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0-09-10 12:18王迪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王迪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寻求自己的特色化和长期化发展战略。前总书记江泽民曾强调“创新是名族进步的灵魂”,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也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需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教[1]。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本文就笔者关于一次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讨论课浅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以及思考。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思考

1引言

中国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困境,如何突破以往的教育模式,用创新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理念,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高校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在万众创新的东风下,高等教育又将何去何从?笔者在此就一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失败的例子浅谈对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1.1 选题背景

在一次课上,笔者给出情景,让学生对一个案例进行讨论。课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最后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呈现出了很多问题。

关于此次课程案例讨论,笔者是抱着进行创新实践教育,让学生开拓思路,自由发言的想法去的,但实践效果却大大失望。笔者经过课后反思和总结体会到,教育创新其实并不神秘,也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关键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创新观念,认识到教育创新的根本、源泉,不止在教师,还在于学生。学生是教育创新的原动力。学生是实施教育创新的活水源头。

1.2 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而创新作为理论概念,首先出现在经济研究中。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一般而言,创新是指以新理念、新思维为导向,为满足社会需求或实现理想,创造新的产品、技术、功能、方法、服务、组织等等。总所周知,中国目前的教育讲究素质教育,即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能够长期使用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育。而传统的素质教育其实更多的偏向于应试教育,如此培养的学生很难进行思维迁移,很难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而笔者认为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的教育创新的重点不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点小发明、小制作,或在学科中仅仅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还应从学生本身角度、老师思想观念转变及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等方面着手。

1.3 创新教育的目的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年校庆报告中着重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2]可见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国家实现科教兴国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创新,可以缓和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应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当然教育创新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实现综合国力的提高意义也非常重大。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

(1)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不够

对于教育创新,许多学校都有各自的思路和方法,但对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条件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多时候只是走了一个过场。

其次,大多数老师创新意识不够,学校对老师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引导者,如果教师创新意识淡薄或者创新观念不正确,那将直接影响创新教育的实施。

(2)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不够

许多学校对于教育创新的实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但其结果却不尽人意,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就失去了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4]。这也与我们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有关,学生思维受到局限,难以开阔,即使感兴趣,但在创新活动中缺乏问题意识,难以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专业思维,结果不了了之,从而逐渐失去了创新的兴趣和动力[5]。创新教育本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重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观念错误,理解不到位。

3 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浅谈

(1)由“重理论”向“重实践”转变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笔者发现学生大多比较喜欢实践活动,并且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绽放光彩,而理论知识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的反而比老师“满堂灌”的效果更好。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思想上,我们要实现由“重理论”向“重实践”的转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带着问题阅读的阅读比赛活动;强化实践的动手活动;灵活多样的练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走出课堂的观察、调查活动或者体验当老师等活动。

(2)教学中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变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要认清这个角色定位,笔者认为老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当然学生自学应该带着问题去学,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3)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然涉及到很多相关的活动,那么在活动中我们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保障活动的高质量。这要求学校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与教师共同制定创新的激励机制,发挥班集体的作用[6]。形成鼓励创新、鼓励提问、鼓励发明的良好校风,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7]。

(4)合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在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时代,通过新技术改变学校教育和学习方式,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需要认识,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和教师帮助主动获取知识[8]。我们固然需要互联网、智能手机和ipad;更需要汲取自主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非行政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服务至上、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互联网思维,使它们融入现行学校和教学,从而产生革命性的反应。

总之,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并加以总结,但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路子的创新教育的途径,必将会有力的推动学校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璞.浅谈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工作开展[J]. 2012年1期:P95—P96

[2]刘锦泉 袁海军. 江泽民教育创新思想简论[J]. 2002年6期: P3—P8

[3]郭翠兰.中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M].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8.2.2006

[4-5]李助南,李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2009年8期, ISSN:1001-9960

[6-7]张奇. 谈教育改革中的创新[J]. 2012年3期:P176—P176

[8]赵东梅.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 2013年6期: P48—P48.ISSN:1673-0208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