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璞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尤其是电气工业生产行业。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中,不仅可以简化工业生产工序,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还能优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配置,控制电气自动化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对提升电气行业经济效益非常有利。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现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策略,为电气自动化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应用
0 引言
人工智能是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传统电气控制工作中,人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比较局限,无法满足高产量、高品质的生产需求,严重影响了电气产业的发展。因此,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相结合非常必要,但是如何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发展,成为本文探讨和分析的要点。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和应用价值
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述
所谓人工智能技术,就是研究利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是实现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简言之就是机械代替人工的智能劳动技术。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些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应用于社会生产领域,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例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数据挖掘系统等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物,其中智能化数据系统实现了数据分析、提取收集的智能化操作,数据分析结果也更具代表性和科学性。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普遍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一方面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其技术要点与电气自动化控制协调度不高,另一方面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缺乏智能控制理念和方法,忽视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下,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结合工作,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可以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质量,电气生产效率也能随之提升。
1.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
首先,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智能水平。电气设备操作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等特征,在日常生产工作中,需要安排大量人工进行设备操作控制工作,才能保障电气设备生产的稳定性。机械代替人工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理念,所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控制电气设施,灵活调动设备运行状态,可以解放企业劳动力,降低生产控制对人力的依赖程度,提升电气生产控制能力。其次,有利于提升电气设备运行的精准度。在传统模式下,电气系统运行受外部影响因素大,如:操作失误、数据录入错误等等,都会影响电气生产质量。但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电气设备控制可由计算机程序实现,工作人员只需操作程序功能,监测程序反馈的设备数据,就能实现电气设备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可以提升电气设备控制的精度性,减少人为误差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精确系数提高。最后,有利于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记录各项数据信息,一旦数据出现问题,智能监测设备会第一时间发出警示,提醒工作人员检测电气设备安全,这不仅可以实现设备故障智能监测功能,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还可以推动电气控制智能化发展。
2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策略
2.1 电气设备操作智能化
在电气设备生产工作中,由于设备类型较多、设备程序复杂,所以人工操作存在一些难度,常常会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但是,电气设备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质量,一旦出现参数控制失误、操作不当等问题,可能会造成生产线故障,影响电气设备生产工作流程正常进行。因此,在电气设备操作管理中,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简化电气系统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利用远程控制技术方法,减少人工操作流程,构建智能化控制系统。例如,根据电气设备运行条件和特征,制定自动化控制系统,参考设备参数、生产需求的变更内容,智能调节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操作环节,提升电气系统操作效率。除此之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入,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员专业技能、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升,电气控制理念也实现了创新优化,可以为电气设备生产提供人才支撑。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提升设备操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还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智能化操作控制,对电气企业发展非常有利。
2.2 设备故障监测智能化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故障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内容,这也是维护电气系统运行稳定的关键。在传统电气运行模式下,故障检测系统的判断能力、预测能力不够灵敏,数据精准度不高,其故障诊断和分析流程复杂,无法保障故障维修的效率,严重影响电气设备运行质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设备故障控制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模糊理论和检测技术,精准检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既可以实现故障预测控制,防患于未然,又能够提升故障检测效率,为后期故障维修争取有利时机。例如,在电气设备控制中,将各电气设备控制系数录入智能系统,然后利用人工智能监测手段,实时掌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并结合数据的波动范围,分析电气设备故障风险问题。同时,根据智能监测数据结果,可以有效定位故障位置,提示引发故障的原因,大大节省故障排查和分析时间,不仅降低了故障故障诊断工作的作业难度,又提升了故障控制效率,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也随之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既能减少电气故障发生概率,保障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又能改进故障维护检修的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对提升电气生产经济效益非常有利。
2.3 电气控制过程智能化
随着电气设备运行和生产压力增大,电气自动化控制难度也不断提升,想要实现高效率、高品质的电气控制目标,必须落实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控制全过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电气生产工作。因此,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电气控制过程中,优化专家系统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功能,保障控制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质量非常有利。例如,根据电气设备模糊控制要求,利用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模拟人工的控制思维,降低控制数据的检索难度,虽然扩大了故障控制数据范围,但是可以提升故障监测质量,实现故障问题预防控制。同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合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利用网络传输和处理数据信息,可以构建电气工程谐波模型,对电气系统安全度进行分析,及时高效地监测出故障问题。在这样智能化控制模式下,电气生产安全和稳定性得到保障,生产领域的工作效率也不断优化,实现了故障问题的推算和演算控制,对实现电气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提升控制精度和技术非常必要。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结合电气自动化控制现状问题,从日常操作智能化、故障检测智能化、控制过程智能化等角度出发,明确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方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不仅提升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智能性和有效性,减少故障发生概率,还可以构建良好的运行环境,维护电气设备生产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蒯申红.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科技风,2020(09):36.
[2]焦建霖.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03):97-98.
[3]吕颖利.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电气自动化的發展前景[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06):10-11.
[4]郭晓阳.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04):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