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路径

2020-09-10 07:22胡慢华叶津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获得感

胡慢华 叶津魁

摘 要:开展学生“获得感”的生成路径研究,是思政课程改革的破题之眼。文章从知识获得和思想感悟两个维度,以及从起点、基础、生长、关键、归旨五个层面分析了高职学生思政课程“获得感”的生成路径,并针对路径生成研究讨论了提升“获得感”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获得感;生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02

2015年5月27日,习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这一术语内涵丰富,堪称新时代的一个典型新词汇,并在各类改革创新、成效评价等场合广泛应用和讨论[1]。2017年,教育部提出,确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大力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以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其“获得”之“感”,尤其是开展学生“获得感”的生成路径研究,正是思政课程改革的破题之眼。

关于高职思政教育学生“获得感”的研究,有的学者从理论角度研究了其内在生成逻辑,如宁文英认为其生成逻辑为情感期待—心理共情—有效对话—意义共享[2]。黄冬霞从生成角度认为,思政教育学生“获得感”是一种“持续正向的心理体验”[3],依赖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韩一凡从结果角度认为,思政教育学生“获得感”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等多个意识形态层面的获得[4]。刘富胜从实践角度认为,学生“获得感”是从被动向主动的转换[5],直接指向课程的有用性。随着研究深入,笔者认为,高职学生思政课程“获得感”的生成路径可以从维度和层面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生成“获得感”的两个维度

高职思政课作为一门规范的课程,一方面具有明确的内容标准和严谨的知识体系,授课必然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另一方面,作为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的意义却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思想的引导和三观的培育。这两个方面就是“获得感”之“获得”和“感”两个维度。知识“获得”和思想之“感”两个维度乍看之下似乎互不相干,实则有机统一,两者共同促成了学生“获得感”的生成。

(一)知识获得是学生“获得感”的表象

思想引导绝不能是枯燥的说教和口号式的空谈,需要以具体的知识传播作为载体。知识传授赋予了思想引导的血肉,使得教学形式鲜活而具体。例如,只有知悉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知识,才会从思想上相信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性,进而坚信社会主义制度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并且树立人类终将进入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从学生“获得感”的角度来看,知识的获得最为直观和具象,这些知识,或者包含技能層面的知识清晰可测量,是“获得感”生成的路径基础。

(二)思想感悟是学生“获得感”的内化

在教学主体和客体之间完成知识层面的传授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远未达成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就此停止进一步的思想引导,那么该课程就变味成一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课程类型,迷失了思政教学的根本目标。只有把具体的知识获得升华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观等镌刻到思想深处,用以指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才是思政课的价值归旨,也是学生思想上、心理上有所获得的魂之所在。

学生对知识获得并不必然产生思想感悟,中间的连接路径需要思政教师去构建。思政教师不仅需要将知识、方法、技能有效传授给学生,更要善于将之提炼、萃取,升华为学生理念的更新、思想的触动和价值的认同。

二、生成“获得感”的五个层面

“获得感”的生成有着复杂的机理,但若从学习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来看,其生成路径一定遵循从低到高、由表及里、由输入到内化、由思想到行为的普遍规律。依据系统内部要素的逻辑演进,可以将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划分为五个层面。

(一)“获得感”的起点——期待

教育受众主体在教育活动之前会对未知领域有获取期望和情感预设,一旦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那么获得之感就油然而生,这种能被一定程度满足的期待就成为“获得感”的理论逻辑起点。从实践上看,这种期待是一种组合式的诉求,包含了显性和隐性两方面。显性期待主要是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升、方法的掌握等,具有“客观”和“事实”的科学内涵,涉及具体的应用,甚至可以认为是功利性的获得。隐性期待涉及学生的主体情感和精神领域,主要是过程的体验感、愉悦感,自我审视的成长感、被认同感等,属于心理和精神的抽象范畴,对学生的三观养成有强烈的关联度。

