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进步,在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当中根据机车的走行公里以及运行天数从而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弊端也慢慢的显现出来,尤其在检修周期较短这一方面比较严重。本文就延长内燃机车检修周期的可行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延长;内燃机车;检修周期
1 目前我国内燃机车检修周期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目前线路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为人们出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因素,导致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能够始终保持匀速的状态行驶。因此导致了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在同等距离的情况之下,但是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的差别导致了在同距离之下所用的时长是不一的,比如机车内部的柴油机的工作时长以及耗油量都是各不相同的。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方的差距是较大的。对于在北方所运用的内燃机来说,当处于冬季的时候,列车在运行前是需要进行打温工作。所以处于北方冬季的时候便会发生,列车的整体运行时间当中打温时间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在打温的过程中浪费了较多的资源,并且造成了无法准确的计算出精准的运行公里数,造成对于机车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的大大降低。虽然我国铁道部门对于以上的情况有所考量并且在相关规定当中也有明确的阐述。但是这种情况所出现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处于南方的路段依旧会出现过剩维修的现象。
我国的列车种类比较繁多,各自在我国国民生活当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同的机型或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耗费的时间以及能源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同一线路当中,并且相同的机型,但是有的扮演的角色是客车有的扮演的角色是货车,但是最终这两列列车所耗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列车的载重量不同,客车载重量较轻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速度较快,而货车的载重量较重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速度较慢。因此就出现了如果以列车行驶的公里数作为列车检修周期的主要依据便会造成过剩维修的现象出现。在相同的耗油量下客车、货车所可以行驶的公里数是不一样的。
2 延长内燃机车检修周期的原因
延长内燃机车检修周期首先便会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大大降低早期故障的出现,将目前所面临的维修周期短以及过剩维修的现象降低,同时将列车在修时间的缩短,从而提高列车的使用效率。其次,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能源浪费。列车检修周期的延长实际上大大节省了人力与物力的支出。
2.1 降低资源浪费
首先,从文中上述的阐述当中涉及到了延长机车检修周期的主要原因,对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列车所行驶的公里数作为检修周期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是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的。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的就是合适的管理。要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的现象出现,我国目前的机车检修周期的规章对于在区段运行的过程中速度较慢,并且是属于客货混跑的现象是较为合理的,但是缺乏对于处于南方机车的考量,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
对于现阶段生产的列车来说,相关的质量与技术都在稳步提升当中。因此对于以列车形式的公里数作检修周期是不合理的,完全无法实现以较小的支出获取较大产出的,并且无法将列车本能的潜力激发出来,无法推动我国相应的技术发展,对于现有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是比较弱的。
2.2 降低成本开支
一个合格的检修过程是较为严格的。检修工对内燃机车进行维修的时候是需要秉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全面、高效、高质完成检修作业及时发现并消除机车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了机车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对“机车的走行部、电器系统、动力系统等都仔细检查,不能让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并且需要确保机车设备不“带病”作业,检修工在检修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对每台机车、机械的使用工况、存在故障的特点、机械部件的薄弱环节、易损件检查等情况综合评定,量身制定维修保养计划。但是对于一辆运行良好的列车定期进行相应的大检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此造成了一次检修所需要耗费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3 延长内燃机检修周期的未来发展前景
对于我国内燃机检修工作来说,始终把机车设备的维修工作当成重点来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内燃机检修体制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3.1 科技的进步
传统的内燃机检修工作是通过定期的检修以及规范流程、把控细节,形成了细致的检修标准、手段、工艺要求,采用多样丰富的检修手段将机车设备的隐性问题暴露出来,从而提前察觉、提前预防,努力实现机车设备检修“零故障”的目标,确保了机车设备平稳有序运行。加强对互换件的质量检查,以确保机车的维修质量。但是这种定时进行的大、中、小的检修是无法体现出科技的进步对于列车质量以及检修质量方面的影响的。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投入到市场当中。使得我国的内燃机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使得列车的整体各方面的性能得到提升。并且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使得列车的备件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可以的进步相应的检修制度却没有改革,目前所运行的列车其相应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目前的检修制度已经完全不适用当前的列车。
3.2 个性化检修
在对机车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一丝不苟,严格按照内燃机车中修标准,认真把关,处理好每一件不合格部件的复修工作。但是这种检修方法以及检修周期忽略了个性化的问题。在文章上述当中就有提到南北方列车的差异以及客车和货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面对这种差异性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进行个性化的检修方式以及检修周期的制定。从而实现不断提高对于列车检修的业务水平及对车辆维修能力。坚决的杜绝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这种“一刀切”的检修章程的制定尤其是在检修周期上,极其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的。并且从我国目前各地区的机车购进情况表明,我国目前所运行的机车的年度的跨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各机车的配置以及质量都是有所差异的。
3.3 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
隨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列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这种技术的发展以为着告别了主要依靠于人工进行故障的检测。并且对于实时检测列车的整体情况的相关技术已经在运行当中,大大提高了节能降耗的工作效率。因此,大大提高了我国列车内燃机检修周期延长的可行性。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仍然是需要不断加强对机车的维护保养,提高对机车的操作要求,减少不必要的作业,定期清洗滤清器,检查燃油管路的连接丝扣,杜绝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严格加强油料管理制度,做好油料消耗记录,从而降低内燃机车对燃油和机油消耗。做好机车备件使用,并且如果内燃机车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就需要加大对机车备件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现代化的检测技术使得大大延长了对于内燃机车的检修周期,并且可以做到合理的延长相应的检修周期大大提高了内燃机车的使用效率,并且降低了设备成本支出。
3.4 对于技术的重视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日化,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主要攻克的难关。因此,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技术装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内燃机车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越来越便捷。现阶段的技术已经完全具备了对于内燃机车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且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了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并且这种技术对于挖掘列车潜能从而推动我国的内燃机车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将内燃机的检修周期进行延长,是技术发展之下的衍生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象征,内燃机检修制度以不适应科技发达的现代工作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造就了延长内燃机检修周期可行性的提高。以上就是对于延长内燃机检修周期可行性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陈雷.浅谈铁路货车各级检修规程的修订原则和基本思路[J].铁道车辆,2002(03).
[2]康永鸿,刘仲铭.试论延长内燃机车检修周期的可行性[J].铁道机车车辆,2002(S1).
[3]蔺志典,司景宽.铁路机车检修修制改革方案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