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看博物馆的国际传播力

2020-09-10 07:22张雪萌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国电影国际化

张雪萌

摘 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通过外在的形式和深厚的内涵有机结合,打动了国际市场观众的内心,传递出中国文化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最终为观众奉献一场极具艺术震撼力的中国电影精品展览。中国电影国际巡展活动作为在文化包容的友好环境下进行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的契机,不仅是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机遇,也是对中国电影博物馆陈列、协调、资金等方面的挑战。本文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看博物馆展览国际传播力为主要论点,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从而思考如何使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向国际化舞台。

关键词:国际化  中国电影  文化包容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电影国际巡展活动举办之前,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主办单位谨慎考虑,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与国外主办方进行磋商、洽谈,根据中方一直以来秉持“文化包容”的战略思想,直奔本次活动的主题选择与规模要求。中国电影博物馆希望能够通过达成同一个目标,从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携手共创丝绸之路”的战略思想。

1 从中国电影国际巡展在国际舞台中的首次亮相看博物馆的国际传播力

为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作为中国文化领域的重要机构,中国电影博物馆承担了推广中国电影、推进中外文化和电影领域的交流使命,展示中国的多元文化,开展中外电影文化交流的平台,始终致力于助推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为载体,通过优秀电影传播中国文化,以电影促进中外交流和民心相通。

中国电影博物馆近年来分别在联合国驻日内瓦总部和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英国、土耳其、加拿大、乌克兰、匈牙利等国际机构和国家举办“中国电影国际巡展”,进行国内外博物馆之间的互通有无,良好的展示了中国形象,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影响。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名片”“外交使者”,良好的配合了中外交流大局,帮助各国人民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有效地推介了优秀国产影片。与此同时,通过积极组织电影国际巡展活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中国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领域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着国内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文化交流领域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系列活动中,中国电影发展史展览均以中国电影博物馆《百年历程  世纪辉煌》为基本构架,通过图片、实物展示,中国电影片段集萃视频播放等形式,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中国电影的崛起、发展和强盛,以及中国电影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和杰出影人,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进入新時代”两部分,使观众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2015年时值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在俄罗斯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中心,“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纪念中国电影110周年赴俄展”正式首次亮相,其内容包括中国电影110周年展览品、电影大讲堂、光影知识乐园、国际电影展映等,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东方主战场的作用,活动期间放映了中国抗战题材影片《咆哮无声》和《风声》,放映后《咆哮无声》主创与当地俄罗斯观众见面,亲自回答了观众关心的问题,引起俄罗斯观众珍爱和平的共鸣。在《中国电影110周年》展览活动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俄罗斯国立东方博物馆等主办单位以《周恩来》《焦裕禄》《凤凰琴》等经典影片海报的方式宣传中国风、中华风骨等文化元素。在该次巡展活动中,中国电影博物馆以认真严谨的治学精神,对中国电影展品与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分类与展览,其内容之丰富,不仅极具文学素养与专业性,还对中俄友好交流过程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电影110周年》展览作为中国首次自主地在国外进行文化展览的实践活动,不仅向俄罗斯展现了中国极具风骨的一面,还将以往的历史素材、艺术积累一并向俄罗斯民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巡展活动的成功,是中俄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电影110周年》展览活动作为中国电影博物馆首次在海外开拓的新舞台,不仅是一次促进中国电影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是向俄罗斯展示国外电影文化的意蕴。中国电影博物馆充分贯彻了中国“一带一路”的双多边机制理念,从而对中俄双边共同实现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共同体融合进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本次活动作为主办规格最高的电影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得到了中国驻俄大使馆的强烈支持,文化部部长弗拉基米尔·梅津斯基、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厂长、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电影领域中许多优秀的制片人、演员等都出席参与了该活动,并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因此,《中国电影110周年》展览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中俄双方文化互相包容的结果。

