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飞
核心阅读:近年来,城口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斐然。这其中,大巴山森林人家功不可没。作为承载城口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旅游线路之间的串联点,大巴山森林人家不仅吸引游客“走进来”,还吸引游客“留下来”,成为城口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农村脱贫增收的好
酷暑时节,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因21℃的平均气温,成为人们消夏养生的胜地,遍布城口的“大巴山森林人家”更是家家客满、生意火爆。
建好“人家”促产业
“你们摘完李子了么?赶快进屋歇凉,饭菜马上就好。”
“小李,快给2号桌的客人添一副碗筷。”
“3号桌再打点米饭。”
中午时分,在北屏乡太平社区,张方全正在自家开的“青树粱”大巴山森林人家里忙着招呼游客。这段时间,随着太平社区观光采摘园的青脆李和青梨相继成熟,络绎不绝前来采摘的游客让“青树梁”生意火爆。
大巴山森林人家是城口农家乐对外的统一名片,同时也是城口县探索出的“旅游扶贫”新路子。
去年,根据每家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实际情况,北屏乡启动提档升级规划,包括张方全家“青树粱”在内的大巴山森林人家都进行了量身定制的改造。
改造后的效果立竿见影。张方全家的这个昔日寻常农家院脱胎换骨,室内室外整体提档升级,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提高了,不仅用餐的游客多了,还为不远处的农业观光体验采摘园带来了不少顾客。
自太平社区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打造完成以来,北屏乡打锣崖、一碗水、猴儿沟、草莓观光采摘园等农旅融合产业人气逐年上升,形成了“观光体验采摘+大巴山森林人家”的产业链条。
深挖义创增“底色”
为避免大巴山森林人家走向“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无序状态,城口县立足每个地域的不同文化背景,深挖文化内涵,找准文化定位,避免同质化、无序化竞争,整体上实现抱团全域发展。
根据摸底调查,城口县差异性布局“景区带动类”“农业观光类”“农趣体验类”“民俗文化类”“农家生活类”“休闲度假类”“滨水活动类”“森林康养类”“避暑纳凉类”等多种类型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单点、集群片区建设,真正形成“全域同文、各有特色”的发展大格局。
与张方全家的“青树粱”不同,位于北屏乡松柏村的“问山一号”大巴山森林人家,入眼便是黄土墙、青泥瓦、石板小路。走进屋内,木板阁楼、四方火塘、竹编装饰,满满的大巴山区原生态风味令人眼前一亮。
“这儿真像小时候老家的房子,勾起了我满满的回忆。”一名周末消夏的游客感叹,他很喜欢大巴山深处的这家民宿。
“我们没有选择拆旧建新,而是就地取材,依托原有老建筑,坚持无痕开发,保留最原始城口民届的风味,让游客体验‘老家味道’。”“问山一号”项目开发负责人宋娜所说的,正体现了这样一种发展思路,即以“一间乡村生活民宿、一段生态小旅行、一件农乡伴手礼、一堂乡创体验课、一场地方嘉年华”五大类乡村生态微产业示范项目,拓展城口乡村文化内涵。
拓宽旅游扶贫路
近年来,城口县东部片区旅游环路成了自驾游热门的路线。沿着这条路线,游客在北屏乡体验采摘乐趣后,沿山而上就能到岚天乡水上乐园戏水,在蜂情缘中蜂基地采蜜,在乡村欢乐谷游戏。随后,穿过“彩虹隧道”,游客可以在河鱼乡平溪村推推石磨、转转风车,体验一把农耕文化。最后,行车到东安镇亢谷或黄安坝,游客还可以登一登环山步道,看一看高山草甸……一路走来处处都是美景。整个环线走完,至少要两三天。
沿途,各具特色的大巴山森林人家串聯起了美景和美食,也串联起脱贫致富的产业链。
沿此路线,可以在北屏乡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品尝到草莓、青脆李、食用菌等当地无公害食品;在岚天乡彭家酒庄大巴山森林人家,有玉米、高梁、苦荞、板栗等酿制的窖藏美酒;在河鱼乡遇见·三十一涧大巴山森林人家,有农家菜满足味蕾;在东安镇亢谷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还有美味的土豆宴……每家有每家的特色,游客可以在这里食尽五味。
当前,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景点布局,城口各处的特色大巴山森林人家布局已初具雏形。截至2020年8月,城口已基本建成厚坪龙盘、岚天岚溪、巴山坪上3个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此外,河鱼两扇门集群片区即将建成投用,双河八台天寨集群片区也将启动建设。
大巴山森林人家在集中、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以包括土地和房屋等入股、包销农产品、用工等各种方式与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提升了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同时,大巴山森林人家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山里、住进山里,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成为推进旅游与扶贫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