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语咒
写移民生活的小说颇多,作者们大多聚焦于移民的个人际遇,或者侧重描写移民与本土文化的对立、融合。春马绕过了这些陈旧的命题,将移民问题放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下进行探讨。
《劳裟的清晨和乌鸦》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中氤氲着的日式美学。春马在日本浸淫多年,对日式美学和日式思想都有较常人更为深刻的体悟。小说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为读者提供了完整而巧妙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说,小说的外在是以一个中国男人的视角对日本生活的打量。但此篇文章的叙述主体“我”却是一个日本女性,内里是日本女人对中国移民的观察,文章恰是通过日本女人来反映日本生活的状况。现实与虚构当中的国别、性别经过混淆,构成一组独特的镜像,让作品更具有值得玩味的空间。
此篇小说并没有停留在文化差异或者对移民群体的简单描摹上。作品在两个独特个体劳裟和小李当中找到了共通点—孤独与不安。某种程度上,她们都属于社会的边缘群体。也正因为如此,当劳裟遇到泰国男孩勇時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并把他介绍到店里打工。但与此同时,她始终瞧不起年纪大未婚的佐川,当她与佐川走在一起时,她深怕别人会以异样的眼光打量她。而当佐川交上男朋友时,她心底又莫名燃起妒火。小说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出他人在劳裟心目中地位与阶级。这是此篇小说当中的另外一组镜像,通过它,读者能清晰地看到小李在劳裟心目中的位置—她们虽然相像,但作为移民的小李始终不如劳裟。而劳裟对于小李的帮助,与其说是善良不如说是一种怜悯。当把移民群体问题放在“罪孽与欲望”的大背景下观察时,作品便已经超越了移民小说陈旧的桎梏。
阅读这篇小说,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冷漠与寡淡,劳裟甚至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如果我不叫他一声父亲,大可不必在乎他是怎样死在家中的”,甚至她都没有将父亲的死讯告诉叔父。但恰恰是在女主人公的叙述当中,读者处处可以看到父亲的影子。“父亲”在劳裟内心成为某种符号,这点在小李对于自己母亲的叙述当中可以看出端倪。父亲是劳裟想要依赖,但实际上却没有办法依赖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劳裟时常梦见父亲,“莫名的恐惧。父亲去世给我留下的除了悲伤还有遗憾,和另一种看不到的东西”。文章当中的劳裟始终渴望与他人构建一种稳定而热诚的关系,但或许因为自卑,或许因为害怕失去,她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点从她对待铃木的态度上可以看出端倪。她从一开始的厌烦,到因为铃木的殷勤而被动接受,再到后来不能忍受失去而痛苦。劳裟的冷漠与寡淡可以看作是她的伪装色,是一种生存的本领。外表的伪装和内心的真实又形成另外一组镜像,让作品有了更加多元的指向。
此篇小说的另外一组镜像是善与恶的拉锯。小说当中,父亲希望好友松田尽早把松田夫人“克死”,好让松田体会一把丧妻之痛。从这个小恶开始,此篇文章便充斥着对于恶意的深入描绘。小李为了尽早离婚而折磨现任丈夫市川。到后来和铃木混在一处,不仅伤害了前任丈夫刘兵还伤害了好友劳裟。而劳裟为了换取小李的信任而对她的帮助,从一开始就以牺牲市川和铃木为代价。那时,她已经把小李当作朋友,所以才会担心“说不定我们突然哪一天也会断了联系”。只不过,她没想到,小李和铃木会背叛她。最终劳裟选择了告密,将一切毁掉。此时劳裟对小李说的“我是看你太不幸福了”非常值得读者玩味。可也恰恰是劳裟未泯灭的良知,一遍又一遍地折磨着她。善与恶的相互映衬,使得这篇小说充满了情感张力。
在此篇文章中,作者利用散点透视的手法塑造出一个多重的镜像世界,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思考疆域。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当中的意象,无论是“乌鸦”还是“清晨”都有鲜明而深刻的意蕴。
(栏目责编:王建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