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红
王夫之在他的著作《姜斋诗话》中提到:“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段话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中心,就像是缺少主帅的乌合之众。因而,写作时,一定要突出中心。
中心是贯穿全文的核心,在文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想要阐明的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时突出中心呢?
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中心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依据作文的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例如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写人,写那个“再塑生命的人”,是赞扬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为了突出这个中心,作者通过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单词,认识事物,从而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让“我”有了求知的欲望等内容来赞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从而突出中心。如果遇到话题作文题,我们可以先明确写作目的,确定文章中心,再进行写作。比如以“第一次”为话题写作,首先自己要明确写什么内容,事情结果如何,你想通过这个“第一次”表达什么主题,是成功了,是失败了?这个“第一次”让你有了怎样的感触,得到了什么启发?目标确定,中心明确了,再下笔成文。
2.依据中心选定写作素材,明确详略安排
中心确定下来以后,要想写成优秀的文章,就要看你在突出中心方面下了哪些功夫,比如,选取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哪个详细写,哪个简略写?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是什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突出中心吗?通过精挑细选素材,做好详略安排,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中心。例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成为困难了。为了突出这个中心,文章中写“我”自己走下悬崖的过程,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这些是详写,其它内容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当然是为了体现“我”战胜困难的不易以及从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3.设定贯穿全文的线索,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为了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还可以在写作时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文中的“我”作为一个见证人,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对植树的牧羊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条线索的铺设,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把人物的活动放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彰显了人物的品质,体现了其生命的价值。这样,既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又有力地凸显了中心。
再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题目本身就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文章中人物的所见所闻所说所感都是由散步而起。作者通过把散步中几个相关的细节连缀起来,从而揭示文章的中心。开篇写初春散步,后来因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发生分歧,然后解决分歧,“我 ”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继续散步。最后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于散步之中生发出深奥的人生哲理。
写作时,无论是以人物、事件、物品、地点、时间还是以感情为线索,只要抓住线索,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材料,既能使文章中心突出,又能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4.围绕突出文章中心,采用多种写作手法
写作时,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可以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照应,欲扬先抑……郑振铎的《猫》一文中,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作者在寫第三只猫时,将其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等方面和前两只猫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又巧设伏笔,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的死亡和丢失在前文都有暗示。而且文章首尾呼应,开篇“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结尾写到了第三只猫的亡失,其结局令人感慨。而最后一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引人深思。
总之,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作者通过文字传达出的基本观点和情感态度,我们要明确突出中心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善于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从“库存”中精挑细选,确定主次,明确详略,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运用多种手法,写出中心明确,结构合理,选材新颖的佳作。
(同步范文见第17页《餐桌前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