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佳
【摘要】 乔伊斯是20世纪爱尔兰伟大的文学家,在乔伊斯的作品中,都柏林是一个麻木瘫痪的城市,《死者》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状况的担忧。同一时期,中国的处境与爱尔兰类似,鲁迅的弃医从文,试图拯救人民的思想,《在酒楼上》描述了中国人当时的生活状态,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本文选择乔伊斯的著名短篇小说《死者》,和鲁迅的《在酒楼上》进行对比,分析了两位作家诸多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 《死者》;《在酒楼上》;爱尔兰;中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1-0039-02
一、引言
乔伊斯是20世纪爱尔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出版于1914年,描绘了20世纪都柏林的平民生活,其中《死者》是压轴之作,讲述了都柏林中产阶级的生活。同一时期,鲁迅的《呐喊》出版于1924年,小说真实地描绘了特殊时期中国社会的状态,并用深刻地语言指出了当时的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两位作家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世界两端,创作的作品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两位作家在隔空对话一般。
20世纪的爱尔兰和中国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爱尔兰在英国的殖民之下争取着独立的道路,中国也处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乔伊斯在目睹了爱尔兰人民的思想僵化后,离开爱尔兰定居欧洲,在他的作品里,都柏林是一个充满无知、人民冷漠的地方。同样,鲁迅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于是弃医从文,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下面将对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和鲁迅的《在酒楼上》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了二者在不同方面的相似性。
二、“雪”的意象
两篇小说均以“雪”作为背景,《死者》的故事发生在圣诞节的雪夜,“We haven't had snow like it for thirty years; and I read this morning in the newspapers that the snow is general all over Ireland.” ①爱尔兰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岛屿,小说开头所描写的雪的意象可以看作是死亡的铺垫——已经去世的伟大的音乐家们、加里布埃尔去世的母亲、和他妻子去世的年轻的情人。雪的描写衬托了死亡的忧郁气氛。除了上述提到的肉体死亡之外,大雪覆盖了整个爱尔兰也像是一场葬礼,代表了爱尔兰人民的精神死亡。而在《在酒楼上》里,故事的背景也是大雪的天气,“深冬雪后,风景凄清”“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②小说开头对于雪天的描写是死气沉沉的,所以在此雪的意象也是死亡的代表——吕韦甫夭折的弟弟、和他暗恋的邻家姑娘。凄清和无精打采的景象也暗示了当时毫无生机的社会。除此之外,两篇小说均以大雪覆盖而结尾—— “ His soul swooned slowly as he heard the snow falling faintly through the universe and faintly falling, like the descent of their last end, upon all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③“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④两位主人公也分别在观赏漫天的大雪——加里布埃尔站在旅馆,朝着窗外望去。吕韦甫走在漫天大雪中。结尾的设置升华了主题,两位主人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三次挫折
第二个相似点是两篇小说的主人公均经历了三次挫折。在《死者》中,加里布埃尔经历的三次挫折分别来自女仆人莉莉,他的大学同学兼同事爱佛丝,和他的妻子。首先,加里布埃尔的第一个挫折是其与年轻女仆莉莉的对话。他出于礼貌的客套话,反被莉莉讥讽。“The men that is now is only all palaver and what they can get out of you.” ⑤莉莉对中产阶级男人的嘲讽使加里布埃尔感到十分的尴尬和羞愧。第二个挫折来自他的大学同学兼同事爱佛丝小姐,爱佛丝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传统女人,把加里布埃尔成为“West Briton”“ ‘Well, I'm ashamed of you,’ said Miss Ivors frankly.” ⑥加里布埃尔是英爱阶层的代表,自然会受到激进民族主义爱佛丝小姐的嘲笑,由此体现了当时的阶级冲突,以及英爱阶层的贵族在爱尔兰被双重边缘化的地位。乔伊斯借加里布埃尔的形象表达了其对爱尔兰激进民族主义的态度,在他看来,当时的爱尔兰人民自负、无知、眼光狭窄,他们爱尔兰是世界的中心,拒绝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是英国殖民主义的结果。乔伊斯对愚昧无知的爱尔兰人的批判。最后一个挫折来自加里布埃尔的妻子。尽管两人已经结婚多年,并且妻子在人前人后都顺从着加里布埃尔,在他看来,两人感情稳定,生活幸福。然而,当他发现他挚爱的妻子这么多年来仍然无法忘记她的初恋情人,尽管那个年轻的男人早已去世多年。加里布埃尔感到了莫大的耻辱,他感到自己竟然连一个死人都不如。“Gabriel felt humiliated by the failure of his irony and by the evocation of this figure from the dead, a boy in the gasworks.” ⑦他最后的打击使他对一个死去的人感到生气和嫉妒。三次挫折使加里布埃尔丧失了自尊与自信。而在都柏林这座瘫痪的城市中,生者生活在死者的阴影中。