而在此次展览活动中,也是离不开国内许多组织与人员的努力。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筹备期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并与市委宣传部门等机构进行沟通,共同整合电影资源与发展意见。在项目立项后,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主办单位,在筹备期间面临了极大的困难,如老电影胶片与海报精修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与市委宣传部门对此进行了回应,通过技术指导、管理协调、人员支持等方式,从而使《中国电影110周年》展览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市委宣传部领导作为该次巡展的团长亲自带队奔赴俄罗斯,并得到了中国驻俄大使李辉的全力支持。同时,电影资料馆、华谊影业、万达影业等电影公司提供了很多支持,它们也为这次的俄罗斯之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俄罗斯国立东方博物馆等作为当地主办方,不仅对该次展览活动进行了高度重视,还对展览所需的场地维护与修缮提供了极大的后勤保障。

2 在俄罗斯巡展中博物馆展览体现“文化包容”

中俄两国作为领土接壤的“邻居”,也是曾经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的“战友”,2015年作为中俄友好交流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中国电影博物馆决定以近代中国抗争历史与发展历程为题材,深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文化应当走向世界”的要求,举办“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纪念中国电影110周年赴俄展”。该次展览活动由中国电影博物馆领导亲自担任总策划与总监制一职,不仅如此,中国电影博物馆还邀请电影领域中的从业人员、学术研究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自主参与。在诸多人员的鼎力支持下,展览内容设计工作始于2014年,中国电影博物馆在以“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对于运输展品的安全与收藏、展览中心的场地设计、后勤修缮与维护的资金限制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对展览内容、流程乃至展览方式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与反复修改。在《中国电影110周年赴俄展》展览活动中,中国电影博物馆决定以东方丝绸卷轴为展板,让俄罗斯当地的观众能够以视觉的方式进入中国文化塑造的氛围中,从而塑造出一个悠远、闲趣、抗争等精神交流语境。在展厅中,中国电影博物馆首先摆放了新中国以来的22大电影明星的照片。

尽管照片上许多的电影明星现已经或青春不在、或斯人逝去,但中国电影博物馆仍然采用以宣传海报的方式,让俄罗斯民众对这些为中国电影發展做出极大贡献的电影明星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引领俄罗斯民众浸染中国影坛的发展历程与电影明星的个人风采。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将从民间收集的杂志、签名等学术资料与历史遗留进行了整理与宣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俄罗斯民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还能将其作为研究资料证明中俄两国曾经具有极其深厚的合作经历与情感。中国电影博物馆除开在《中国电影110周年赴俄展》展览活动中的常规影视资料展览活动外,还在该活动中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的主题,播放了两部有中国公司出品、参与的抗战影片。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中俄双方的情感交流,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俄友好合作的协调过程。《中国电影110周年赴俄展》展览活动不仅得到了中俄双方领导的充分肯定,还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在俄罗斯,许多权威研究人士认为这一展览活动不仅是中国向俄罗斯展现深入合作交流的意象,还充分糅合了中国电影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文化元素。

3 博物馆文化走出去与坚定文化自信

电影的文化宣传概念是人类在社会生存发展中逐渐完善的一个方面,同时跨文化的文化宣传也是保障国家在国际环境下生存发展的一个拓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博物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影响力与文化贡献度显著提升。博物馆国际交流活动成为中国对外文化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展现了国家形象。积极配合国家文化方阵,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活动,开展对外展览活动也成为国内博物馆重要使命。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手段。博物馆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在加大引进展览的同时,也加快了向国外推出展览的步伐[1]。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电影作品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绽放魅力,中国的博物馆在其中也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博物馆组织的电影国际巡展活动,即通过形成自己的文化主张,通过电影及展览此类特定的文化表达形式,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核心标签。与电影的故事性表达不同,博物馆依托自身独有的展览优势,能够更加灵活的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具有博物馆文化特征的传播话语体系,更好的对外传递中国文化。

