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自芳
摘要:初中物理的实践性特点是非常强的,而且我们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现象是非常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充分的结合生活元素来讲解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以便于同学们更加的形象的去进行理解和记忆,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推动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兴趣爱好
当前我国的许多学生都存在着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作为物理教师需要抓住学科的特性,联系实际生活,制定具有较强生活化元素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们去生动形象的理解物理知识,例如通过生活化的物体将抽象的力学知识形象具体的表达出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生活化元素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提高未来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兴趣和爱好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们在授课教学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将学生在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结合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去,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问题,探索物理现象的相关原理。这样有益于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完全的拉回到课堂中,使其大脑跟随教师的节奏快速的运转,不断的思考,提出问题并且解答问题,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例如我在讲解“机械能、内能以及转化”的相关知识时,通过询问发现许多的男同学都比较喜欢汽车,在平时的休闲时间会关注一些汽车的知识。所以我抓住同学们的这一兴趣爱好,就汽车发动和运行时的能量转化问题对本章节的知识进行了讲解,我先利用一小部分的时间让同学们讲讲自己了解到的汽车的知识,以调动他们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兴趣,然后在系统的阐述了能量转化的理论知识之后,让同学们去思考汽车在发动时主要存在什么样的能,当汽车开始快速运行时存在的什么样的能量转化,如果汽车是一辆纯电动的汽车,能的转化又会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结合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汽车,我们就可以传授给同学们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以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先关知识,帮助同学们快速的理解。
二、组织学生进行和生活相联系的实验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学生去进行一些密切联系生活的物理实验,以帮助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物理实践操作进一步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同学们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生活设计的物理实验要在同学们的认知能力和所掌握知识的范围之内。
比如在学习“简单电路”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灯炮作为实验的对象,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两个简单的直流和交流电路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在直流电路中,将开关和灯泡安置在同一条线路中,可以发现开关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灯泡的状态;在交流电路中,将开关和灯炮安装在不同的两条支路中,可以发现无论开关是什么样的状态,灯泡都是常亮的,通过这两个生活化的实验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不同特点,使同学们在家里也可以就電路的问题和家长展开讨论,提高课堂学习和课下学习的效率。
三、组织同学们去结合物理知识和生活现象进行讨论
在传统模式下,教师会利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去进行教学,只能留下很少的时间甚至是没有时间去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新型的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的模式之下,我们就需要合理的安排课堂的组织结构,在保证自己能够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留给学生的充足的时间去互相进行讨论分析,让他们去寻找和发现本节课所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比如我们在传授“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内容时,可以在讲解完书本上关于家庭电路的种类、隐患、安全用电的要求以及当发生用电安全问题时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的内容之后,组织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的去进行自由的探讨,说出自己家都有哪些家庭电路,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以后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进行改进等等,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进行补充,对在探讨中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说明,比如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比较容易忽视对三项插头中接地线的重要性和功能以及在自家家庭用电中的应用的探讨。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位同学的状况,对其进行总结说明,适当的进行表扬和批评,以确保学生真的可以从课堂讨论环节中学到知识。
总之,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顺应了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利于解决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充分的发挥自主性,自觉的去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其在生活中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海生.分析生活化元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47.
[2]李鹏飞.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