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出镜报道的语言功力

2020-09-10 07:22冯茵戴月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现场

冯茵 戴月

摘 要: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场出镜报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大众传媒。现场出镜报道要求出镜记者直接面对摄像机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采访和评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现场出镜报道形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媒介传播方式,作为现场出镜报道的最重要载体,出镜记者语言功力的高低在报道中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直接影响现场出镜报道的成败与传播质量。本文首先介绍现场出镜报道对语言功力的要求,即表述的口语化、吐字清晰准确、具有现场感、适度控制发音与用声;其次分析现场出镜报道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分别是语音不规范、用声不科学、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使用不当、缺乏交流、个性不够鲜明;最后就如何提升现场出镜报道语言功力提出建议,出镜记者要加强发音准确流畅的基本功训练,增强镜头感,综合运用体态语言,以独特的感受展现鲜明的个性特色。[1]

关键词:现场;出镜报道;语言功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155-02

一、引言

现场出镜报道要求出镜记者或者主持人“手持话筒面对镜头,以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通过有声语言完成新闻报道,所以在表述新闻事实时要做到清楚、清晰、自然,叙事顺序要符合观众的听觉习惯,是出镜记者利用有声语言进行新闻叙事的基本要求”。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记者要直接面对摄像机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采访和评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现场出镜报道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报道手段,并对报道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要求现场出镜报道者既要有采访报道能力,还要有播音主持所具备的过硬的语言功力。

二、现场出镜报道语言功力要求

现场出镜报道主要是对某件事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使观众了解事实真相,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出镜记者运用良好的语言将观众带到现场,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事件的细节。这就要求镜头前的记者要因势利导,把握好报道的角度,在即兴采访报道中展现语言的艺术性。

(一)表述口语化

“口语就是人们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借助各种辅助手段的口头语言。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其运动过程是动态的,它具备与书面语不同的特质。”现场出镜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出镜报道记者或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出于对观众水平差异的考虑,出镜记者要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使观众都能够听懂。此外,现场出镜报道一般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往往是即兴的表达,因此记者在镜头面前手持话筒与观众交流,必须采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尽量使用一些普通、常用的字词,以日常谈话的语气增加交流感,方便观众理解。

(二)吐字清晰准确,具有现场感

现场出镜报道最重要的就是使观众听清楚所报道的事件,因此要求出镜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时要注意吐字准确、清晰,从而保证观众能够真切地听到报道的内容。此外,现场出镜报道还要注意增强报道的现实感,记者和主持人作为现场目击人,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的图景和声音,用语言将事件的经过、现场气氛及自己的感受等传达给观众,将观众带到新闻事件现场,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

三、现场出镜报道存在的语言问题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现场出镜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报道的常态。现场出镜记者在报道中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是贯穿整个事件的关键点。但是在现场报道中,很多出镜报道记者在发音、用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一)语音不规范,用声不科学

对一名主持人或者出镜记者来说,掌握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国早在2000年便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电视是传播普通话的重要载体,如果现场出镜报道中记者的普通话不标准,就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还会造成观众对报道的误解。[3]目前,我国现场出镜报道记者存在的普通话不标准现象十分严重。首先,在语音方面,很多出镜记者口齿不清,存在尖音严重、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以及儿化音和轻声不标准等现象,有的甚至在报道时出现地方口音;第二,很多现场出镜报道记者将一个读音读成另外一个音,尤其遇到多音字的情况,很多记者都会混淆。

(二)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使用不当

很多现场出镜报道记者在语言的表达上比较随意,不求甚解,滥用方言和网络词汇,如将“自行车”说成“脚踏车”,将“提包”说成“包包”,还有一些记者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在报道中使用网络词汇,如“伤不起”“杯具”等网络词汇的运用会削弱新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的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还存在表达不流畅的现象,存在语句重复、逻辑不清、语调生硬等问题。还有的现场出镜记者的手势、体态、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使用不当,或者面部表情僵硬,或者来回晃动,或者频繁使用手势。

四、如何提升现场出镜报道语言功力

语言是现场报道的最大信息载体,因此现场出镜记者应具备良好的现场语言表达能力,并借助语言传达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如何提升现场出镜报道语言功力,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发音准确流畅基本功训练

首先,应训练语音及发声的技巧。现场出镜记者在发声和语音方面的训练主要是为现场报道服务。因为现场出镜报道场所大多是在户外,所以在进行语音及发声训练时,应加强正确用声和较好的声音弹性,保证腹肌的力量持续稳健,从而发出比较高、比较强的声音,以超过现场嘈杂的声音,并且使气息有支撑。其次,在语言表达方面,现场出镜记者应注意对语言流畅性和逻辑性的训练,保证在出镜时语言表达准确、清晰,加强普通话语音规范训练,在报道时增加导语的信息含量,不出现过多的停顿,也不插入过多的语气词,更不能脱离事件本身而谈其他事情。最后,对重音的处理也是出镜报道记者应掌握的语音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提高音高、拉长音长、加强音强等方式实现,使得想要强调的中音更加悦耳和突出。

(二)增强镜头感,综合运用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出镜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传达有效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渠道。首先在出镜记者的身姿方面,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频繁地摇晃。其次,出镜记者在面对镜头时,不能将目光聚焦成一个点、一直盯着镜头,同时眼神转变也不能过快,更不能扫视、目光闪烁不定,否则会使观众觉得主持人的精力不够集中、心不在焉。[4]最后,出镜记者要合理利用体态语言完成信息的传达,在表达高兴、疑问或者无奈的情绪时,要掌握好程度,自然、合理地运用手势、身体前倾等体态语言,掌控好表情、声调、语气以及眼神等,使观众通过这些语言暗示能够解读现场出镜报道记者的状态,从而形成一定的期待。同时,出镜记者也应注意不能将自己的眨眼、舔嘴唇、驼背等小动作或者小习惯带到现场出镜报道中。

五、结语

现场出镜报道形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媒介传播方式。语言是现场出镜报道的最重要载体,在现场出镜报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的当下,语言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现场出镜报道的成败与传播质量,因此出镜记者必须重视提高自身的现场出镜报道语言功力。提高现场出镜报道语言功力,不但需要语言天赋,还要求出镜记者勤奋锻炼,不断总结经驗,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技巧,并将其熟练、准确地运用到现场出镜报道中。

参考文献:

[1] 杨国辉.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工作探讨[J].电视指南,2018(13):232.

[2] 韦芝枫.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J].视听,2018(05):137-138.

[3] 王冠楠.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出镜报道[J].传播力研究,2018,2(11):231.

[4] 陈涵宇.出镜记者报道灾难事件的语言技巧——以中央电视台记者蒋林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07):13+15.

作者简介:冯茵(1983—)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士,记者,研究方向:传播,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戴月(1980—),女,云南昆明人,研究生,法学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新闻评论。

猜你喜欢
现场
浅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提高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探析
刍议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工业现场控制装置的防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