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法深挖节日报道金矿

2020-09-10 10:23谌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策划创新

摘 要:在我们的日常新闻节目中,节日报道经常会占据很大的比重。除了传统的节日外,各类国际国内、行业性的节日也名目繁多。“节日报道年年有,要有突破难上难”,长期从事媒体工作的同行都会遇到这样的业务困境。特别是在媒体融合全面盛行的当下,如何才能让节日报道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点击和流量,使报道更有价值、更具内涵?笔者试图从这几年的媒体实践中,总结部分经验与各位同仁分享。

关键词:节日报道;创新;策划;新媒体手法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190-01

一、转变观念,创新理念,不走“寻常路”

近日披露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28日,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3%。不难看出,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主的传播媒介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深入转型的当下,如何更好地创新节目内容形式,是摆在传统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内容创新:用好本地资源,节日文化是富矿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传统大节日每年都是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除了常规的节日动态报道外,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提前策划而完成的节目构建。好的节目策划是对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智慧和创新精神的考验。地方电视台在对节目进行策划时,应当充分展现地域性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激发地方群众的归属感与共鸣感。[1]

2018年端午前夕,我们关于端午的策划也是一筹莫展。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文化中与端午有关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传扬。但是网络上各大新媒体客户端关于这样的推文也不少。怎样才能体现我们的与众不同呢?思来想去,还是要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不如请出重庆有关的专家来为大众一一推介。而且,还可以从专家的视角,挖掘一些与重庆有关的端午记忆,让受众通过我们的大屏、小屏,过一个有声有色、古风古韵的端午。于是便围绕端午民俗、歌曲、儿歌、诗词4个主题,形成了“跟着文化名人过端午”这个系列报道的创意。节目形态定位为以人物专访为主,加后期包装的小专题。

经过几轮联系,最后我们邀请到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教授来介绍端午民俗;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川外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毛俊来推介端午的歌曲;重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来给小朋友介绍端午儿歌;古韵文专家、重庆名师熊笃教授为观众品鉴端午诗词。这几方面的话题其实也都还有其他专家可以解读,解读的内容也可以更多、更细。由于时间和篇幅原因,我们没有做更多的拓展。

再说说世界博物馆日,笔者所在部门在2018年策划了“镇馆之宝”系列,重点介绍了重庆各地博物馆中的重量级文物。2019年又推出了《巴渝印迹》,介绍各地具有巴渝特色的代表性文物,在节日前夕推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文物的保护与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点击。实际上,各地博物馆里的瑰宝浩如繁星,能够分门类别地选取有特色的文物进行深入展现,也是有源源不断的题材的。

这几次的实践操作让笔者意识到其实很多节日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文化载体,相关的文化民俗专家、艺人。他们对于节日文化的解读、分析,也是一个很大的智库,值得我们地方媒体好好挖掘和推广。

(二)形式创新:“老酒”也需换“新瓶”

第一,包装形式变花样。2017年,人民日报在建军90周年前夕推出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推出10天浏览量就突破10亿。《军装照》火爆的背后,离不开腾讯公司天天P图和腾讯云软件的技术支持。该产品由人民日报客戶端策划出品并主导开发,腾讯公司天天P图软件提供了核心图像处理及支持。[2]

这样的创新,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团队策划、技术支撑,对于地方媒体来说,有些可遇不可求。但是只要灵活运用好新媒体表现形式,地方媒体一样也可以出精品。

目前,我们常见的新媒体表现形式有短视频、长图、H5、Vlog(视频博客)。传统媒介应该尽量吸取、借鉴新兴互联网传媒成功的经验,尽可能将这些经验移植到自己的运作模式中。[3]选择好不同的节目形式,对节目更好地传播推广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的世界地球日,为了更好地推广介绍重庆的珍稀动植物,我们制作了一个传播环保知识的H5作品《环保小秀才》,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闯关,巧妙地将重庆本土的珍稀动植物知识融入进去,吸引了不少受众的参与。同样,2019年的世界博物馆日,我们也设计了一款H5产品《我们是重庆的宝器》,将《巴渝印迹》节目里提到的巴渝特色代表性文物以活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与系列报道呼应。行文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收获了很多受众的点赞、转发。

