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麟 梁晓伟通讯作者 马燃 刘冬秒
摘要:城市多民族社区是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居住模式在城市中的具体体现。实现城市少数民族的社区整合,不仅有利于城市社区的治理,维护城市社区的和谐,更是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社区整合是社会整合的一个重要下位概念,而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整合的目标要与普通城市社区整合的目标有所区别,因此需要努力探索多民族社区的整合动力,发现符合其文化和信念的整合力量,促进各民族在文化、资源、空间等方面的全方位整合。
关键词:少数民族社区;社区整合;建设路径
一、引言
所谓整合,即整顿治理、协调组合,将存在异质性的事物在某种规范或者机制的约束下形成一个具有内在互动性的新整体。整合是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而社区整合则是社会整合的必然选择[1]。城市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城市中的某个社区内至少存在共同生活、居住着两个及以上的民族。不同民族间因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存在着异质性,且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影响。要进行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整合需从政治、文化、经济、交往、心理五个维度进行切入,实现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认同的良性互动。因此,本文将从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整合面临的困境与建设路径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整合面临的困境
(一)各民族之间存在较强异质性
由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文化观念等,虽然居住在城市中,但他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民族特征。这可能会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发生冲突或磨合,导致了少数民族社区的整合机制必然不同于普通社区。如果套用普通社区的整合机制,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就目前大多数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现状看,整合机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官方或者民间组织来发挥其作用,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整合中可能会缺乏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较少,不能使多民族社区中的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很好的融合。
(二)少数民族居民社区归属感低
社区居民归属感是衡量社区整合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城市多民族社区中,许多居民都是外来人口,他们本身对其社区的归属感就不高,加之社区在管理方式,社区营造等方面不够重视居民归属感的建立,这会对少数民族社区整合产生阻碍。同时,存在有一些社区不够重视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使居民不能较少进行文化层面上交流和融合,各个民族碎片化地散布在社区中,这样十分不利于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整合程度的提升。
(三)少数民族社区整合功能的孤立
当前城市管理者大都将工作重点放到城市经济建设上,较少去关注城市中少数民族社区的存在意义和文化价值,对多民族社区的发展规律和文化特点认识不足,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及其带来的文化效益不够重视,忽视对少数民族居民社会交往、情感和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很少考虑或关心譬如少数民族的各个民族不同的娱乐场所建设等问题。以上就会导致居民对于社区的参与感、归属感、幸福感降低,无法发挥多民族社区应有的功能,很难将各个民族的社区居民凝聚起来,社区整合的建设当然就无从提起[2]。
三、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整合的建设路径
(一)融合与保护民族文化并重
民族融合对于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在推进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保证社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社区可以多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讲座,让各民族成员都有机会为其他民族分享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这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每个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加深其他居民对其民族文化的了解。民族文化讲座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融,社区中的交往交流活动还可以提升少数民族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使其感受自己是社区中的一份子,使各个民族之间更加团结和谐,为社区整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区活动和社区整合相对应
各个民族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交流,提高彼此的认同感,减少不同民族由于语言、文化不同带来的隔阂,培养形成大家同属一个社区,同是一家人的观念。社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也是社区整合的几个重要方面,社区整合需要从政治、文化、经济、交往、心理五个维度进行,社区中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增加少數民族居民社区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社区整合强有力的推动力。
(三)以制度提升居民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要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的各个方面都要完善管理,包括卫生、经济等各方面。同时,社区还可以成立自治小组,让每一民族都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开展各种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多居民参与,这就要求社区考虑到如何提升居民活动参与的积极性[3]。社区要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根据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举办社区活动,如很多民族的节日是与汉族不同的,社区要在每个民族各自的节日为他们举办活动庆祝。同时可以在活动中可加入奖项激励或表扬机制,让少数民族居民参与活动的设计,调动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活动,推进社区认同性整合。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整合使社区内诸要素相互协调,成为一个具有内在互动性的整体,可以有效地发挥社区的功能,促进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和谐和发展,更好的反过来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惠.从单位整合到社区整合:中国城市社会整合模式的变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66-69.
[2]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02):31-37.
[3]魏国亚.多民族和谐社区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上海市七宝镇个案调查[J].辽宁经济,2020(06):36-39.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整合的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YYXS4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