1979年,中国电影家协会章程总则第六条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国际电影交流活动,广泛团结外国电影工作者,开展互相交流电影工作经验的活动,举办电影周。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国际电影节。丝路沿线国家是中国电影对外传播与交流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因此,对塞尔维亚中国电影展览活动的进行,确保中塞深入合作交流与探究更多跨文化包容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国电影走进塞尔维亚”活动是从中国电影的发展、形成、观念、文化出发,阐述“中国电影”的表现以及发展,同时对相关的优秀电影内涵解读、灵感来源等进行总结,并解析其中价值观与思维,同时能对当前的跨语言文化交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博物馆作为人类与人类文明产物的保存、传播和研究的机构,是文化的核心载体与再现场所。在中国,博物馆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具象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影博物馆坚持以“电影”观念的展览说明出发,希望为中塞两国的电影、语言等方面的文化研究提供较高的研究价值,从电影的角度出发,希望能通过优秀电影作品的宣传与展览的方式呈现出友好交流的氛围,并且采用系统年代分类陈列的方式对电影资料进行更为细化的总结。塞尔维亚作为2017年第五站驻地,通过中塞两国相关管理机构和双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对中国电影具有历史价值的内容进行了展示,为塞尔维亚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和中国社会文化的良好机会。充分发挥了活动举办的功能和作用,取得了圆满成功。

就文化交流,特别是电影交流而言,中塞素有渊源。电影文化作为宣传国家语言与文化的交叉产物,它主要以语言中社会、文化与人体的概念进行融合、整理与囊括,通过一个个或深刻、或诙谐的故事展现了国家不同的社会风貌与群众诉求。优秀的电影文化以文化的理解与阐释作为最终目标,是把“人”作为表达、研究的主体对象。在塞尔维亚,许多民众与学者通过电影对中国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因此在电影文化中,具有象征、隐喻等特性的镜头是塞尔维亚电影研究领域内的研究主体对象。同时,在塞尔维亚,许多具备传统严格等优秀品质的电影人与研究学者认为:中国电影展览的每一件藏品都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积淀,黑白胶卷不仅意味着过去的历史,还代表了中国电影在现在行为的规范习俗,甚至在某种程度下,中国的行为与未来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导。因此,塞尔维亚许多文化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十分重视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出的电影研究文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电影热潮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在诸多国家民族文化特性的研究资料上与社会民俗的实践中进行归纳、整合,从而形成总结的一个完整的对比过程。由此可见,现代国家形象的宣传与文化的包容离不开实践与信息。而归纳、整合也在20世纪成为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许多塞尔维亚学者在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中,将镜头本身的意义与台词隐喻的象征作为西方哲学研究的主体,从而诞生了许多以象征、隐喻等特性的表述研究资料。塞尔维亚学者是将电影作为一个具有表达思想的实体研究对象或渠道,而其研究目的则是通过对电影语言的认知进一步扩大到对国家文化的理解。

许多塞尔维亚学者认为,展览电影记录是国家对世界或自身了解、认知、想象的一个记录方式与表达行为,解析电影的思想就是解析国家思想的实质。以电影发展与语言作为一个具有表达思想的实体研究对象的研究思潮也带动了塞尔维亚内部的研究。随着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国电影走进塞尔维亚,使得中国在文化输出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在近代百花齐放的电影艺术中,中国逐渐开始兴起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绿色环保的宣传思想。而中国电影大抵是基于这一原则拍摄的。其要点是:一切的科学研究、矛盾冲突都以人为本。因而中国电影极其推崇对于团体之间、个体之间的矛盾与融合,如同太极阴阳鱼一般。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也为塞尔维亚当地对于中国的研究开拓了视域。而许多塞尔维亚学者不再单纯地注重中国历史等资料的研究,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中国对于世界的认知与历史的经验等文化积累中。