第二,拍摄手法变花样。2019年的农民丰收节,我们推出了7集系列报道《晒秋实》,首次尝试以采访对象自拍的形式,用第一人称讲述农民自己丰收的喜悦。整个节目看下来,真实自然接地气,让人耳目一新。

在节日报道中,过去常用的海采、调查类手法,只要确定了好的思路、好的话题,一样可以出彩。像某年六一节,云阳台记者做的海采《最难忘的童年记忆》,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市民的海采,勾起了大家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只要话题设计精巧,通常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世界读书日当天,潼南台记者曾经拍摄过一个新闻调查《世界读书日:留守儿童的阅读世界》也让人印象深刻。这条新闻专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读书状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记者不仅走访了农家书屋,还调查了农村学校,这种客观真实的纪实手法、浓浓的人文关怀,更好地让受众聚焦留守儿童的问题。

二、只要故事讲精彩,年年都有大看头

有人可能会说,每年过节都是那些相似的活动,好像也没有什么可看性。但笔者想说的是,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好的新闻故事就在看似普通的新闻现场。

前几年的教师节前夕,黔江台记者拍摄了一条《黔江:村小师生爱心接力 扎根高山不离不弃》的新闻。新闻线索是记者从一次捐款仪式上获取的信息,记者没有简单地只是捐款,而是挖掘出了新闻背后的故事。黔江区白土乡三塘村村小有8名教师,其中有7名是曾经在村小上学的学生,他们毕业以后虽然走出了大山,但学成归来的他们最终选择了留在大山,并且再也没有离开。这条新闻的独特之处,是把一代代教师坚守的故事讲述得很动人,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一条梁平台拍摄的《陈光发老师:一个都不能少》。这条新闻也是典型故事,乡村小学教师为了山区教育坚守36年,虽然班上只有4个学生,但他不仅自己承担所有的教学科目,还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提供午餐。特别是陈光发老师背孩子过河的画面让人动容,再配以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作旁白,更增加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某年的世界献血日,合川台记者就拍摄了一条《从兆明:为了爱 我愿献血500次》的新闻,讲述了一个白血病患者的丈夫在妻子去世以后仍然坚持献血的故事,故事曲折感人,令人动容。

新闻故事其实就是我们最真实的人间生活,百态万千,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掘,讲好故事,就不愁节目没有新意。

三、“小节日”也有“大文章”

相比那些耳熟能详的大节日,小节日往往被大家忽略。或者说,小节日大家更习惯于只对当地举行的宣传咨询活动进行一些很常规的报道。实际上,小节日能够选好点,一样能够做出有价值、有新意的好文章。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奉节台记者针对市民对知识产权内容了解的程度做过一个调查,整条新闻思路清晰,内容全面,相关专家的解释也到位。6月9日国际档案日,铜梁台的新闻选点就很不错。记者着重围绕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民如何建立家庭档案”这一主题展开了采访,话题贴近老百姓,信息量很丰富。

有的时候对于节日主题也需要灵活处理,切忌机械套用。某年的6月6日全国爱眼日,当年的主题是“告别沙眼病 关注眼健康”。很多台的记者都在关注如何防治“沙眼”的时候,江北、江津、云陽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长期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宣传,沙眼的发病率其实已经大为下降,而眼睛干涩却成为我国人群中最为多发的眼科疾病。于是记者灵活调整主题,选择了与“干眼症”密切相关的话题做了相关采访,这几条稿件就在众多爱眼日的来稿中脱颖而出,形成了服务性很强的综合稿件《别让屏幕伤了你的眼 “干眼症”为“低头族”高发病》。

四、结语

对于节日报道,只要大家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抓住“新、奇、特”这一主线,合理运用强大的新媒体技术和表现手法,辅以“细腻、感人、悬念”等讲故事技巧,每个节日里我们都能够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孙嘉敏.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25):95.

[2] 岳小乔.《人民日报》新媒体打造“爆款”的五点启示[J].中国广播,2019(05):12-15.

[3] 马良.传统媒介如何在新媒体崛起下生存与发展[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04):69-71.

作者简介:谌华(1976—),女,四川隆昌人,本科,中级职称,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策划创新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
阿吉奔三了
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