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脚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因素出现在了实际的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对我国金融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由此,在这一金融创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本文拟通过对现阶段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从而宏观的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方式,以期为未来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稳定性;金融体制;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环境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时代的发展不仅为金融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1]。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化经济危机影响范围的不断增加,如何在金融创新背景下,最大程度上优化中国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就成为了现阶段帮助我国金融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由此,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金融创新的概述以及现阶段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现状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一)金融创新的概述
金融创新,即financial innovation,是一种能够针对现有的金融体制和现有金融工具进行革新的金融模式之一[2],就金融创新环节来说,其创新的基础是确保现有金融体系和工具的收益前提下,通过金融创新的模式能够更大程度上推动后续金融活动利得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创新理念的提出不仅为传统的金融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根本上为后续金融稳定性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由此,金融创新已然成为了未来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金融创新背景下,探究优化国家金融稳定的路径也成为了现阶段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
(二)现阶段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以及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1、现阶段发展国家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自2008年全国范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国家都通过开展金融货币政策等方式针对金融危机问题进行了应对,但是纵观实际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情况来说,很多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并不十分理想,不仅对原有的世界经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后续的金融活动开展提出了要求[4]。纵观现阶段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现状来说,本文认为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金融货币政策来说,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便开展了“先松后紧”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希望能够通过政府对企业证券的购买来优化实际金融发展过程中企业资金流动性的问题;对于英国也是如此,在爆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后,英国针对性地开展的金融“量化、宽松”的政策,不仅授权国家购买了进750亿英镑的债券,同时也为后续的货币市场正常化发展打下基础[5];
其次,就金融的审慎机构来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专门成立的能够在金融体系中针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从而积极地提升了政府对于投资者们的保护,并通过这种模式的应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有关金融企业的全方位监管,进而针对金融系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稳定性问题予以针对性的缓解[6];而就英国的金融审慎机构来说,其首次的出现是在2012年,依托于同年英国政府颁布的《金融服务法》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而得以落实,就这一模式的应用,转变了原有英国金融体系中有关金融三方监管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对企业负债方面的监管,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英国金融体系的弹性,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就金融的改革和相关监管措施的完善来说,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连续数年进行了有关金融体系监管的改革,不仅在根本上实现对于常见金融工具的全范围覆盖式监管,同时也将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一一的分析[7],优化实际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水平并且逐步的成立了针对金融消费者的消费者服务机构,实现对金融体系消费者保护的深入;就英国来说,随着2012年英国财政部分针对其本国金融行业的完善来说,通过三个方面针对其互动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从而为后续的金融稳定性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2、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根据上述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金融稳定性发展现状来看,本文认为,就我国的金融稳定性来说仍旧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由此,在实际的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应着眼于国外金融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结合实际中国金融的发现现状,从而实现对后续中国金融稳定性发展的优化[8]。本文认为,上述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对于中国金融發展的启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着眼于构建完善的审慎金融监管框架。就审慎金融监管框架来说,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经历了血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监管模式之一,这种模式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汲取以往发达国家金融发展过程所走过的经验,同时还能够优化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实现提升金融稳定性的目标[9]。
其次,完善金融有关的法律、监管模式,就金融发展来说,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体系相对较多,所以在实际的金融稳定性提升过程中,就必须要通过法律的方式,来提升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弥补在原有金融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层面的空白,同时限制可能存在风险的因素,从而实现预期的金融发展稳定性目标。
最后,应落实全面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来说,其保护模式的开展不仅仅着眼于消费者这一金融过程中的“弱势群体”,更代表着整体金融发展稳定性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实际的金融发展最大程度上限制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为后续的金融行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金融创新背景下影响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创新脚步的推进,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影响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因素也逐渐地凸显出来,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本文认为在实际的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能够对现阶段金融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的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已经经历了数年的时间,不仅经历了9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洗礼,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而随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我国的金融企业也管理也愈发的完善起来,但是,其中仍旧存在很多一部分金融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会在根本上为后续的金融稳定性埋下隐患[10]。比如,就现阶段来说,比较常见的金融企业问题大都来源于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不仅没有充分的针对企业内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也造成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为人知的“灰色地带”,降低了员工们参与到日常金融活动中的积极性,也限制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時,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其企业中很多员工的专业水平较低,不仅不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同时也在根本上存在比较明显的行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实际金融产业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造成我国金融企业出现上述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因为我国现阶段有关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的不完善,不仅对于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的监管程度不够,同时存在无效监管力度过强的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际的金融稳定性。比如,就这一环节,其中存在的问题大都集中表现在有关我国金融监管法律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金融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金融诈骗案例的一次又一次出现,不仅对我国金融投资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投资者们对于我国金融稳定性的信心,继而为后续的发展埋下隐患。
(二)中国金融制度的不健全
对于现阶段中国金融制度来说,本文其对于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大都集中在创新能力不足的层面:
首先,就这一阶段来说,便是存在于融资过程中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的金融制度中国家政府大都会选择通过企业这一渠道来进行融资[11],在这一融资背景下,虽然能够实现企业资本的增长,但是由于就这种模式下的企业需要受到直接的政府管控,继而限制了企业对于日常经济事项的自主决定权,影响了企业的实际收益,同时限制了企业对于政府融资偿债能力的不足,继而造成后续我国金融的稳定性不足问题;
其次,在以往我国的金融体系来说,大部分都会选择通过信用评价的方式来提升确定企业的金融偿债能力,但是由于在实际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方式不够完善,就必然会降低企业对于银行的信用程度,提升了金融企业的不稳定性,降低实际金融企业融资开展的难度,提升实际企业资金周转的难度,为后续资金链条的运行埋下安全隐患[12]。
第三,对于我国金融的发展来说,虽然已经经历了数年的金融发展时间,但是我国在实际金融制度层面和有关金融市场的管理环节仍旧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这种明显的制度不健全增加了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投机者的存在,从而对金融稳定性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三)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组成架构存在不足
就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来说,虽然已经尝试性的推广了数年的时间,但是,有关金融市场的组成我国仍旧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针对世界范围内金融体系构建比较完善的欧美、日韩等国家来说,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组成架构方面仍旧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不仅无法实现中国金融在世界经济市场层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创新能力也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进而造成实际的金融发展过程中,组成架构无法适配经济发展的尴尬局面。例如,就目前来说,我国的金融市场这几年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井喷状态,不仅现阶段市场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比较猛烈,同时金融企业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多,这种情况的存在,就必然会造成现阶段的金融市场呈现比较混乱的状态,不仅无法为投资者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更会造成整体市场的恶性竞争,限制金融稳定性的同时为后续金融市场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提升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的举措
根据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在现阶段金融创新背景下,如果想要实现提升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目标,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予以提升:
(一)提升现阶段我国金融产业的核心创造能力
在现阶段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如果想要在根本上实现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提升,就需要着眼于产业中核心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提升其自身的核心创造力同时实现后续我国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认为,如果想要彻头彻尾的实现金融创新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性提升,就需要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开展相应的举措,同时在根本上实现有关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提升。
例如,就这一环节,一方面,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着眼于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的发展特色,针对性地开展扶持活动,帮助金融产业实现彻底的创新,同时为后续提升中国金融稳定性打下夯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本文认为,在实际金融稳定性的发展环节,相关金融企业必须坚定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道路,确保在企业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点滴中去,确保中国金融的发展能够充满着创新的活动,同时为后续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优化国家对于金融体系的宏观调控能力
对于金融产业来说,如果想要提升中国金融稳定性,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入手,针对性的提升对于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宏观调控功能,最大程度上帮助金融企业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同时推动未来金融体系的革新,实现稳定性的提升。例如,就这一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地推进,金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剧,由此,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在根本上降低金融企业在实际市场经营环境中所面临的风险、危机,提升中国金融的稳定性,就需要国家从宏观角度,针对金融稳定性有关的因素进行调控,进而实现预期的稳定性发展目标。比如,就这一环节,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原有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的方式,提升人民币在市场经济中流动的自由度,并通过减缓对外国资金流动的管制,同时实现中国金融的世界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原有经金融市场监管模式进行完善,从而通过优化整体经济市场稳定性的方式,来优化中国金融的稳定性。
(三)完善原有的金融市场结构
根据以往对于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实际的金融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就存在着复杂、混乱等不利于金融企业发展的情况,由此,就这一问题来说,本文认为应该通过优化原有金融市场结构的相对稳定,来实现中国金融的稳定性目标。比如,就这一环节,就我国以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失衡等问题,就需要管理者们针对其原有金融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进行革新,根据不同的企业规模、企业需求等基础事项,综合性的考量在未来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中国金融的稳定性发展。与此同时,就这一环节,还应针对以我国以往金融中的信贷结构等进行优化、调整,加速整体行业、企业转型的同时为后续金融的相对稳定性打下夯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状态来说,一方面需要针对原有金融行业的组成架构进行调整,及时的解决其原有组成架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同时为后续提升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奠定有力的基础。
(四)落实有关金融体制的改革脚步
对于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提升来说,本文认为,在实际的金融发展过程中只有将完善的金融体制落实在实际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才能够在根本上帮助未来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提升,由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社会各金融组成部分应积极地参与进来,为中国金融的稳定性发展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竞争环境,从而调动社会金融力量的参与,在根本上为后续实现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深化金融体系的落实程度同时,还应该针对近几年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予以弥补,帮助投资者们重拾对于金融行业的信任,最大程度上降低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投机倒把”问题,同时降低投资者们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在根本上实现预期的中国金融的稳定性革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金融创新脚步的不断推进,改革原有的金融模式,探究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金融行业发展、前景的脚步已然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本文着眼于现阶段发达国家已经相对完善的金融稳定性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探究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因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解决举措,希望能够对未来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发展做出帮助,为实现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司颖华,肖强.中国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性影响分析——基于经济政策稳定性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9(09):5-13+46.
[2]汪靖翔.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J].纳税,2019,13(08):171+174.
[3]宋歌.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16):106-107.
[4]许多奇,埃米利奥·阿福古利亚斯.中国金融稳定性监管变革的法律框架[J].法学论坛,2017,32(05):99-111.
[5]朱琳.如何增强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J].人民论坛,2017(06):90-91.
[6]邓创,王思怡,甘喆.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度量及其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J].数量经济研究,2016,7(01):51-69.
[7]万素晨.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J].商,2016(19):187.
[8]王晓晴.浅议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J].商场现代化,2015(17):168.
[9]张丽娟.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1):62-63.
[10]朱培超.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J].现代商业,2014(28):90-91.
[11]张如心,张兴无.从“钱荒”透视中国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性[J].北京金融评论,2013(04):58-65.
[12]刘明彦,王昆,吴惠娟.IMF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评估[J].銀行家,2012(03):80-82.
作者简介:
段瑾,上海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