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无线数字电视逐渐进入人们的实际生活。本文重点对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在农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促进“村村通”建设工作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村村通”工程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246-02
随着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已经认识到无线数字电视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这一问题也成为当地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完善城乡一体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促进农村地区良好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特点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数百套电视节目的有效传输,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能够实现干线传输以及有线电视系统联网,将用户分配网直接传输到用户数字机顶盒中,实现信号的准确高效传输。同时,还能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加密技术,实现用户的管理和收费工作。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中,采用LDMOS全固态半导体技术,具有线性特点,在额定输出的状态下,误码率较低,传输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还拓展了信号的覆盖范围,保证整个系统配置的有效性和灵活性。[1]在实际应用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实现主发射站覆盖、小功率发射站补点覆盖以及光缆传输几种方式相互结合的措施,保证技术应用的针对性。
地面無线数字电视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具有建设成本低、建网速度快、稳定性强以及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等优势,其在实际维护中需要的维护管理成本也较低。数字电视可以采用H.264、AVS、AVS+等数字编码压缩模式,因此可以实现节省频率资源的目的。传统模式下能够传输一套电视节目,在该系统中能够传输8~15套的标清数字电视节目,或4套以上的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有效传输。目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求我国地面数字电视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的数字编码技术。
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在农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前端集成平台建设
前端集成平台能够对中央以及省级的电视节目进行自行处理,与本地节目通过编码、复用、调制进行传输发射,让农村用户既可以看到中央、省、市的电视节目,又能看到本地区县的节目,同时实现该地区的信息服务管理以及用户管理。根据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特点,实现数字信号源编码、复用以及加扰处理,并在其中加入电视节目指南、条件接收系统以及用户管理系统等信息。采用逐渐升级的方式,形成完整完善的地方服务平台,为当地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能够支持固定的用户接收节目,在占用4个模拟频道的条件下,采用国标数字电视信号,将信息传递到用户中。[2]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可以实现50余套标清节目的有效传输,保证电视节目实际传输质量的同时,增加节目传输数量。
(二)发射基站和组网建设
在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中,信号的主要来源为主发射站发射机,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有效发射,采用小功率补点发射的方式,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源传输到各个地区实现覆盖。另外,可以利用移动、电信基站作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光纤网络以及发射塔,从数字电视的前端机房将信号传输到发射塔,并在发射塔上安装小型发射机。这种方式能够减少中断发射环节,进而达到保证数字传输质量的方式,这一组网方案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在农村地区实现数字电视覆盖工作。[3]
在组网工作中,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条件,确定相应的发射点,保证在一定范围中信号的传输质量。由于近几年覆盖方式发生了转型,因此覆盖面积出现了重叠的情况。为了降低成本,则可以采用:一是主站差频的多频网组网方式。全县不同发射站使用不同的频道发射。这种组网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发射机站发射信号的干扰,但发射机频点不同、接收天线频率不同,不利于发射机之间、接收天线之间的相互更换使用,给设备维修、用户安装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发射站越多使用的频道数越多,也不可能让一个县占用很多频道资源。二是单频网组网处理方式,主站采用500W或1000W的宽带发射机发射,针对主站不能覆盖的区域,则需要采用小功率补点的方式实现覆盖。[4]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源传输到各个地区的终端中,超出覆盖范围之内的地区,则需利用光纤网将信号传输到各个发射点,在各个发射站采用延时、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来实现与主发射站的同步发射,以此解决覆盖面积出现重叠信号的干扰问题。这种组网方式占用频道资源少,实现本地区频道、发射设备、接收天线的统一,有利于安装、维修维护,扩展网络的覆盖面积。
(三)用户接收安装
在用户端中采用5单元八木天线在室外进行固定接收,使用75-5同轴电缆接入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按照发射频点进行搜索储存便可以收看到相应的电视节目。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覆盖范围广、建设时间短并且维护难度低,因此能够在地理位置复杂以及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得到高效应用。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将该项技术应用在其中,可以实现各项业务的灵活开展,同时保证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电视服务,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5]
(四)井研县地面数字电视建设
井研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是一个典型丘区农业县,面积840平方公里,北高南低,北部海拔500米,中部海拔400米,南部海拔380米。全县辖27个乡镇,285个行政村,2800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全县人口分布极不均匀。针对井研县实际情况,井研县建成了一个地面数字电视分前端,将省市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与井研县自办节目编码、复用、调制进行传输发射。目前使用3个频道共传输43套标清电视节目,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全县16个补点发射站与中心的主发射站组成单频网覆盖网络,对井研县全域进行有效覆盖。在村民家中使用5单元八木天线在室外进行固定接收,以及用机顶盒就能够收看到相应的数字电视节目。这既可以让农村用户看到中央、省、市的电视节目,又能看到井研县本地的节目,全面完成了井研县“十二五”期间的“村村通”工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研究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我国农村“村村通”建设质量。本文从在前端集成平台建设、基站组网建设、用户接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及井研县实际实施情况的显著效果,确定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进而达到促进我国农村综合建设水平良好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承平.浅谈电视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技术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201.
[2] 黄岳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技术及其优化调整[J].数字通信世界,2019(08):58-59.
[3] 田明亮.夏津县基于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技术方案[J].有线电视技术,2018(12):99-105.
[4] 郭嘉,李雷雷.全数字频率规划背景下云南省级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总体技术方案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45(10):90-95.
[5] 刘学理.河南省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总体技术规划方案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45(10):96-99.
作者简介:魏仲良(1968—),男,四川乐山人,大专,工程师,从事广播电视的规划、设计、安装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