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城乡教育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差距仍然很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领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的经验和思想,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农村寄宿学校的生活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地区;寄宿学校;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教育和培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教学质量上也有了显着提高。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很多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有许多具体问题。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必须重视乡村寄宿学校生活的管理,不断提高乡村寄宿学校的安全性,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
一、农村寄宿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安全管理体系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支撑。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寄宿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家庭的稳定有关。此外,该系统的开发可以大大增强农村寄宿制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并在全体员工的监督下提供必要的支持。该系统的开发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遵守法律,系统准则以及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第二,农村寄宿学校的主要安全管理机构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协作,安全管理将无法顺利进行。该系统的设计是评估学校安全管理的标准,是确保学生安全生活和学习,促进学生寄宿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三,该系统的开发可以规范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为安全管理提供很多便利,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1.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教育内容非常简单,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左耳进,右耳出,起不到实际效果,安全教育被应试教育冲淡,造成“重成绩,轻安全”的局面,许多学校教师安全意识淡薄,总是在出了事后,才去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亡羊补牢,不能做到防患未然。
2.教师对安全知识储备不够,安全教育有待加强,农村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参加过安全教育培训,因此,平时我们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只停留在口头的宣传教育,仅限于叮咛,反复嘱咐的简单教育形式。
3.家长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我们是农村小学,绝大部分家长不是在家种地,就是外出打工。导致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没有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安全认识淡薄,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度过,造成了家庭安全教育的缺乏。
三、有效应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安全管理问题
(一)提高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
安全教育重在落实,安全教育关系学生的生命安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开展几次安全教育活动,搞几次检查就能保证安全的,所以,安全教育來不得半点虚假,,而应渗透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形成体系。
(二)加强小学安全培训保障
安全培训是小学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系统多么好,最好的设施和设备,其功能都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学生可以严格遵守城镇的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和操作。加强城镇安全对实现城镇安全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南》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教育分为六个部分:社会保护、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和其他灾害,其次,在关键时期和关键环节特别重视安全管理和教育。
(三)注重促进安全知识,指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安全概念
在乡村寄宿学校中,需要注意发展安全知识并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安全概念。特别是,乡村寄宿学校需要加强每个领导者对安全管理的理解,并认识到安全管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比如我龙窝小学,是由四个村公所撤并而来的一所寄宿制学校,设施相对简陋,总共有十一个班级,从三年级开始实行住校寄宿,住校生共有三百多人,学生年龄较小,日常生活都需要老师们的照顾。
学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可靠性是实施特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发布了许多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方针。其次,农村寄宿制学校首先要树立学习和生活的“安全”观念,并渗透日常的课堂教学,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从而加强寄宿制安全管理。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性和小学生心理成长的特殊性导致他们的反叛心理相当严重。许多校园安全事件主要是由教师无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的。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挫败感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洪波.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学术交流,2017(4):145-149.
[2]胡德元.农村寄宿制小学安全管理措施.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8):20-21.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中华小学 张俊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