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摆渡人》是获得五次大奖且深受多国读者喜爱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学术界对它研究不多的情况下,探讨它的主题和写作特色很有意义。本文采取文本细读和文献分析的方法,论述了《摆渡人》的人性主题,并对其艺术特色作了探讨。作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是小说人性主题形成的根本原因,亲情、友情、爱情和自由是小说人性主题的基本内容。此外,象征意象和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对小说人性主题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性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1-0009-03
《摆渡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Claire Mcfall)所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小说的主题新颖,情节曲折起伏,趣味盎然,引起了小说出版界的广泛轰动,作者因为这部小说而赢得了多项世界文学奖。该小说展示的人性力量使我们为之动容,比如迪伦与凯蒂之间的真挚友情,又如迪伦与父母之间的那种令人难以理解的亲情,再如迪伦和崔斯坦为了爱情和自由而奋起反抗的勇敢精神等等,这些人性光辉在无形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读者,为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人性主题作为文学创作中艺术审美与价值体现的重要标准,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作者以人性为主题的根本原因
主题就是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表明了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看法、态度和倾向。①这意味着作者对主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们不同的经历、深刻的感情和灵感以及反复地推敲息息相关。小说《摆渡人》中的人性意识,既是作者的个人经历造就的,也是社会背景和文化熏陶的结果。
(一)个人经历
在作者的个人经历中,她的职业特点和生活环境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1.职业特点
克莱儿·麦克福尔本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这份职业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准备。这部小说的女主角——迪伦,一个15岁的单亲女孩,生活在一片混乱中:在家里和她的妈妈闹矛盾,在学校里和同学的关系也很紧张。身为教师的作者十分理解学生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自身矛盾,于是把注意力转向人本身,将人性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主题。作者曾在采访中提到迪伦在小说中的形象是她自己,迪伦害羞、笨拙、容易逃避任何东西,这就是她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故此,作者对小说中迪伦的成功塑造,正是作者将学生具有的代表性特征与自己的个性特点重新组合并加以锤炼的结果。
2.生活环境
克莱儿·麦克福尔生长于西欧古国——格拉斯哥市,这座城市是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典型工业城市。格拉斯哥的建筑风格十分厚重,给人一种严肃的感受。因此,作者在小说开头描写了这样一种环境:大大的雨滴、寒冷的天气、光滑而脏乱的轨道、生锈的饮料罐、废旧雨伞的骨架和匆忙的行人。这种冰冷的环境与作者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换而言之,这正是对作者长期居住的城市——格拉斯哥城的真实写照。
除此以外,作者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作者生长在英国,在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滋养,《神曲》《圣经》《荷马史诗》《浮士德》、古希腊神话等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她从西方经典中吸取精粹并从中得到启发,获得了创作《摆渡人》的灵感,才得以孕育出这部富有伟大人性色彩的作品。在谈及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时,她说这部小说源于自己内心的好奇,她思考并沉迷于人死后的种种疑问,并从希腊神话中得到启发。所以,克莱尔·麦克福尔根据希腊神话中船夫卡隆的形象加以改造和丰富,则造就了《摆渡人》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崔斯坦。
(二)创作背景
21世纪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对社会生活定然有切身的感受,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看到了社会中美好的一面,比如真挚的友情、无私的爱情;她也看到了社会生活中丑陋的一角,比如亲情被笼罩上了冷漠的阴影、大众之间尽是无情的戏谑与嘲弄。作者对这些社会现象加以整合和分析,在自己的见解之上形成了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在《摆渡人》中,克莱儿·麦克福尔赞美了纯洁无私的爱情,歌颂了真挚的友情,同时表达了人们对亲情的深情呼唤以及对自由的勇敢追求。作者塑造了迪伦和崔斯坦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展现了他们身上的人性之美,為广大读者构建了一个温暖的人性殿堂。
二、《摆渡人》的人性主题
