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07:22:44常宗振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体育教学

常宗振

摘要:通过对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树立创新意识的迫切性;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创新人才,发展其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到重要位置。结果表明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传统体育课的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可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

将2018级八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组4个班,共124人(其中男60人女64人)其余4个班为对照组,共125人(其中男58人女67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2.研究指标与方法

2.1.研究指标

2.1.1.创新思维指标.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2.1.2.身体素质指标.包括5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m跑(女)、1000米跑(男)。

2.1.3.体育课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践成绩(带准备操、课间操、游戏编排与创新、临时裁判、课堂比赛)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2.3.研究时间

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历经三个学期。

3.实验设计与实验内容

3.1.实验设计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组根据创造性教育原理及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基础,力图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采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3.2.实验内容

3.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组教学中注重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标准而优美的示范动作,激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兴趣,使其不叫而至、不推而动,从而为其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3.2.2.观察是思维的向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准确观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条件。在球类教学中,我们将实验组学生2-3人分成一组进行练习,在联系过程中要求学生互相观察、互相纠正错误动作、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

3.2.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想象潜能,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触角”,想象可以使思维的触角伸向信息库的各个角落,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3.2.4.注意左侧肢体练习,开发右脑潜力。因此,对实验组的教学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教学的优势,注重开发右脑的潜能。

3.2.5.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思维,也称分散思维、秋异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训练人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并认为流畅性(F1)、(F2)和独创性(O)构成了发散思维的三个维量。这三个维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科学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从思维角度来看,创造性活动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我们通过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其创造力。

3.2.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

3.2.6.1让学生独自创编徒手操。把编徒手操的原则、方法讲给学生,要求实验组学生自己去创编动作,在每次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一名学生带准备操。

3.2.6.2尝试让学生自编游戏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又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要动脑筋创编出具有新意、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启发帮助。

4.结果与分析

实验的统计结果见表1、表2。表中的注释符号含义分别是:①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差异比较::“*”代表P<0.01。②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差异比较:“△”代表P<0.05,“△△”代表P<0.01.

4.1.创造性思维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创造性方面,男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男女创造性思维实验组实验后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

男、女耐力成绩分别为1500m跑和800m跑成绩。

4.2.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后男、女生实验组各项身体素质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立定跳远、1500m跑(男)、800m跑(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表明实验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3)体育课成绩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体育理论知识成绩和运动技术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基础意义,注重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所以掌握知识、技能更快更牢,实践水平也随之提高。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下能在每个人身上得到发展。

5.1.2.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创设适宜的条件,营造一种非评价的安全气氛,采用发散式的提问方式,给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机会。

5.2.建议

5.2.1.学校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创造性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

5.2.2.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地组织知识和经验的活动。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与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才能形成对特定问题的研究能力,也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活动。所以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双基”教学。

参考文献:

[1]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11.

[2]刘爱倫.思维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体育教学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46:51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58:15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4:12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6:54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3:54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3:5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8:01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