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康
摘要:伴随着主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金融业面临着数字化的冲击,而作为金融领域极其重要一环的商业银行,若想在数字化时代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学会因势趋利,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地做出数字化转型,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在社会普遍的定义中,商业银行主要被称为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其存在的历史悠久,传统的业务主要包括各类存贷款业务、汇兑、票据贴现等。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也发展的如火如荼,其中数字化作为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更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随着全球化和传媒的推动,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产生,使得人们的选择逐渐丰富起来,而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则不足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同样给予了商业银行潜在的发展契机,如何更好的把握发展趋势,抓住时代机遇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紧跟时代脚步,商业银行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实现数字化转型。
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1.1商业银行的数字处理能力弱
商业银行拥有得天独厚的庞大的数据库、海量的数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最早利用数据的金融行业。但是商业银行对数据只是进行监管,进行比较次要的报表工作,因此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各种数据资源但却没有充分的利用和合理地整合以及调配,在面对大量、冗杂的数据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数据处理机制以及技术能够提取、分类数据,分析出对商业银行有促进发展的数据,例如利用数据分析出不同客户群体或者创新金融产品以及分析各类理财产品的特点,并且导致在数据处理方面落后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技术发展远远快于商业银行。在数据共享方面始终有一个壁垒和屏障阻碍着各部门数据共享、阻碍了跨平台的共享数据,因为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上部门之间联系度不够密切,前台、中台、后台上数据传达有延迟、不对称的缺陷。而商业银行并没有转化数字化思维,突破局限性的思维,积极创新,没有积极地自我数字化转型的思维,将业务与科技高度融入等。而互联网金融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的金融科技能力创新发展,落实到“科技+业务”的任务来,挖掘更大的客户群体,激发金融科技的最大作用。
商业银行缺乏数字化思维,无打破固有的传统的思维,缺乏建立健全的数据处理机制,并且有“数据孤岛”的现象,数据,处理数据基础薄弱,准确性一致性还没达到高水平状态,导致运营效率、数据处理效率慢,不能更好的为客户设计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理财产品,数据处理能力弱导致没有积极推数字化的营销模式,被同行或跨行分流走客户群体,最终客户流失的局面。
1.2商业银行同行跨行竞争激烈
数字时代,技术推动了产业数字化,金融科技公司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商业银行现有的客户分流的状况,金融科技公司的产品、服务创新不仅满足了客户的新行为和新需求,成本和门槛更是低于商业银行,逐渐地撬动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基础,由于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行业内业务同质化严重,因此同行与跨界竞争愈烈,大部分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然而在2011-2015年中国互联网交易金融高度发展的时期,2013年互联网交易规模更是达到了顶峰,这种种现象深刻地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
1.3商业银行缺乏金融科技人才
在商业银行运营的传统思维里,主要的人才引进大部分倾向于基层业务操作的工作人员、营销人员或者培养管理层,但是技术人员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重要一部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就特别重视金融科技人员的引进,强调信息科技数字化转型。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类型主要是次贷危机,影响极其深刻,波及全球。所以美国经济进行数字化转型,培养此方面的人才,引进人才,利用信息科技提高风能力,降低不良率,并且不再大量的集中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是创新发展理财产品,提高其他業务占总业务的比率,分散风险,吸引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据调查显示,美国在技术和人员投入方面是逐年增长的,特别是典型的几家金融巨头公司,例如摩根大通、花旗等。而中国的人员和技术投入是远远低于美国。
商业银行每年的职员流失比率是及其高的,特别是有些商业银行存在在“招人难”和“留人难”的状态下,说明了在人力资源方面需要调整,转换员工管理模式,让员工感受到归宿感,需要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当业务推出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而内部却缺少人员去创新新产品和了解、适应、推介新产品,将会导致将会被行业所淘汰,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渐渐地被市场所淡忘等带来的不良影响。
2.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2.1加强数字技术建设
金融科技主要是数字技术与金融相融合,金融科技正在深刻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转型、变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金融科技方面加大对人员的、技术、资金的投入,与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与同业之间、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实现技术、业务、理念、系统共享,达到互利共赢。特别的是互利共赢应着眼于自身的数字化发展方向和战略,而不是盲目的“开放”。就比如四大国有银行都与互联网金融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破了各自为营、互相竞争的壁垒和传统业态,建立起合作共赢、和谐相处的金融科技生态圈。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移动科技、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区块链技术、弹性计算、生物识别及物联网技术都属于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利用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的数据内在价值,提高数据的质量,加强数据共享,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交易量数据,这是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的生命之源、生产要素。大数据也可以与云计算相结合、融合,发挥最大数据处理能力。由于云计算的特点是安全系数高、计算能力和数据储存能力强大,两者结合在一起将会帮助商业银行更快速的做出商业决策,快速满足业务要求。
2.2增加数字人才储备
增加人才储备的方式有多种,最基本以及最常见的就是招聘相关的商业银行的前台和后台的技术人员,比如每年校园招聘的秋招和春招即是各类新鲜的血液进入各大企业的机会。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好好利用此机会着重筛选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的优秀学子,推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其实,商业银行也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金融科技人员,发起各类金融科技的项目,创造新的金融科技的科研成果,为金融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其次,商业银行应实施长期的人才激励计划,对内部人员可以培养数字化思维的转换,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人员管理上推出激励的绩效奖金,鼓励工作人员大胆、主动的学习技术,后台生产适配各类客户的金融理财品,这些金融产品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前台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推崇商业银行的创新的各类金融产品,营造对外的运营模式有数字化的现象,对内也有浓厚的数字化的氛围,做到渗透商业银行的每个部分。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更加贴心,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服务,促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2.3数字引入银行风控
商业银行可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的技术基础上对本行和其他行業内的数据引入、整合、优化,建立“数字智能风控”,从而提高数据风控的技术实力,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控。“数字智能风控”就能对多行业、多方位形成多方位的客户画像,做出数据模拟、图像模拟,为企业提供贷后预警提供支持。
数字引入商业银行风控可更新用户数据,对用户的“信用评价”、“风险定价”、“额度评估”、“贷后预警”等模型进行全方位的风险防御和防御;利用图表分析算法、挖掘隐藏的商机和风险。
数字引入风控有利于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原则与边界。在数字化转型中也会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风险,因此我们要注重数字引入风控的重要性。比如客户信息保护、网络风险防范、外包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等等。但是,数字化反过来也能够服务于银行风控,如推动风控体系的流程自动化、决策自动化、数字化监控和预警,尤其是着眼于信用风险、压力测试、运营风险与合规等。
参考文献:
[1]城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构建研究杨小波-《山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5-05-30。
[2]包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竞争战略研究刘海琛-《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