4 友好合作是确保中国电影国际巡展成功举办的前提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塞尔维亚时指出“中国和塞尔维亚是彼此信赖的好朋友和重要合作伙伴”。2017年中國电影国际巡展活动在多部门、多机构的协同合作与深切关怀下,吸取前两年巡展的经验,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强化。本次活动采取以预期调研的方式,充分考虑到塞尔维亚当地气候、环境、人文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并且双方就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一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密切的沟通。塞尔维亚主办单位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理论表示充分理解、全力支持,双方经过良好的磋商与洽谈,根据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的目标、规模、要求、核心思想等人文元素进行沟通。塞尔维亚主办单位还与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取得了联系并寻求合作,随后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达成了初步共识,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电影国际巡展——塞尔维亚之行获得圆满成功。

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设立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同时也是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的创始会员。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前后收藏了全球近十万份的电影拷贝,根据电影发展设立为无声、有声、黑白、彩色等各个种类,其中包括某些近乎“绝版”的电影资料,由此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档案工作者与电影行业相关的研究人员,其中不乏一些历史人文爱好者。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海纳百川,设立有相关的资料档案馆、图书馆、电影院等部分。在共同实现“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驱使下,中国电影博物馆与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达成了步调一致的合作。随着中国与塞尔维亚各个领域的合作与联系不断强化,两国文化交流愈发密切,电影作为近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以电影为媒介的形式上,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为文化交流平台成为中国与塞尔维亚加强交流的共同选择。在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的开幕式当天,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政务参赞田一澍、塞尔维亚文化信息部副部长德洋·马斯里科维奇、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王健、塞尔维亚的艺术家、学院教授、媒体以及华人华侨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对此活动定位的认同,使双方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凝聚共识聚合力,再一次展现了高规格的活动规模。在塞尔维亚之行的活动开幕式现场,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政务参赞田一澍首先发表了一篇以“认识中国”为主题的致辞,他深情地希望,塞尔维亚民众可以通过以认识中国电影的方式为载体,从而认识到一个海纳百川、百花齐放的中国。田一澍以包含深厚情谊的致辞,使得在场观众为之动容。他提到,随着中国与塞尔维亚双方在国际上的战略关系愈发密切,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体系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理论而共同进步,因此中塞双方鼓励两国文化互相包容、加强文化领域的联系也是十分必要的重要举措。

塞尔维亚文化信息部副部长德洋·马斯里科维奇到场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国电影走进塞尔维亚”的正面意义,并对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与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合作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认为,本次电影巡展的成功举行是两国文化部门积极友好的信号,同时也是中塞双方主办单位高度配合的成果,在本次的电影巡展上,塞尔维亚作为巡展目的地之一,是被中国充分肯定的结果。德洋·马斯里科维奇动容地说道,塞尔维亚十分重视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电影产业作为塞尔维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电影巡展的方式来到塞尔维亚,不仅是对塞尔维亚电影产业的充分肯定,也是一种希望与塞尔维亚更加密切深入合作的友好信号。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馆长尤佳斯拉夫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承办此次巡展,并且通过本次巡展,首次与中国电影博物馆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正式开展以贯彻“一带一路”为指导思想的深入合作。开幕式前,塞尔维亚文化信息部还专门组织塞尔维亚国家媒体分别进行了采访。

