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2020-09-10 03:24:41方世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50期
关键词:备课导入分层

方世波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发展智力、锻炼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指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益和更优的教学效果,其核心在于有效益、有效果。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精心备课、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為课堂学习的主体。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有效性视角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作以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性;备课;导入;分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291

受应试目标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只一味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现如今,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研究随之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理念,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推动语文课堂的高效发展,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以望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等现象,从而切实提升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学情,精心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前更要备好课,以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方法及侧重点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之前,我首先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大纲要求,并对学生的智力情况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基础知识、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情绪等进行了全面了解。之后,我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子两人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其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2.过程与方法:在自读、自悟、交流、评价的过程中,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色,学习作者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领悟生命的真正意义。此外,我还预估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定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开展。

二、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设计精当的课堂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特别注重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在联系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的前提下采取新颖有趣、形式多样、语言简洁的导入方式,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欲望。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课之初,我运用多媒体展现了四季的美景,并对学生说道:“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美景,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之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了北国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形,然后让学生猜想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这之后,我继续引导道:“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去一同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如此导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三、分层授课,共同发展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要承认学生在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语文基础、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继而对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分层,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以《桃花源记》一文的教学为例,课前,我要求中、高层次学生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探索文章语言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时代背景;要求低层次学生划出文中的重点实词和句子,并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我先是让低层次学生朗读了课文,再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为中层次学生提出了几个基础性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接下来,我让高层次结合时代背景谈一谈陶渊明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这样,通过实行分层教学,不仅兼顾了学生各异的学习需求,而且还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其有效性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尽早转变自身角色,摒弃多年来形成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对课堂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力求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昱.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17):200.

[2]常小雷.初中语文课堂活动教学有效性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6):13-14.

猜你喜欢
备课导入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46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4:33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教学(2009年11期)2009-07-14 0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