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与博弈:参与式文化下粉丝打榜应援研究

2020-09-10 07:22杨敏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

摘 要: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和数据成为衡量明星商业价值的指标。粉丝为了助力偶像发展,主动学习打榜做数据。“打榜”作为粉丝为偶像应援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寻求自我认同和感受群体归属而参与的实践,它的背后不只是“饭圈”的狂欢,更是数据变现为资本的博弈。本文从参与式文化视角分析粉丝打榜的动因,并对“粉推经济”造成的数据造假、流量造星以及粉丝病态行为等问题提出担忧与反思。

关键词:参与式文化;粉丝打榜;自我认同;群体归属;流量为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066-01

自2005年起,“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大规模兴起,粉丝不再是过去那种散乱无序的追星族,他们因共同的偶像聚集,并形成一个数量庞大且组织有序的社群,这个社群里的人有着共通的文化空间和共同的信仰,他们热情参与,积极传播。随着粉丝的参与度、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社群中的人开始运用媒介技术手段为偶像打榜应援。打榜是粉丝圈的术语,是指粉丝助推偶像占据榜单高位的一种应援行为。过去,打榜应援只是一种“饭圈行为”,并未广泛被大众所知,不过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及“粉丝经济”的发展,打榜应援文化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一、粉丝打榜概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赋予粉丝越来越多的权利,他们既是消费者,也是偶像相关内容的创作生产者,更是粉丝社群活动的参与者。打榜作为“粉丝文化”延伸出来的一种应援文化,其数据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偶像的曝光度。例如,爱奇艺明星粉丝影响力榜中的粉丝活跃度及打榜贡献度直接影响着偶像的榜单排名,更决定了偶像能否获得高曝光度的广告位和首页宣传机会。所以,为了让偶像获得更多的流量和曝光度,粉丝们自发参与打榜应援。打榜应援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詳细的打榜攻略,甚至还衍生出专业的打榜组,极具组织性和纪律性。为了提升影响力,有时熟悉打榜的“老粉”还会自发为“新粉”开展打榜教学,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打榜,为偶像增加流量。

二、参与式文化下粉丝打榜应援的动因

参与式创作语境中,粉丝由单纯的追随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开展的一系列打榜应援活动,不仅是为偶像积攒人气,获得更多的流量,也想在打榜中感受“饭圈”内部狂欢和归属,并实现自我认同。

(一)资本博弈,主张“流量为王”

流量时代,数据的多少成为衡量明星是否有名的一种指标,数据代表了偶像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明星背后的资本力量必然将数据和流量作为争夺的目标,组织粉丝打榜做数据。以往,粉丝和明星通过作品产生联结,作品是评价明星的重要指标,但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和流量代表了明星的知名度,拥有高流量的明星往往拥有更高的关注度和曝光度。在广告营销活动中,明星流量代表着其自身的商业价值,它对广告效果和销售额具有直接影响,所以投资者往往更偏爱娱乐圈人气高、粉丝多、影响大的“流量明星”。因此,为了提升偶像的热度与知名度,提升其商业价值,为偶像打榜应援成了粉丝的重要职责。

(二)“饭圈”狂欢,感受群体归属

新媒体环境下,原本毫无关系的个体通过社交平台跨越地域聚集成一个群体,并依托社交媒体传播、共享偶像信息,参与打榜应援等群体性活动。对于粉丝群体来说,为共同的偶像打榜助力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可以为偶像增加关注度,还会反过来增强粉丝间的趋同性和凝聚力。[1]在打榜过程中,粉丝享受的不仅是为偶像创造热度的狂欢感,更有作为粉丝社群中的一员实现共同目标的成就感。蔡骥认为,在网络世界中,“每个粉丝都能找到参与创造媒介内容的方式,并且由此获得一份归属感以及作为造物主的快感”。[2]所以,越来越多处于互联网时代的粉丝开始助力明星发展,为他们打榜应援。他们在并肩作战中加强了彼此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了身份的建构,也在创造集体记忆的同时产生了一种群体归属感。虽然粉丝群体内部难免会产生纠葛和冲突,但一旦遇到外部打榜竞争,粉丝群体就会呈现出一致对外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情感投射,实现自我认同

