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丽明
作业不仅是教师巩固所学,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因此课后作业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方法。从中可以看出,作业的形式应该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内同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让学生乐于做,做得好。但是长久以来,由于为了应对考试题目,许多课后作业机械操作,反复背诵抄写,使得学生完成作业时倍感煎熬,家长和老师都苦不堪言。为了调查并解决这一难题,我做了一些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现状
现在一提到作业,有些学习成绩好,学习效率高的同学不觉得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但是这些孩子入凤毛麟角,还是少数的,多数的孩子都是感到很痛苦的。现在肖学文语文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枯燥。
目前许多课后作业存在内容单一,每天都是背诵,默写,预习,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学生完全没有兴趣,让他们谈作业色变,因此得了拖延症,有些甚至拖到晚上10点还没完成,家长成了广播喇叭,每天重复着逼着写作业,孩子烦,家长痛苦。
2.机械重复作业多,缺乏思维参与传统的作业为了能够让学生巩固知识,因此有一些机械背诵、默写的作业,学生每天都在少背一个字,重背,写错一个字重默中度过夜晚的时光,因此孩子们对于语文作业厌恶痛恨,结果在家里默完,背完,到学校还是错的,因此又会自己找时间下课接着背诵昨天晚上已经重复了多少次的东西,甚至越背越差,气得流出眼泪,一天的时间并没有被高效利用,孩子学得苦,老师检查更苦,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没有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剩下的只是苦不堪言。
3.作业内容缺乏社会实践性、动手操作性
目前的语文课后作业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记住今天学的字词,段,于是作业每天都是默写、预习、背诵,因此没有实现语文学习要基于生活,用于实践,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对较少,而且动手操作、探究能力得不到可持续发展。4.语文作业缺乏自主选择。
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学得好,渴望学习更多知识,有能力发展更大的潜能,有些则能力较差,学习效率低,而目前多数的语文作业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完全一刀切,好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发展,差的学生又有些吃力,因此在语文课后作业布置中缺乏自主选择。
二、语文课后有效作业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功,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些老师认为课后有效作业即上完课后去练习,实际上这种“讲”与“练”的脱节,会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的实效。
现在语文课后作业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改进这一问题,就涉及到作业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后作业可以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好的课前预习,学生科通过预习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对于写作背景、词语生字的理解都有了预先的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和学生会有更多的互动,学生也会更能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更有利于课堂智慧的生成。
有效的课后作业有利于课后拓展。例如学习了一篇名著后,教师可让学生阅读关于这篇名著的其他内容,然后找时间与大家一起交流,那么这样就可以把课文作为开启名著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阅读名著的大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课后作业可以突出语文实践作用。例如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将故事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这项作业是要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再现生活中的情境,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
三、小学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多布置一些选择性作业
目前学生完成作业完全是被动的,消极的,在应付中勉强完成,所以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分层布置作业,考虑学生的智力、兴趣、技能存在差异,多给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完成1-2条,这样便避免了有的孩子吃不饱,有的吃不了。
教师在策略上可采取:
(1)让学生做基础性作业,再做发展性作业。
(2)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从较低层次的作业选择,然后适当得增加一些难的作业。
(3)让学生在所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做的,而且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学习发展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学完了寓言后,让学生自选寓言、童话故事阅读和欣赏,数量自定、内容自选,然后举行读书汇报会,定期评比等。
(二)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多布置拓展性作业
(1)课前自主查阅资料
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相关书籍和典故等,并整理摘抄,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
(2)多做小练笔
语文教学离不开写作,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练笔,加强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续写,扩写,或者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想象对话等,既让学生复习所学,又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
(3)课后拓展作业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要让学生去了解和文章相关的内容和知识,例如学习了《詹天佑》,让学生去了解詹天佑的其他事迹,或者学完了一篇童话,可让学生去閱读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可进行一次交流会。2.作业和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4)课后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建议孩子假期出游,了解各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并撰写游记和日记,假期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假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
(5)演说类作业。
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三)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合作完成的作业。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雏鹰小队活动来写日志,或者共同出游来完成游记,或者学习《赵州桥》后,考查当地桥梁与赵州桥的异同;查找现代大桥的设计者,设计意图,然后写一篇简介,也可让学生一起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一棵树,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况;查找资料写成观察日志,这样既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业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和创新性。总之,教师用心设计科学性有效性的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知识,增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