《摆渡人》讲述了单亲孩子迪伦去拜访生活在异地的爸爸时发生在途中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人性力量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深刻情感触动,并能从中感受到美好人性所具有的迷人魅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人性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二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②在《摆渡人》中,克莱儿·麦克福尔赞美了美好的人性,表达了她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深情呼唤,以及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一)呼唤亲情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迪伦是一名中学生,由于生长在一个破碎的单亲家庭里,她的性格乖张孤僻。迪伦与母亲琼除了无休止的吵闹,两人似乎并无任何沟通。琼一个人支撑起抚养和教育迪伦的重担,还要事事为迪伦担心,多年的辛苦劳累使她青春不再。但这种担心并未得到迪伦的回应,反而使迪伦感到厌烦。所以,迪伦才试图挣脱束缚从无休止的争吵声里逃出来。她鼓起勇气准备去另一个城市探望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而此时电话那头的父亲也很渴望了解她的情况,她非常开心并认为父亲会是她最可靠的倾诉对象。
克莱尔·麦克福尔是一名人道主义者,她对人们,特别是对那些蒙受不幸和经受坎坷命运的人们有着普遍的同情心。所以,她是偏爱迪伦的。迪伦需要温暖的家庭,需要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母亲的喋喋不休使她厌倦,她心里那位和蔼可亲的父亲则是她敏感心灵的最后依托。前文中我们提到作者曾表示迪伦这个人物更多来源于她自己。于是透过迪伦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对于温馨亲情的憧憬。
(二)赞美友情
小说故事开头提到了迪伦的好朋友凯蒂,她们在小学相识并一路相互陪伴到中学,二人亲密无间。她们有着相似的性格、共同的喜好以及两人的秘密小心思。她们不愿意同那些会搞破坏、酩酊大醉的同学同流合污,也不屑于追青春剧、聊美黑,更不会聊不入流的流行乐以及像其他女生一样着迷于某位身着运动服的浪子。她们洁身自好,远离那些乌合之众。然而好景不长,凯蒂父母的感情终于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们离婚后,凯蒂跟着母亲转学去了一个遥远的小村子,留下迪倫孤单一人。迪伦成了那群乌合之众的嘲笑对象,唯一的好朋友不在身边,她的内心十分痛苦和沮丧。
从凯蒂身上不难看到,她生活在一个同迪伦那般不幸福的家庭里,父亲酗酒成性,母亲性格又十分偏执,父母的争吵和打闹充斥着凯蒂每一天的生活,丝毫没有温情可言。她也是不幸的,但她似乎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迪伦这个好伙伴听她倾诉内心的悲伤,陪她度过虽是一小段却极为珍贵的青葱岁月。两个家庭环境极为相似的女孩因为彼此内心共通的某些东西而走到一起,她们之间的友情是真正的心灵上的力量,克莱儿·麦克福尔并未花过多的笔墨来描写迪伦的好朋友凯蒂,也没有用过多的细节来细致地刻画迪伦和凯蒂之间的深情厚谊。小说中没有凯蒂的肖像、动作和心理描写,但仅仅从这不到一页的篇幅之中我们心中的凯蒂早已跃然纸上。两个命运相似的女孩走到了一起,她们既是彼此眼中的自己,又是值得信任的好伙伴和倾诉者。因此可以发现,作为人性中最为重要的感情之一——友情,作者对它是极为看重的。在缺失了亲情的不幸生活下,真挚的友情会成为温暖人们冰冷破碎内心的火种,它将点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并鼓舞人们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三)歌颂爱情
小说人性主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颂赞平凡无私的唯美爱情。《摆渡人》重点塑造了两个人物——迪伦和崔斯坦,两个人简单的爱情故事也由此拉开序幕,只是他们各自对爱情的看法有所不同。
1.崔斯坦的爱情观
将崔斯坦对待爱情的态度与迪伦相比,我们发现两个人的观点是有很大不同的。崔斯坦喜欢迪伦,与对待别的灵魂不同,迪伦的高兴与悲伤时刻会牵动着他的心。他几次三番从恶魔手中救出迪伦,即使被成群的恶魔攻击得体无完肤,撕咬得伤痕累累,他也完全不在乎。但是,他不知道该不该向迪伦表达这份感情,他顾及自己摆渡人的身份而不能说服自己和迪伦在一起,他为了迪伦能有美好的归宿而选择忍痛分手。诚然,崔斯坦的爱情是无私的,甚至带有那么一点伤情。他因为自己摆渡人的身份而选择止步于爱情。他因为爱情而放弃了爱情,留给迪伦的除了相爱过后的甜蜜还有诀别后的莫大痛苦。
2.迪伦的爱情观
与崔斯坦不同,迪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表现得勇敢而无畏。她先是主动向崔斯坦表明爱意,后来又在伊莱扎的帮助下回到极度危险的荒原寻找崔斯坦,她鼓起勇气,坚定了同恶魔决一死战的决心。在找到崔斯坦后,迪伦努力劝说崔斯坦,并最终说服崔斯坦勇敢地同自己一道尝试着回归现实世界。迪伦对爱情勇敢地追求,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正是两人的爱情荡气回肠之所在。将两人的爱情观相比较,作者丝毫没有批判崔斯坦在爱情上的犹豫不决,而是高度褒奖了崔斯坦对爱情的无私,也极度赞美了迪伦在追寻爱情时的勇敢无畏。
(四)追求自由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这种人人都有的自由,产生于人的天性。” ③追求自由是小说《摆渡人》人性主题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男主人公崔斯坦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作为一名摆渡人的崔斯坦,他遵守着荒原既定的规则,在数以万年的时间里,摆渡过不计其数的灵魂。他仅仅是为了摆渡灵魂而存在,没有感情,冷漠麻木,在浩瀚的时间的长河中孤独地行走着。然而迪伦的出现使他获得了爱的能力,并在迪伦的鼓励下勇敢地走出荒原,跳出既定的命运规则,去追求爱情和自由。从小说中不难看出,崔斯坦勇敢追求自由的行为,作者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三、《摆渡人》的艺术特色