粉丝为偶像打榜其实是粉丝对偶像的一种“情感投射”,他们为偶像投入情感、时间和金钱进行打榜投票、做数据,为偶像提升人气,并将理想型自我、个人情感及价值观投射到偶像身上。张嫱曾提出:粉丝爱把自己对偶像的想象投射到偶像身上,以确认偶像是他们心中的偶像。[3]粉丝一方面将偶像作为情感投射的对象,将其作为榜样或未来另一半的标准,希望在其身上寻找理想型自我;另一方面又将偶像作为可以倾诉情感的知己,所以粉丝愿意为其付出金钱和时间,为其打榜应援。在互联网时代,粉丝打榜应援不仅是单个粉丝的行为,也是拥有共同偶像的粉丝个体向着粉丝社群模仿和靠拢的过程。在这个社群里,粉丝可以与具有共同喜好的人互动交流,彼此分享对偶像的情感,并肩为偶像“作战”。久而久之,这种情感会不断强化,甚至还会激发作为粉丝本身的满足和认同,而这种认同感不仅会促使粉丝自愿为偶像打榜做数据,还会在打榜应援过程中实现粉丝身份的建构和确认。有时候粉丝为偶像打榜应援不只是为偶像争取流量,也是为了捍卫作为粉丝的尊严和认同感。

三、参与式文化下粉丝打榜应援的理性思考

粉丝为偶像打榜助力本是以爱之名而参与的实践,但其背后产生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

(一)数据造假,影响作品质量

在流量的王国里,数据流量大的明星会有更多的关注度和曝光率,其商业价值因此更高,娱乐圈的资源也会逐渐向其靠拢。在“唯流量论”氛围的影响下,粉丝以流量和数据来供养偶像、投资偶像,为他们积攒人气,提升商业价值,有时甚至会做出越轨的群体行为——参与数据造假。数据造假带来的巨大流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为偶像带来一定的知名度,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明星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在这样的环境下,若没有真正优秀的作品,仅靠粉丝做数据、刷存在感,很快就会被新的“流量王”取代。以数据堆砌打造的“流量明星”大多因高颜值受到粉丝的追捧,他们没有接受过市场的严格“检验”,常与“演技差”“天价片酬”等词挂钩,作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若总以“流量为王”,也会让娱乐圈陷入“不重质量,只看数据”的恶性循环。

(二)群体极化,催生病态粉丝行为

依托互联网聚集起来的粉丝致力于为偶像制造舆论热点,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等传播途径倒逼大众媒体关注。[4]但是由于粉丝社群的归属性差异,不同粉丝社群也会因偶像利益而发生打榜“斗争”,甚至在“斗争”中衍生出部分群体极化行为。粉丝群体并非完全理性,所以在为偶像打榜的过程中,部分粉丝会因对偶像的盲目崇拜而丧失判断力,产生“我的爱豆我来养”的非理性消费观念。有时为了让偶像数据登顶,部分粉丝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惜一掷千金为偶像刷榜,进行数据造假。并且随着当下粉丝群体的年龄、学历等层次的降低,部分心智发育不成熟、狂热“无脑”的粉丝极易在资本的利用下,打着为偶像打榜应援的名义,做出一些疯狂乃至影响社会秩序的病态举动,这些都不利于“饭圈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作为亚文化的小众群体,粉丝在参与偶像打榜应援的过程中实现了身份的构建和认同,也产生了对这个群体的归属感。打榜是粉丝为偶像应援的一种狂欢与斗争,但若以数据为先,则会让这场以爱之名的仪式失去原本的意义。提升数据和争取流量本无可非议,但过分追求流量极易引发数据造假,而数据造假则会让娱乐圈陷入不注重作品质量而唯流量和数据的恶性循环。同时,盲目的打榜极易让部分粉丝产生非理性消费等不理智的行为。粉丝为偶像打榜应援是“为爱发声”,我们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对待,这样才能营造更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的“饭圈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业.流量产业化背景下虚假数据剖析及其治理——基于明星粉丝打榜的分析打榜[J].传媒,2019(22):94-96.

[2] 蔡骥.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9(7):86-90.

[3] 张嫱.粉丝力量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

[4] 王艺璇.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鹿晗粉丝群体“鹿饭”为例[J].学术界,2017(3):97.

作者简介:杨敏敏(1995—),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
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对组织行为的作用
“有意义的他者”的产生根源与影响路径分析
国内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综述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论夏宇爱情诗中的浪漫精神
两种认同机制与自发性工作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从自我认同角度对比《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