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素珍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胃肠减压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年-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67例胃肠减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适症状和自行拔管率及SA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行拔管率为1.19%(1/84)明显低于对照组25.30%(21/83)(P<0.05);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为(63.67±4.25)分与对照组(64.17±4.31)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1.05±5.67)分与对照组(47.89±6.01)分比较(P<0.05)。此外,两组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对胃肠减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发生,提高患者耐受力,进而减少自行拔管情况,并改善患者焦虑等负面情绪。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胃肠减压;焦虑
临床上,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护理操作,其主要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等原理,从患者鼻腔插入胃管并吸出胃肠气体及液体,降低患者胃肠道内压力,避免患者发生胃肠穿孔等情况,防止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而引起并发症。但由于胃管在留置过程中,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痛苦,同时部分患者因对胃管放置知识等不了解,难以耐受而出现自行拔管等情况,进而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康复进程[1]。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所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年-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67例胃肠减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年龄15~92岁,平均为(56.5±1.0)岁;男性45例,女性38例;胃癌根治术后15例、胰腺炎15例、胆石症术后10例、直肠癌根治术10例、肠梗阻15例、胃穿孔修补术18例。观察组:年龄16~89岁,平均为(56.0±1.0)岁;男性45例,女性39例;胃癌根治术后6例、胰腺炎13例、胆石症术后23例、直肠癌根治术10例、肠梗阻15例、胃穿孔修补术2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与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清洁,将室温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50%~60%[2]。胃肠减压期间,可采用液体石蜡润滑患者口唇,并做好口腔护理,定时擦拭患者身体,保持患者皮肤干净、清洁[3]。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减少术后不适症状。鼓励患者咳嗽,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浅咳嗽,加速患者排痰。必要时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治疗。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如下:
1.2.2.1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交流与沟通,疏导和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及焦虑等负面情绪。讲解相关疾病和胃肠减压知识,以让患者了解和掌握术中配合及所需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胃肠减压术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2.2.2固定胃管:及时检查胃管插入深度,并固定好。每次交接班时需仔细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4]。同时夜间需加强巡视以防胃管滑出或意外拔管情况发生。躁动不安者可加强看护,必要时可采取肢体束缚等。
1.2.2.3不适症状护理: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因管壁刺激鼻咽黏膜而引起咽痛或排痰不畅情况,此时可采用0.9%氯化钠10ml+糜蛋白酶4000单位+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也可采用2%利多卡因2ml+2%甲硝唑2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6ml对患者咽部喷雾[5]。由于胃管对患者胃等部位造成一定刺激,同时患者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幽门痉挛而加重患者恶心等症状。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止吐药物或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以缓解呕吐等症状,同时还可按压患者内关和合谷穴,以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
1.2.2.4 引流管护理:由于患者身上引流管较多,同时连接心电监护等设备,因此,患者活动时需注意各管道。所以,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引流管安置是否妥当,谨慎胃管拉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适症状(恶心、口干、鼻咽部疼痛、排痰不畅等)和自行拔管率及SAS评分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此量表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总分在20~80分,然后将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6]。焦虑:SAS≥50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适症状和自行拔管情况
观察组自行拔管率为1.19%(1/84)明显低于对照组25.30%(21/83)(P<0.05);两组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P<0.05)。如表1。
2.2 SAS评分
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为(63.67±4.25)分与对照组(64.17±4.31)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1.05±5.67)分与对照组(47.89±6.01)分比较(P<0.05)。如表2。
3讨论
临床上,胃肠减压是外科护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方式。对于临床肠梗阻和胰腺炎及胃肠道手术者均需实施胃肠减压,然胃肠减压是否有效则关系着手术成败及患者预后。因此,胃肠减压对患者疾病治疗起着十分关键性作用。在对患者实施胃肠减压时也会给患者带来焦虑和鼻咽痛及恶心等不适症状,这主要是因胃管对患者局部造成刺激及压迫等产生。部分患者因难以耐受而出现自行拔管情况,进而影响疾病康复。
通过对胃肠减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经本次研究发现,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为(63.67±4.25)分与对照组(64.17±4.31)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1.05±5.67)分与对照组(47.89±6.01)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说明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此外,观察组自行拔管率为1.19%(1/84)明显低于对照组25.30%(21/83)(P<0.05);两组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P<0.05)。因此而说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感,进而减少患者不适症状,使得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同时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减少自行拔管情况发生。
总之,对胃肠减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减少不适症状发生和自行拔管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參考文献
[1]蒋侠.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04):78-79.
[2]陈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病人胃肠减压期间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02):107-108.
[3]陈谦.普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2):139.
[4]陈红,万建华.DRW型胃管应用于普外科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06):17-18.
[5]刘晓文,殷艳华,胡敏.影响儿科胃肠减压功效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47-948.
[6]金英爱,孙丽娟.加强普通外科各种引流管护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631.
(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 广西贺州 54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