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都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并且在高校教育中,接受教学的学生都属于成年人,在意识养成及知识构建方面拥有着一定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为此学校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有效的知识讲解,更应该开设一部分增强学生身体能力及文化素质的课程,而健美操课程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基于此,现阶段应以高校健美操的教学现状为基础,针对目前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的情况及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争取为建立健全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综合素质;影响研究
综合素质一直都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更是权衡一个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高校教学工作中,综合素质的合理建立不单单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知识的考核,更要从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查看,了解学生在体能、合作、发展方面的有效性。而健美操的有效实施,是以体育、艺术、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健身类活动,因此在日前的社会中占据着非常有利的地位。特别是在高校教学期间,合理设置健美操不但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更能让多数大学生在健美操的活动中获得一个成长,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情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学生的身心素质。充分利用健美操不但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获得整体提升,还能激发他们的综合素质潜能,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态度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建立[1]。同时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释放自身压力,还能在掌握优美活泼的动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进一步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展示空间,使身体素质不错的学生尽情展现自我、发挥自我,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健美操训练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体能。利用健美操课程,不单单会提升学生的身体能力,构建学生良好形体,更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次是学习者的气质展现。每一个人的气质都是从内心中散发出来的,而通过心理学方面出发,气质不单单是人内心情感的表现,同时也是学生心态变化的展现,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在健美的表演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能够做到精神与情感的统一,将行为与气质相互融合,为此不同学生的表现方式必然也会各有不同。比如在教学的同时,有些学生会比较兴奋,灵活性也比较强,同时表现欲望比较剧烈,为此在表演或是比赛中也更能展现出自我,有效地将动作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建立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2]。
二、健美操课程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综合素质一直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而这种能力的应用也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如果想要构建良好的综合能力就必须要进行相关的活动,以活动为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在健美操课程中,加大综合素质的融入,激发学生用心感受,让学生从内心建立起有效的综合素质,为自身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积极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
審美是综合素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元素,审美理念的提升是一个人在看到事物或是人时在内心中所反映出来的感觉。而健美操是一项以艺术动作为基础的科目,整个科目中包含了舞蹈、音乐、体育等多种元素,因此有效地进行健美操的课程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感受外界给予的美感,同时也能运用音乐的动感节奏体会健美操的激情,在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中,养成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为建立强健的体魄与综合性素质打下基础[3]。
(二)培养学生运用健美操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
在进行健美操的课程学习中,每一个动作的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健美操的动作如同舞蹈一样是一种思维意识的展现。纵观大部分舞蹈家,都会采用舞蹈的形式来展现一段意识,为此合理进行健美操的训练,也可以在帮助学生开展自身道德思维、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对外界意识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构建完美体形的同时,养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因此也可以说明综合素质是展现学生发展的有利基础,是我国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与我国新阶段的教育体系可谓是不谋而合。
(三)利用健美操建立学生学习积极性
健美操的学习与专业课的学习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相比于枯燥的专业性知识,更喜欢具备优美动作与灵活气氛的健美操课程。为此教师要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融入专业性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健美操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从健美操的动作进行入手,以每一个连环性、舒展性与流畅性的动作,突出健美操的协调与统一[4]。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方式也可以被很好的应用,学生可以借助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性,构建一套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知识构架。而健美操中所蕴含的音乐、服装及风格等也可以转变成专业课程中的多元化,继而形成有效的学习大模式。
(四)运用健美操构建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合素质的发展一直都是以创新意识为主要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健美操中的风格特异性,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健美操,从而衍生成属于自身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出一些动作、表演套路等,在编操的过程中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给学生一个独立思维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三、提升健美操综合素质价值的策略
(一)强化健美操普及力度
在进行高效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各部分领导应合理加深高校教师的思想觉悟,把健美操的价值体系真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争取让学生及周边群众一起进行健美操训练,扩大适应范围,增强健美操的运动价值,为推进强效的健美操活动打下有利基础[5]。
同时相关院校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加强大学生对于健美操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校内广播新闻,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小视频等,增强健美操的宣传力度,并定期举办相关的健美操大赛,邀请专业的选手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对于健美操的认识程度,加强学生整体的参与积极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立
充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是提高健美操运动的基础,更是开展学生综合性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健美操教师的技能水平,适当提升教师数量,全面建设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健美操教学体系。同时也要合理构建老带新模式,有效培养出一匹年轻且富有活力的健美操教师,并在培训的同时,重点关注教师的综合素质,争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打下基础。并且也可以直接聘用专业的体育舞蹈类或是健美操类教师进行充分的指导与讲座,有计划、有层次的构建理论指导体系,分批举办一些教师培训班及学习班,合理组织在岗教师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其对健美操的认识水平及艺术修养,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打下良好基础[6]。
(三)合理摆正健美操的价值与地位
体育课程一种都是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必修类课程,而将健美操合理融入到大学教学的必修科目中,不但可以增加健美操的普及度,还可以利用健美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督促下形成有效的健美操活动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健美操的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特别是在教材内容选择性上面,应合理注重将理论文化与实践活动相互融合,充分突出健美操的实效性,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对于健美操及综合素质养成的需求性。
(四)有效组织高校健美操比赛,增强健美操的适用性
在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合理利用竞赛的方式,不但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能促进健美操活动的深入,为建立有效的高校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应积极组织相关的健美操比赛,进一步增强健美操的实用性。
例如可以“青春飞扬”为主题,进行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活动,使学生了解并热爱健美操运动,能够充分理解健美操对健康的益处并积极参加到健美操锻炼。较好的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与组合,了解其他健身操种类,并能够对同学之间的健美操表演做出简单的评价[7]。提高协调性、节奏感、灵敏性、表现力,以及心肺耐力,塑造健美形体。创设“青春飞扬”的比赛氛围,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充分展现学生自我,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教师与校领导对健美操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促进健美操的普及及推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体育训练过程中,健美操拥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它不但可以促进人身体素质的提升,还非常注重人体各个关节之间的灵活性与舒展性,并且与普通体操相比还十分注重于动作的力度,因此可以说健美操是集体操、舞蹈等表现性极强的运动项目精华于一身的一种体育运动,而针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形态表现也都有着比较强的运动负荷,合理进行健美操运动对于学生身心等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种新生的体育运动项目无疑是现阶段最适合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发展的基础型体育运动,它的出现不但符合了学生的心理要求,更调动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从而达到健身、锻炼、塑形,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嘉.时代课程教学模式下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实践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177.
[2]刘红香.基于教学模式重构视角谈高校健美操的实施途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3):103-104.
[3]王以智.关于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方案探究[J].运动,2017(20):83-84.
[4]姜艳红.基于组织学习的高校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实验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3):354.
[5]刘杉杉.高校健美操课程对大学生普通艺术素质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24+26.
[6]杨洋.实用理论视角下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09):125-126.
[7]张勇,徐元玉.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消极心理的表现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2):36-37.
[8]赵涛.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群众性健美操运动有机结合的社会实用价值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學刊),2015,12(01):46.
作者简介:孔文(1982.9-),女,汉,陕西本科,中级讲师。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