“荒原”和“恶魔”两个象征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加之细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小说中主人公形象和深化小说主题具有重要作用。
(一)象征意象对小说主题的深化作用
荒原是该小说中反复出现且贯穿整部作品的意象,也是西方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特征的一个文学形象。与艾略特诗歌中所描写的荒原不同,小说中的荒原是处于人世和灵魂栖息地之间的中间世界,死亡后的灵魂必须穿越过荒原才能到达灵魂的栖息地,而这个中间世界则是灵魂自己想象并创造出来的。既然如此,人世有人世既定的规则,那么荒原自然也有荒原的规则。崔斯坦是一个摆渡者,他既非人又非灵魂。他在荒原上终日不知疲倦地行走,只是为了完成自己身为灵魂摆渡人所肩负的任务。荒原上有狂风肆虐,也有大雨倾盆,有风和日丽,也有阴晴雨雪。这同人类社会一样,我们身处人世,感受着自然的冷暖变化,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努力。唯一不同的是,身为人类的我们在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热血澎湃,而身为摆渡人的崔斯坦在数以万年的摆渡生涯中早已变得冷漠麻木。然而在遇到迪伦之后,他渐渐地从冷漠变得温暖,拥有了同人类一样的情感。他开始勇敢地追求自由,在迪伦的鼓励下决定离开荒原,克服重重困难后和迪伦回归人世间。
荒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象征,在这个生存环境中,灵魂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遇到困难和坎坷。那么,恶魔作为该小说最为重要的意象之一便有了它存在的意义。小说中的恶魔凶残血腥,总是在荒原上偷袭摆渡人和灵魂。它们妄图把灵魂拖下水并使之成为它们其中的一员,那么灵魂就无法到达他们该去的地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这些阻碍就好似荒原上游荡的恶魔,它们行踪不定,毫无征兆地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制造坎坷和困难,它们唯一的目的就是阻挡我们去往成功的彼岸。但是,勇敢坚强的人总会克服重重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而胆小怯懦的人会在困难面前服软。迪伦和崔斯坦正是靠着勇敢坚强的精神成功战胜了荒原上的恶魔,并敢于挑战荒原的规则,最终两人回到人世,重获自由。所以说,恶魔是人们前行道路上绊脚石的象征,只有勇敢坚强,才能击败困难并取得成功。
(二)心理描写对小说主题的表现作用
细腻的心理描写占据了小说较多的篇幅,对塑造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以及表现小说的人性主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小说中的亮点之一。迪伦在初见崔斯坦时好奇的心理描写、两人在荒原路途中互生爱慕情愫的心理描寫以及二人分别时的心理描写都刻画得极为生动细腻。以二人分别时的心理描写为例,迪伦告白崔斯坦,等待崔斯坦的回应,而身为摆渡人的崔斯坦碍于荒原的规则和自己的特殊身份犹豫不决。他心里深爱迪伦,但为了她的幸福却只好保持沉默。作者将崔斯坦心中这种幸福、犹豫、焦灼、痛苦、无奈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突出了崔斯坦对迪伦的深情厚谊,赞美了他们纯真无私的动人爱情。
四、结语
解读人性,探讨人性,更深层次地研究人性,但人性中的真善美作为长久以来美好人性的衡量标准是亘古不变的。对文学作品中人性主题的探讨,不管是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是对于阅读者个人道德情操的陶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以朴素平凡的故事情节展示了美好人性的伟大光辉和巨大魅力。通过对《摆渡人》人性主题的探讨,从中感受到了美好人性的巨大魅力。温暖和谐的亲情、真挚动人的友情、纯洁无私的爱情以及对自由勇敢无畏地追求都不得不让我们为之动容。美好的人性总是让一个人闪闪发亮,丑恶的人性注定让人暗淡无光。对《摆渡人》人性主题的探讨,将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注释:
①姚文放.文学理论[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90-19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148.
③(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
参考文献:
[1](英)克莱儿·麦克福尔著,付强译.摆渡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
[2]黄莹.《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4):70-74.
[3]邵倩.小说《摆渡人》主人公迪伦的灵魂成长主题探析[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01):43-46.
[4]杨永秀.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赏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01):152-154.
[5]张岩.荒原意象与西方文学的精神流变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00-104+112.
[6]靳君.《追风筝的人》多重主题分析[D].辽宁大学,2012.
[7]刘娟,李响.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救赎和人性主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5):103-104.
[8]朱美斯.解读电影《肖申克救赎》中的人性色彩[J]. 传媒论坛,2018,1(02):75.
作者简介:
陈婧婷,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