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能让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2、“柔性管理”符合国家政策和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柔性管理”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贯彻,符合时代要求、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求。
3、“柔性管理”符合法治精神。近年来,特别是自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师生、校生关系逐渐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关注,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高职院校也越来越注重“生本精神”,出台的相关制度等都与法律制度相一致。简单粗暴的方式已经远远不符合社会法制的要求,“刚性管理”也逐渐体现出了很多不足与弊端。
4、“柔性管理”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当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多0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适应、交际、调节和自理能力都显得越来越弱,心理上属于叛逆期,个人意识、自我意识、自由意识较强,自我约束力差,传统的“刚性管理”难以达到管理预期。因此,采取柔性管理非常符合实际需要。“柔性管理”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意识,能够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为高职院校培养全方位的技能型、专业化人才奠定了基础。
5、“柔性管理”能够更好地打造和谐校园文化。不同于传统的刚性管理,柔性管理可以在多方面展现该种管理模式的优势,的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对学生管理方面,还可以体现在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等,对于传统的量化考核能够起到一个补充功能。近年来,师生关系紧张的案例频发,师生关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柔性管理注重以人文本的理念,相对于刚性管理来说,能够更好地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三、“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的实施
1、提升高校服务能力,树立“生本”理念。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高校要不断提升教师、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要让教师养成一种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差异、宽容学生错误、注重学生参与的“生本”思想,从批评、惩罚和处分转向激励、肯定和奖励,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发展中去,激励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进行思考和评价,真正做到“学生满意”。
2、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建立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管理更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做到生活上和学习上的自主和独立,这也要求学校要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制度保障,做好学生管理方面的“放管服”,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主人公心态,并融入学习和生活中去,主动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思想和灵魂的碰撞”,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可行性建议。
3、强化校园内涵建设,构建和谐、多元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属于院校独具特色的氛围,是院校内部成员行为相互关系的重要纽带。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师生“共想型、理想型”校园文化和氛围,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增强师生凝聚力和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的同时,还需要积极运用柔性管理理念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也为院校及师生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
4、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强化合作团队意识。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系统改进,优化现有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更好的达到管理目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优化传统的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动态性的评价机制,多体现人文情怀、人本色彩。同时,通过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能够促使人的价值得到更加良好的肯定,將高职院校对师生的关怀体现出来,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增强师生的团队意识,不断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理解、包容与合作,构建更加和谐的管理工作氛围,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四、总结语
高职院校在落实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柔性管理思维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体现“生本”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也有利于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具体实施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更好的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和达到管理目的。
参考文献:
[1]颜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柔性管理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207,209.
[2]郭雯.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22-23.
[3]盛建兵.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6):18-19.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六安 2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