从与学生的访谈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显性期待明显高于隐性期待,对思政课程的隐性期待明显高于显性期待。因此,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二)“获得感”的基础——互动

第一,互动过程应该体现双方身份的平等性。思政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即便不同主体之间有需求、理解、意图的差异性,但师生双方应该以平等的身份融入教学过程。专业知识的学术权威往往具有引领的先进性,但在思想教育领域以学术权威压制和话语霸权灌输,往往效果却适得其反。

第二,互动过程应该构建双方的信任机制。思想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化。有效互动的重要前提是建立双方的信任机制,才能对相关教育主体进行积极的对话,逐渐激发出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第三,互动过程应该构建双方的伙伴关系。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知识面不仅“泛”,而且“新”。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构建一种“学习伙伴”“成长伙伴”“发展伙伴”的关系,构建出育人共同体。

(三)“获得感”的生长——共情

“共情”一词为心理学术语,一般指互动双方将自己的心理体验传达给对方,能引起对方的共鸣,能确实理解对方的心理感受和精神世界、情绪感知,从而能更好地建立良性关系。可以说,共情是双方在情感和精神领域的高级互动,其结果表征为双方在资讯方面的共享互通,在情感方面的同频共振,在价值观上的共承共认。既然思政教育的获得之感是“获得”的情感升华和精神满足,那么共情才是“获得感”生长的促成条件。在共情关系中,师生在知识、方法、技能达成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拉近彼此心灵距离,建立心理上的信任关系,进而对价值、思想、理念的塑造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四)“获得感”的关键——构建

如果说共情能引导学生的价值认同、思想认同,是“获得感”的生长条件,那么,让受教育主体将外在输入内化于心、构建自我认知系统、树立正确健康的三观,就是“获得感”生成路径的关键点。构建需要外在因素的影響,如教师的知识传输、方法引导、价值影响、情绪感染等都是外在因素;但构建的产物却是在整合外在信息基础上自我思维更加开阔、自我能力更加提升、自我评价更加正向等,是个人获得更健康的成长和更优化的持续发展能力。这种自我构建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不断识别理论源流,逐步积累和纠偏,最终将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个人成长深入融合,思想不断升华,塑造理想人格。

(五)“获得感”的归旨——实践

第一,改造客观世界的成就感。通过自我构建,素质提升,思政课程的“获得”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如依托组织协调能力,在与人的相处中能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依托冷静、果敢等个人特质,在处理事情中能达成较好的成效;依托法律素养和维权能力,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等,均可获得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

第二,改造主观世界的成就感。思政课程的受教育对象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上也会不断审视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方法能力更加优化、情感体验更加满足、思想觉悟更加提升、精神境界更加崇高,从而获得改造主观世界的满足感。

三、基于路径研究讨论相应对策

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的生成路径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本文依据逻辑演进,解析其生成两个维度和不同层面。欲提升高职思政课程学生的“获得感”,应该在路径研究的基础上讨论相应对策。

(一)关于教师教学的对策

教师应从传统课堂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就需要思政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教学活力、人格魅力,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其次构建互动共生的课堂,提升学生的体验参与度、过程愉悦感、结果满足感。千方百计拓宽学生的视野,唤醒他们的想象力,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关于教学管理的策略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关注学生需求,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其思考、探索、合作、创新,不断实践,将所学所思自主内化,转化成为自己的智慧、方法和能力。教学管理过程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控制思维,促成学生积极接纳、主动建构,将一切学习的“获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会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三)关于教学评价的策略

评价是指挥棒。可以说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着力提升学生“获得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创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蕴含着师生双方的独特体验。教学评价中,应该更多地体现思想互动性、教学灵活性、科学严谨性、思维建构性等多元化的评价取向,方可真正提升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1).

[2]宁文英,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概念、生成与结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9).

[3]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6).

[4]韩一凡.日常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3).

[5]刘富胜,赵久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要坚持“四个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6).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获得感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讨
洛阳老城:群众“获得感”的党建元素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