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东坡,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种文化精神和人格典范的象征。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很多作品,《六月二十夜渡海》便是其中之一。
苏轼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二十一岁进士及第,此后二十余年主要在地方任职,仕途还算平稳。但是在他四十三岁那年,由于所写诗歌讥讽朝廷新法,被诬陷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遭遇了人生第一次变故,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轼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此后,他再度受到重用,然而在他五十八岁之后,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祐旧臣,苏轼成为了朝廷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先后被贬于英州、惠州、儋州,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苏轼在流放儋州期间,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六月二十夜渡海》便是其中的一首名篇,这是他从海南岛返回时所作,诗中回顾了他在南方流放的经历,表达了他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旷达豪放的襟怀。
当时可以说是苏轼流放生涯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然而世事沧桑,过往的一切恍如隔世,残存的余生又该如何度过呢?伴随着这样的心情,他写下了这首诗,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点出了时间和天气。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说明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约在晚上十一时至十二时),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止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停的时候,它们也能变成风静晴朗的天气。这两句用自然界的风雨比喻政治风雨以及自己遭受的政治迫害,天公作美给此时的苏轼以精神上的振奋,使他对于摆脱困境充满信心和希望,表面看是在写景,而意在比喻,说明他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排斥,也总有结束的时候。
颔联“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继续描写上句中的“晴”,云散月明之时,还有谁点缀其间呢?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云散月明”对“天容海色”,仰观俯察,形象生动。颔联这两句还运用了一个典故,《晋书·谢重传》中记载会稽王司马道子某日夜坐看到月夜明静,万里无云,不禁称赞感叹,但隨从官员谢重认为天空不如有微云点缀的好。司马道子便调侃他:好端端澄净的天空,何必拿微云去污秽它呢?说明你这人居心不净啊!苏轼巧用这个典故激发我们更多的联想,他当时被奸人所害,流放区间也遭受打压,多次被贬,后来徽宗皇帝想要调节新旧两党的恩怨,苏轼因此获得平反,奸人受到惩罚。所以这句话实际是说奸人“点缀”天空的“微云”已经散去,天下终于“澄清”,苏轼的冤案得到昭雪,一切恢复如初,这种用典的手法可以加深诗的韵味,丰富诗的内涵。诗的前四句表面看是写景,实则写意,具有非常深刻的哲理意味。
颈联“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写出了渡海时的情景,其中鲁叟指的是孔子,他曾经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说,我的理想在海内行不通,可以乘坐小木筏漂洋过海,在海外也许就能够实行了!苏轼化用这个典故,效仿孔子所说言论,在海外漂泊了好几年,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于儒家理想抱负的坚守,苏轼在如此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还能怀有行道化民之心,这是一种伟大的儒家情怀的体现。第六句同样运用了典故,我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轩辕”即黄帝,因居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传说古时黄帝演奏过《咸池》这个乐曲,意在说明天道运转纯属自然,启迪人们顺应天地,参透生死,苏轼借此来比拟风涛之声,另外“粗识”即粗浅的认识,言外之意是说政局渐渐转为平和但也难以琢磨,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政局走向的隐忧和期待。这一联对政治的议论,说明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尾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总结全诗,被贬到这南方的荒蛮之地上,虽然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当真如同他所说的一样吗?虽然苏轼非常豁达乐观,但生而为人,谁也不能如此超脱,苏轼也并非没有丝毫恨意。在他被贬之时,无论是他还是家人朋友都认为此行凶多吉少,生还无望,事实也确实如此,此后苏轼经历了种种迫害,一度感到愤恨和不平,但是他并没有屈服和放弃,而是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在困境中思考人生,在苦难中寻找解药,最终从贬谪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的这种精神实际上是对“恨”的释怀和超越,苦中作乐,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最后一句总结了自己三年的海外生活,高度体现了苏轼的豁达胸襟,竟然可以将生死未卜的南荒之地的贬谪看成是一次远游,将常人看来无法忍受的苦难经历当成是值得珍藏的奇绝经历。这让我想到如果改变不了生活,那就适应生活,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
全诗情调高昂,表现了苏轼的乐观精神和旷达胸襟。无论环境是多么的窘迫和贫寒,他都能够在困难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很多人都盼着苏轼能够死在这,但他绝不会让这些政敌如愿,相反这种挫折使他的人生得到升华,不仅欣赏到了海南的风光,而且还能够克服一切阻碍平安归来。这首诗在苏轼晚年的诗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用典和比喻表达了对于黑暗政治的嘲讽以及他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是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但这首诗中除了豪放之外还有一些含蓄,这就是苏东坡诗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王诗涵,沈阳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