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华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新要求,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 承担着培训党的基层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县级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现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致力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已经成为各级党委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下面,就对进一步加强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考。
一、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干部培训工作要不断创新,但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顺。目前,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是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县直相关部门组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职能,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培训”的原则开展培训。但在实际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一是等待调训。一些部门不主动开展培训,以工作忙和缺少经费为借口,不积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学习,认为培训是组织人事部门和党校的事,等着调训。二是训出多门。有的部门有办班积极性,但没有很好地履行办班申报手续,自行办班,自行确定收费标准,造成重复培训、多头调训等现象。训出多门不但影响到全县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和整体推进,更不利于整合资源,容易造成被调训学员单位的人力、财力负担。
(二)培训资源不够优化,配置不到位。一是师资力量薄弱。县级各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有的实践经验缺乏,有的理论经验不足,善于钻研培训教学的较少,可供挖掘利用的师资不多,导致更多依赖于外聘教师。党校整体队伍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状,缺少中坚力量,年龄大的教师有的不懂电脑连课件都不会做。二是培训阵地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县委党校没有校舍,租房办学,没有产权,致使党校办学未能形成学、食、宿一体化,难以接待大规模培训和封闭式培训,也难以接待外培任务,对党校整体功能发挥形成制约。
(三)约束机制执行不到位,激励机制未建立。虽然现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和法规中对干部培训都提出了要求,但总体上还不够具体,由于干部培训没有与干部考核紧密结合,没有更好地与晋升奖惩挂钩,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干部影响不大,干部参加培训内生动力不足,压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把学习当作软任务,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单位在安排学员时,安排接近退休或轻闲岗位的人参学参训,真正在重要岗位的同志没有机会学习充电,形成一些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多年未参加培训、部分干部多次重复培训的怪圈。培训中,对于积极参与培训、培训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激励,对于消极应付、不爱学习、培训表现较差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批评教育。学员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
二、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思考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抓好培训阵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
(一)要加强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坚定政治方向
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现在,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战胜挑战,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到实处,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各级党委要按照习总书记培养造就“四铁干部”的讲话要求,坚持从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和培训专题,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全面提升能力素养。
党校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党校办学第一位的要求,是党校姓党最重要的标志。一方面,要坚决做到一切教学、科研和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的主课,确保这两类课在主体班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在每个主体班次都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针对不同班次的学制长短,安排充分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另一方面,坚持从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和培训专题。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宏观经济、公共管理、财政金融、法律法规、信息科技等专业知识培训,充实完善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再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教师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忠诚于党、忠诚于党校事业,坚持党的立场,坚定党的信仰,践行党的宗旨。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促进教师正确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要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办学质量
在19-20学年第2学期,19级共有14个班级修《大学英语听说2》课程,共有7位老师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包括笔者在内的三位老师严格执行实训计划,其他教师的班级作为对照班不执行实训计划。19级A班共练习了14个话题,测试14次;19级B班共练习了12个话题,测试10次。
1、教学效果分析:
(1)在过程式学习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我们对学生每次的训练提供具体的评分和反馈意见,及时的个性化反馈既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训内容,又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课前测试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水平的变化。在测试中虽然少数同学成绩出现波动(可能和话题的熟悉程度有关),但大部分同学口语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部分开始成绩较低的学生在后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3)追踪个别同学,开展个案研究。通过对部分同学的测试录音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同学们的口语流利性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4)通过分析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成绩和第一学期《大学英语听说1》期末考试成绩我们发现,实验班同学进步的幅度较为大于对照班同学,当然教师在阅卷时分寸和尺度的把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绩。
(5)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反馈。我们在实验的6个班级围绕口语教学和训练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海关管理为例,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训练的效果十分肯定,76%的同学认为本学期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92%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指导对提高口语有帮助,当然,其中有部分同学还存在学习态度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引导。
(6)教师反思和学生的反思基本一致。教师和学生都发现在流利度、词汇丰富程度和语法层面学生的进步较为明显,语音语调变化不大;同时,个别学生不认可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方式;部分同学需要教师及时的提醒和监督。
2、实训的不足和拟改进措施
我们的实训基本依照实训计划的步骤进行,基本实现了实训规划的目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取得的经验可以复制和推广,训练到达了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口语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测试的手段较为单一。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仅仅采用了一般性测试,让学生在课堂录音,未采用较高要求的讨论式测试和学术演讲测试,拟在20级程度较好的班级中尝试后两种测试方式。
(2)口语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拟“在流利度”、“词汇丰富程度”、“语法”和“语音语调”的基础上增加第5个维度“思想内容表达”,提高评价标准的厚度和广度。
(3)老師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较大,需要在操作环节上进一步简化。拟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聘程度较好的学生担任助教或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组员之间互相评价,在竞争合作中学习。
(4)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转变,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实训的效率。
结语
在今后的大学英语口语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现有的实训方案,力求形成对所有师生具有较高指导作用的英语口语实训手册,并将其在我院所有班级进行推广; 加强配套的英语语音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口语实训的开展和口语能力的提高保驾护航;深化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最新版;
[2] 王蓓 提高农林高职自主单招生英语口语实训能力的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