中国电影巡展在塞尔维亚开展了中国优秀影片展映活动,着重展映了以功夫喜剧而享誉世界的著名电影明星成龙,在他的新片《功夫瑜伽》中,主角以考古学家为视角,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又令人捧腹大笑的探险历程。该片情节十分曲折,主要人物形象饱满诙谐,制作精良特效场面宏大,并且其风格延续了成龙极具个人色彩的“功夫喜剧”,该片于展映期间在塞尔维亚兴起了中国功夫的电影热潮。在巡展活动中秉持中国电影博物馆向世界介绍中国形象的理念,在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电影史的讲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潘若简做了题为“不断创造奇迹的中国电影”的讲座,在该次讲座中,潘若简老师简要鲜明地提出“中国电影深受中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现代中国电影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从中国市场、中国电影受众与中国电影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讲解。现场塞尔维亚研究电影的人员,贝尔格莱德大学教学电影的教授等对中国与中国电影十分好奇,并在讲座中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更有甚者不仅积极参加提问环节,还向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与中国电影博物馆索要了文本资料,以期方便进一步了解中国。随着塞尔维亚民众的热烈反响,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徐鸿先生看完展览后十分感慨地说,中国电影应当走向全塞尔维亚。通过调研,在许多塞尔维亚民众最想去看看的国家报告显示,去中国旅行的选择获得了极大的支持。中国电影博物馆通过展览、展映、座谈等方式与其他国家进行深入的人文交流与思想碰撞,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电影文化、认识中国文化。在本次巡展活动,中塞双方始终贯彻“中国与塞尔维亚是彼此信赖的好朋友与重要合作伙伴”这一前提,并按照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目标,中塞双方通过携手、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

5 从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各国凝聚力看博物馆展览走出去

早在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白俄罗斯期间与卢卡申科总统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联合声明》中提出“双方将在文化交流框架下开展‘文化日’‘电影节’及其他文化交流活动”。为积极响应《联合声明》,抓住时机积极行动,为此中国电影博物馆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联合策划了“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国电影走进白俄罗斯”活动。近年来,东欧各国在中方“一带一路”的战略推进下,各国与中方的合作领域不断加深,跨语言的多元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为了使中国能够在吸取国外优秀电影的基础上,形成有效促进本土电影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通过“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的文化交流方式,与各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共同的发展认知。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在市委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等有关部门认为,应该在2015年“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纪念中国电影110年”展览的基础上,依托原有品牌和成果,统筹现有项目与资源,与主办方白俄罗斯等各方进行接触,白俄罗斯等管理人员对此高度重视。开幕式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大使崔启明、中国电影博物馆党委副书记李米莉、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党委副书记张玲,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部第一副部长伊莉娜·弗拉基米罗芙娜·德拉卡、白俄罗斯前驻中国全权大使阿纳托利·阿法纳西耶维奇·托季克、白俄罗斯国立电影制片厂厂长伊戈尔·瓦连金诺维奇·波尔什涅夫、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长雷曼-莫图尔斯基、白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主席格纳基·布罗尼斯拉沃维奇·达维吉柯、白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雷史科夫·阿列克等出席了开幕式。对此活动定位的认同,使双方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凝聚共识聚合力,展览规格再创新高。本次巡展活动也充分发挥了中国电影博物馆丰富的收藏和多样化的展示功能,通过彩色泥塑展品展览的方式让白俄罗斯的观众更多的了解《定军山》《义勇军进行曲》等影片的创作场景,特别是其中存在让许多电影制作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制作历程和过程,从而为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在宣传方式上做了一个很大的补充与协调。同时,为了让广大白俄罗斯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中国电影的魅力与文化,在巡展开幕式的当天晚上,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展映了中国优秀影片《寻龙诀》。该次展映十分成功,许多白俄罗斯民众因此而进一步的感受到中国电影文化的魅力。因而《寻龙诀》受到了白俄罗斯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使得中白双方在电影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联系愈发密切。

2018年12月18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国电影走进乌克兰”活动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市政厅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主办单位,同时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中国一方代表单位,乌克兰国家文化部、乌克兰国家电影署作为乌克兰一方的联合主办,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全力指导支持下,本次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丰富了以往的内容,其中包括:巡展开幕式、巡展开幕式、中国电影史大型图片及实物展览,中国电影展映和电影大讲堂等。在巡展中,中国电影博物馆秉持“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熏陶”,仍然采用以展览的形式将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层次地呈现在乌克兰民众面前,同时在展览品说明中,还贴心地以文字加图片的形式为乌克兰民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走进中国的良好机会,充分贯彻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思想,并以展览的形式构建了一个中乌双方文化交流的合作平台。

