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于洪
摘要:《茶馆》作为老舍先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独具特色,本篇文章主要从性格化,京味儿化以及幽默化三个方面对其语言特色进行了分类阐述。
关键词:老舍;《茶馆》;语言特色; 性格化;京味儿;幽默风趣
老舍作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作家,留下了众多传世名作。其中话剧《茶馆》作为其重要代表作之一,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同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也独具特色。通过阅读《茶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老舍作为一名语言大师对文学语言运用的纯熟功底。其往往借助独具个性化的语言来体现不同的人物特征。同时以幽默风趣的隐喻对社会环境尤其是底层人民生活状况加以辛辣的讽刺,借此带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酣畅的文学阅读体验。本篇文章将对老舍《茶馆》里的语言特色进行归类分析。
一、性格分明
在《茶馆》这篇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利用语言描写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时,做到了语言与性格相对应,体现出语言性格化、性格分明的特点。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做事圆滑,八面玲珑,与人交谈时语言非常的谦逊谨慎,非常符合其身份特征。而常四爷讲话则是直来直往,这与其闯荡江湖多年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而宋恩子,吴祥子讲话则狡猾奸诈,时时处处体现出特务的职业和性格特点。其中有一个对话片段通过语言将人物性格描画得淋漓尽致:三人看到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之后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松二爷看着看热闹的两个人说不关我们的事,我们都是场外人。二德子却反驳道“你管我当不当差呢?”而常四爷则讽刺二德子说“到耍威风去跟洋人耍。更是说火烧圆明园时,也没见您老去冲鋒陷阵。[1]我们通过读这段对话,只觉得三个人非常的有意思。当然这是一场小误会,却从这个对话当中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样的一件事,三个人的看法不同。在开展对话时所运用的语言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特点也各具特色。松二爷讲话的平稳自如,二德子语言则像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同时透露出一股无赖的气息,而常四爷则在话里话外透露出一股匪气。从各自的语言特点当中,我们就可以窥见这三位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松二爷的稳重,二德子的无赖以及常四爷的倔强。在老舍《茶馆》这部作品当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桥段及描写,都可以体现出老舍在创作茶馆这部作品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做到了将语言描写与人物性格特征相对应,体现出《茶馆》语言的性格化特征。
二、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是老舍茶馆这部作品里非常鲜明的一个语言特征。而这种幽默并不是浅层意思上的搞笑,而往往是借助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对社会环境,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辛辣的讽刺和对黑暗现实的揭示,借此来引起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老舍先生做到了将幽默风趣以及讽刺性语言控制在适度的运用范围之内。即既可以借助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引起人们的思考,表达对黑暗现实的讽刺。又可以使人们从中体味出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这种幽默风趣的语言特征体现在文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李三的“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1]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起来感受到一种轻松搞笑的氛围,同时也借此表达了李三对王利发的不满,从中衬托出李三内心的困苦和无奈的感情。借人物的困境对社会环境予以深刻的揭示。除此之外,唐铁嘴的“我已经不抽大烟了,我改吃白面了。”听起来就让人不觉好笑,大烟与白面区别无两。从人物嘴里说出来就不禁让人感觉到一种可笑的意味。当然人们沉迷于鸦片等也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状况,表达了对“东亚病夫”社会现实的揭露和讽刺,同时也透露出一股华夏儿女的无奈。诸如此类的描写在《茶馆》这部文学作品里还有很多。借此营造出一种幽默风趣的阅读氛围,同时也将我们带入当时的社会环境,体味了当时社会人物的无奈,尤其是底层人物的挣扎。
三、京味十足
老舍先生作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创作《茶馆》这部文学作品时融入了诸多的京味儿因素。一方面北京话大多短小精悍,节奏性韵律性较强。老舍先生在运用语言描写尤其是开展对人物的对话描写时大量的运用了这类语言。二德子说“嗻!今儿的茶钱我候了”。[1]常四爷说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等等诸如此类的对话都运用了较为简短的语言来描写。同时在语音语调上抑扬顿挫十分鲜明,充分体现出京味儿语言口语化特色。当然,除此之外,最具北京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则是对儿化音的运用。《茶馆》这部作品当中就存在着大量运用儿化音现象。如您坐这儿,我们一块儿去等等。老舍先生对京味语言的运用使人在读《茶馆》这部文学作品时感受到一股亲切的意味,很容易将读者引入情境当中,仿佛自己也是茶馆当中的一员。
结语
《茶馆》作为老舍先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独特的语言特色是其历经文学历史长河的洗礼而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现代文学发展可以充分借鉴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老舍:《茶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9.
[2]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烨.从老舍的“京味儿文学”看北京话[J].才智,2011,04:187.
[4]高上幸子.老舍《茶馆》的语言风格评析[J].戏剧之家,2016,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