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 导图为引

2020-09-10 06:13游远香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用措施思维导图

摘要:在小学阶段,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中对学生的阅读也做出了一些要求,小学毕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需要达到100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一是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二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如何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率提高,一直以来也都是各班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内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将其应用在“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当中,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这便是本文所探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思维导图;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运用措施

引言:其实思维导图在阅读中早有应用,不过在早期,人们一直将思维导图作为自己做阅读笔记的工具,忽略了其所具有的激发大脑潜能的作用。随着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发现了思维导图的在阅读中所能发挥的更大的作用,于是思维导图在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不同。学校所开展的“共读一本书活动”其实就是学生所进行的整本书阅读,要想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率并不容易,不少学生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就忘记了书中的人物,只记得一个大致的故事剧情,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是低效的,也是浪费时间的。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思维工具,能够形象、具体的将书本中的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来说,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也方便他们在读后更好地反思。下面本文将以我校这学期所开展的“共读一本书”活动为例,从绘图、梳理、点名中心以及发散性思考这几个方面来看一看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理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整本书阅读中,不同的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在不同的环节当中。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教师不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图去梳理书本中所出现的人物的特点,将书中的人物特点研究透彻,不少学生能够找到书中人物的趣味点,阅读兴趣自然也就得以激发。

例如在本学期所开展的“共读一本书”活动中,在我和学生共同阅读书籍《战马》时,我便和学生一同在课堂上绘制思维导图将人物特点梳理出来(如图一)。《战马》这一本书中的主要人物有老马佐依、乔伊、托普桑、艾伯特。通过我和学生的共同梳理,班上的学生发现乔伊是一头非常勇敢、坚强以及珍惜友情的小马,面对珍惜友情的乔伊,不少学生都纷纷思考,一头上战场的马是如何珍惜友情的,他的朋友有哪些,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所有一切的未知都让学生兴趣满满,纷纷拿起书来仔细开始阅读。

图一:《战马》人物特点图

二、思维导图理文脉,帮助学生梳理文本

课外书籍与我们课本中的文章不一样,书籍中的内容较多,且学生的阅读时间跨度也比较大,师生共读一本书下来,或许需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时间一长,学生自然也就容易忘记自己之前阅读的内容,这对于学生梳理文本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文本,我在与班上学生共读书籍时,便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绘制书籍的文脉图。

例如在书籍《小王子》的共读中,我便利用了思维导图让学生梳理文脉,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王子》这本书所讲的主要内容。当然,思维导图形式的选择时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将这本书最具有代表性、最能突显出文本的脉络突显出来,并且又能将整本书的文脉展示出来,我让学生一同为这本书籍制作了情节梯,利用情节梯将每天的阅读内容绘制下来。比如当我们在阅读到小王子遇见狐狸的这一个片段时,学生便绘制了以下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图二:《小王子》情节梯

三、思维导图扣中心,加深学生阅读深度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强,在书籍的阅读中,学生自己很少能够自主的达到深度阅读,即便是在与教师共读的情况下,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进入深度阅读,真正理解掌握书籍中的内容。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深度,我在共读活动中便利用了思維导图来帮助学生紧扣书籍中心内容。

例如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的共读活动中,我便利用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紧扣书籍中心。《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著名英国作家罗琳所写的一本儿童著作,也被翻拍成了电影。单纯的阅读书籍自然无法更加明显有效的将故事的中心内容突显出来,因此我在带领学生一同阅读完这本书籍之后,又让学生去观看了电影,在观看完电影之后,我让学生将电影与书籍进行比较与整理,让他们找一找电影与书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且将自己所发现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制作成思维导图。学生在整理和对比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度阅读的过程,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的设定都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感知,作品的中心自然也能够被学生找到。

四、思维导图散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阅读发散性思维是每一位教师在开展共读活动中都应该做到的,有所读必有所得。我们所开展的阅读并不紧紧是对书本所描述内容的一个掌握。一本书看下来,学生必然会有所疑惑,也会有所表达。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同样借助了思维导图。

例如在《父亲变成星星的日子》一书的共读中,我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将其绘制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一边是自己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是他们所不理解的内容或者是情节的描述。另一边便是他们通过后续阅读对这些问题所开展的思考与解答。比如我班有学生在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写来了以下几个问题:(1)书的封面是一个小男孩在草丛中仰望星空,为什么书名确叫做《父亲变成星星的日子》呢?(2)为什么“我”会给雏菊姐姐画的话取名叫“岁月的痕迹”;(3)为什么“我”会认为小豹是与众不同的呢?(4)龙川说:“不管爸爸变成什么样子,我也认得出。”他心里在想这个的时候,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结束语

高子阳老师说过:读书就是欠债,写作就是还债。有效的阅读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债。思维导图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再现,让学生更好地理清书本中的人物关系、文脉,更好地了解、理解内容。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整理自己的阅读书本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思维发散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白庆坤.小学一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8).

[2]江淑芬.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9(1).

作者简介:游远香,女,1982年11月,汉族,广东深圳人,深圳市水田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运用措施思维导图
试分析高职教育管理中耗散结构理论的运用
分层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试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
乡土资源给力生动思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