6 中国电影国际巡展推动博物馆文化

中国电影国際巡展对于国外博物馆、国外的电影机构来说是一次极具特色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外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行为。通过不同国家博物馆、电影机构之间持续性的电影文化交流,中国电影在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中国博物馆文化的“走进去” [2]。随着以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国内博物馆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文化领域内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有效加深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并建立了良好的馆际交流机制,使得国外博物馆对中国博物馆管理机制与运营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国内博物馆文化特色形成了浓厚的兴趣。

在巡展的筹备过程中,白俄罗斯国立电影制片厂主动联系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希望作为白俄罗斯联合主办单位与中方共同举办本次展览活动。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作为白俄罗斯官方设立的国立电影制片厂,早在20世纪初,在白俄罗斯本土环境下尝试各类影片的拍摄与突破,迄今为止诞生诸多优秀作品。白俄罗斯国立电影制片厂始终坚持以电影为载体,以电影文化为交流媒介,与世界各国达成文化交流的友好战略形式。早在20世纪,白俄罗斯国立电影制片厂与中国也有过合拍片、展览、知识讲座、电影历史等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在共同的目标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电影博物馆与白俄罗斯国立电影制片厂初步达成了协议。随着中国与白俄罗斯在经济贸易、政治战略上的不断协调,以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成为中白延续友谊的共同选择。因而白俄罗斯国立电影制片厂与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部成为本次展览的联合主办单位,这使得本次巡展成为白俄罗斯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展览活动。同时,白俄罗斯方将展览定在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举办。

“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国电影走进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迄今为止举办内容最丰富的中国电影展览,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馆长尤佳斯拉夫表示,希望塞尔维亚与周边国家的观众能够通过本次展览开拓眼界,实现与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为了保障有更多的塞尔维亚民众更好的观赏,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主动将常设展品与珍贵文物搬走,从而使得中国电影博物馆能够使用更多的场地,进行更合理的设计。作为本次活动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的项目负责人尤利娅女士,在观影之后也十分激动地表示,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应当向中国电影博物馆学习,以电影作为载体,将本国的文化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巡展活动的举办,也激发了乌克兰电影界继续延续中乌电影文化友好交流的传统和与中国电影界加大合作的兴趣。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代表团受乌克兰电影家协会主席、杜甫仁科电影制片厂总经理欧列谢·扬趣克邀请,出席了乌克兰电影家协会举办的纪念杜甫仁科电影制片厂建厂90周年活动,活动结束后,代表团与乌克兰文化部尼修克部长和扬趣克总经理就两国文化和电影领域进行了深层沟通。次日代表团应邀集体前往杜甫仁科电影制片厂,对该厂90年的厂址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加强对乌克兰产业的了解,促进行业间交流互动。基辅市的乌克兰音乐、戏剧与电影博物馆也提出希望能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进行更深一步的业务交流。

中共十八大强调“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十八大将公共外交首次写入报告。作为公共外交核心部分的文化外交也随之被提到了外交战略的高度,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文化外交也是增进国与国之间民众相互了解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推力,为推动文化外交机制化、常态化。在我国大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关系的前提下,丰富多彩的人文元素是确保中国电影国际巡展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

7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实现战略合作,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的指导理论下,世界各国愈发迫切地寻求与中国人文交流合作的机会。为了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电影博物馆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的方式,无一不体现出中国文化包容与友好合作的氛围,从而为中外合作搭建人文联系交流舞台。

参考文献

张琦.博物馆国际交流展览的思考 ——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J].中外交流,2017(29).

张靓.中华文化“走出去”视野下的博物馆文本翻译——以首博展览为例[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9(00).

猜你喜欢
中国电影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漫谈宁浩电影中幽默元素的运用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从互文性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国产奇幻电影的好莱坞元素分析
电影表演与女权主义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