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要】目的 对子宫颈CIN1治疗中保妇康栓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收治阴道镜下活检为CIN1的高危HPV感染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_2b凝胶治疗,实验组应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两组療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均未见病情进展,两组病变持续率、病变逆转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实验组病变逆转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病变持续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变进展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实验组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PHH3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HH3阳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子宫颈CIN1治疗中应用保妇康栓效果显著,能够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保妇康栓;人乳头瘤病毒
【中图分类号】R2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0)07-019-03
宫颈癌妇科常见疾病,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实体肿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通常存在高危型HPV持续或反复感染。近年来女性性生活年龄明显提前,并且其中不乏不洁性交,进而造成高危HPV感染率不断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宫颈癌发生率不断提升,已知130多种HPV基因型中,能够感染人类宫颈上皮的超过30种。宫颈上皮内瘤变分别CINⅠ、CINⅡ、CINⅢ,都和高危HP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所以临床中需要对高危型HPV感染进行有效识别,尤其是CINⅠ患者,以采取治疗措施阻断HPV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当前临床中广泛开展宫颈癌筛查,其大幅提升了CIN1检出率,针对这些患者开展有效治疗干预,是妇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问题。临床研究显示,保妇康栓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应用于子宫颈CIN1治疗效果显著。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收治子宫颈CIN1患者12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应用保妇康栓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子宫颈CIN1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纳入标准:满足高危型HPV感染诊断标准,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1;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宫颈高度病变或宫颈癌;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常规组年龄范围20~61岁,平均(33.6±7.4)岁。实验组年龄范围21~62岁,平均(33.8±7.2)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应用保妇康栓(海南碧凯药业;国药准字H20010170)治疗,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使用,每晚2粒,每月治疗16天,连续治疗6个月。常规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安徽兆科药业;国药准字H20040611)治疗,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使用,隔日1次,每次1粒,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复查,开展为期1年随访,进行高危型HPV检测,随访中接受手术或物理治疗者,自手术或治疗之日剔除,复查HPV为阴性者结束随访。
1.3检测方法
(1)高危型HPV DNA检测:检测高危型HPV选择Digene公司第2代杂交捕获方法(HC-Ⅱ),可对13中高危型HPV DNA(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66)进行同时检测。(2)阴道镜与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对高危型HPV阳性者、宫颈细胞学为ASCUS及以上病变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在病灶处取活检,若患者不满意阴道镜则行颈管搔刮术。(3)组织中PHH3蛋白检测:应用福州迈新公司提供的PHH2单抗,选择super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DAB显色,复染封片进行镜下观察。以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4病变转归判断标准
采用HPV检测、宫颈细胞学、病理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判定CIN1病变转归,划分为逆转、持续、进展3种。以组织病理诊断作为有病理结果者的判断依据:结合HPV结果和宫颈细胞学结果诊断未行或无需行宫颈活检而无病理结果者。(1)病理学判断标准:病变逆转:病理结果为慢性宫颈炎及磷状上皮化、正常,组织学上无CIN病变;病变持续:依据病理结果为CIN1或HPV感染改变;病情进展:依据病理结果判断为浸润癌、早期浸润癌或上皮内瘤病变(CIN2/3)。(2)HPV与宫颈细胞学相结合判断标准:病变逆转:HPV为阴性,宫颈细胞学结果正常;病变持续:伴或不伴HPV阳性,宫颈细胞学结果LSIL;病变进展:伴或不伴HPV阳性,宫颈细胞学结果≥HSIL。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随访情况
治疗6个月实验组44例(73.3%)病变持续,16例(26.7%)病变逆转;常规组40例(66.7%)病变持续,20例(33.3%)病变逆转。治疗24个月实验组1例(1.7%)病变进展,11例(18.3%)病变持续,48例(80.0%)病变逆转;治疗24个月常规组8例(13.3%)病变进展,20(33.3%)病变持续,32例(53.3%)。见表1。
2.2两组CIN1转归对比
治疗6个月两组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24个月实验组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两组PHH3阳性率对比
治疗前两组PHH3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HH3阳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讨论
HPV感染引起CIN1为育龄妇女常见疾病,因癌变率较低、自然消退率高,临床中针对该疾病患者主要开展单纯观察。当前已知120多个型别HPV,其中和生殖道感染有关的超过30种,10多种和CIN关系密切,多数CIN和宫颈癌为HPV16和HPV18,所以临床治疗CIN的关键是干预HPV感染,以避免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当前虽然临床中开始广泛研制高危HPV疫苗,但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遍使用。保妇康栓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其以冰片和莪树油为主要成分,具有防腐生肌、清热止疼的作用,可在抗单纯游离型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有效抑制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基因片段形。另外莪术还能够强化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反应。应用保妇康栓治疗,患者HPV高危病毒复制减弱甚至转阴,非典型增生鳞状细胞减少,并被新生正常基底细胞取代,最终CIN1痊愈。本研究中,治疗24个月后,实验组CIN1逆转率更高、持续率更低,HPV清除率更高,说明保妇康栓可降低病变持续率,促进病变逆转。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蛋白的作用,可实现对病毒增殖的间接抑制,最终发挥抗病毒的作用,但临床中尚不明确其在高危HPV感染引起宫颈病变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中,实验组病情进展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病情逆转率显著高于常规组,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这是因为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具有酶活性的AVP,对蛋白质翻译和病毒基因转录产生干扰,而不是直接杀伤病毒。而且HPV对干扰素具有耐受性,能够可从多个环节对干扰素产生作用[6~8]。治疗前两组PHH3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HH3阳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HH3是核分裂敏感标记物,可提示核分裂相所在病变的层次,能够反应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严重程度,可见保妇康栓可有效减轻宫颈上皮内瘤变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在子宫颈CIN1治疗中应用保妇康栓效果显著,能够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心科,倪惟一,牛晓丽.保妇康栓和干扰素栓治疗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1(12):8-14.
[2]马锦.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變1、2级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0(2):11-12.
[3]王艳霞,宋晓霞,刘玉玲.药物治疗340例宫颈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6,41(27):2860-2861.
[4]郭大庆,廖庆梅,王祥珍.保妇康栓治疗CINⅠ伴高危HPV感染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8):27-28.
[5]梁磊,徐丽娟,蒿毳羽.保妇康栓对HIF-1α和P53蛋白在CINⅡ中表达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6,12(5):105-105.
[6]杨琳,张金玲,张立杰.4种疗法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的治疗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3,53(11):59-60.
[7]韩晓红,郭留城,杜利月.保妇康栓联合壳聚糖抗菌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3):338-341.
[8]余香格,刘爱民,邢凤琴.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 CINⅠ~Ⅱ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11(3):3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