《在酒楼上》,吕韦甫同样经历了三次挫折。第一次来自他夭折的弟弟。年买的母亲命他去迁弟弟的坟墓,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后,却发现旧棺材里空空如也,于是他捧起了旧棺材旁边的一抔土装进了新棺材里,并把它埋到了父亲墓的旁边。“这样总算完结了一件事,足够去骗骗我的母亲,使她安心些。” ⑧他无法对母亲说出真相,只能编造理由骗母亲顺利完成,只求母亲的一份安心。第二个挫折来自邻家姑娘的死亡。吕韦甫辗转多个地方给暗恋的邻家姑娘买了发饰,却从别人那里听说她已经去世多年。但在听到这个悲伤的消息后吕韦甫却面无表情,没有激烈的反应和伤心的神态,尽管是他暗恋多年的姑娘。第三次的挫折是他的工作。他正在做着的是一份不喜欢且薪水很低的工作,连“我”都惊讶于他会做这样的工作。“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 ⑨从前的意气风发到现在对生死之事的冷漠,也体现了吕韦甫生活态度的转变。当年同窗时候的激情和雄心早已褪去,在遭受了生活的一次次的打击之后,渐渐变得麻木。甚至在最后也没有拒绝“我”结账。“堂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賬。” ⑩在经历了三次挫折之后,加里布埃尔和“我”对生死产生了顿悟。他们意识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但逝者仍然影响着生者的生活。
四、兩种死者
第三个相似之处为两篇小说中的死亡因素。两篇小说均描绘了两种死亡:第一种是已经去世的人。在《死者》中有去世的音乐家、加里布埃尔的母亲、以及他妻子年轻的情人。已经去世的伟大音乐家们对后来的歌剧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前人都是后世的铺垫,他们的肉体已逝,精神仍在。加里布埃尔母亲的画像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画像的旁边,他盯着母亲的画像,想起了对母亲的种种感情,想念,感激或怨恨,无论哪一种情绪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仍在他和家人的心里。已经去世的妻子的情人依旧在妻子的心里挥之不去,甚至使加里布埃尔感到生气和嫉妒。在《在酒楼上》有吕韦甫夭折的弟弟,邻家姑娘阿顺。“我曾经有一个小兄弟,是三岁上死掉的,就葬在这乡下。我连他的模样都记不清楚了,但听母亲说,是一个很可爱念的孩子,和我也很相投,至今她提起来还似乎要下泪。” ⑪即使忘了弟弟的模样,依旧是吕韦甫和母亲心里挥之不去的伤痛。邻家姑娘阿顺的死讯是从别人口里听来的,吕韦甫于是想到了与阿顺初见的场景,虽然斯人已逝,吕韦甫的心里依旧惦念着阿顺。第二种是“活死人”,指的是肉体活着的但是精神冷漠麻木的人。在《死者》中,作者揭示了都柏林瘫痪的状态,“I'm sick of my own country, sick of it !” ⑫乔伊斯借加里布埃尔之口表达了他对爱尔兰当时状态的痛心,以及深深的忧思。《在酒楼上》,吕韦甫就是“活死人”的代表,“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 ⑬他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向生活投降,认清并接纳了所有的痛苦,然后变得麻木不仁,失去了应有的激情。
两篇小说都描述了死亡主题,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逝者仍然用另一种方法影响着生着。而两篇小说中的“活死人”也展示了当时爱尔兰与中国瘫痪、麻木的社会状态。
五、结论
两篇小说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两位作家也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的残酷。乔伊斯和鲁迅是同一时期,生活在地球两端的伟大作家,爱尔兰和中国也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与恨。即使身处异国,他们仍然心系祖国,推进人民思想的进步。他们恨,因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愚昧。他们对祖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流露在字里行间,仿佛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用乔伊斯的话来说:在他按照现在的方式谱写这章道德史之后,他已经向国家的精神解放迈出了第一步。
注释:
①③⑤⑥⑦⑫鲁迅:《彷徨》中《在酒楼上》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版。
②④⑧⑨⑩⑪⑬Joyce,James.Dubliners:The Dead.York Press.
参考文献:
[1]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2]王友贵.乔伊斯与鲁迅短篇小说比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3):72-78.
[3]王苹.飘落在死者和生者身上的雪——《死者》和《在酒楼上》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2008,(1):58-64.
[4]Joyce,James.Dubliners[M].York Press.2008.
[5]Joyce,James.Letters of James Joyce[J],Vol II and III,(ed) Richard Elimann,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9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