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剑技战术运用现状分析

2020-09-10 07:22李海峰
体育时空 2020年16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摘  要  本研究以男子花剑技战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江苏男子花剑队员为研究对象,从日常训练和比赛两方面研究分析江苏花剑技术风格,力求找出问题,指出江苏队与其他省市高水平运动员之间优缺点,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以期为江苏男子花剑运动员总结经验,以及为备战全运会及后继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苏花剑  队伍建设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85.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070-02

一、男子花剑的技战术特点

花剑的技战术十分复杂,根据击剑理论和研究需要对技战术作如下界定。

1.简单进攻战术。接触武器或不接触武器直刺进攻,向前首先伸手臂刺或紧接出弓步,手指控制剑尖向目标直刺进攻,手臂应基本伸直,肩关节保持放松状态直到击中一瞬间才充分伸展手臂。

2.复杂进攻战术。包括转移进攻;击打转移进攻;压剑转移进攻;发动进攻在一条线上,结束在对手暴露部位的另一条线上。用剑尖在对手的剑下方做一个半圆形转移动作,同时伸臂刺向对手暴露的目标转移进攻,前臂不旋转,并要求手腕动作不要太大。

3.简单防守技术。用武器来搁开对手攻击后用武器直接击中对手。

4.复杂防守技术。包括防守后转移刺和防守后抽剑刺。

5.反攻。被动寻找时机,利用对手漏洞进行攻击行为。

6.抢攻。主动创造时机,利用对手漏洞进行攻击行为。

7.关于得分部位的界定。第二部位:是指腰部;第四部位:是指胸部;第六部位:是指肩背部位。

二、國内男子花剑比赛中技战术选择的分析

目前,在击剑比赛中刺的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几乎所有进攻和防守都要有刺的动作完成最终的攻击。由于甩剑刺技术受到限制,进攻范围变小,刺得准确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击剑比赛不单一是竞速,也不是只要刺的准就可以得分。因此,以往对项目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在花剑比赛中要得分,就必须争取优先裁判权。优先裁判权的争夺就是运动员对时机的把握,只有把握良好的时机和结合准确的前刺技术,才得获得比赛的主动。

目前,在国内男子花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的成功率普遍不高,其主要表现在发动进攻时的无效剑居多,致使进攻的成功率不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运动员对自己手中的剑的控制力不高,这也是各队伍当下在训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若要提高运动员对手中剑的控制能力,最重要的环节是提高与其相关的技术训练,并在训练中着重增加手对剑的控制力的意识培养和难度训练。例如,在日常训练中可以制定一些特殊的规则和要求,如对运动者在训练中出现的无效剑进行限制和增加惩罚的环节等,以此来控制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无效剑的频率。同时,在训练中还要培养运动员对进攻时机的选择和把控能力,以此间接提高运动员进攻时的成功率。此外,还应在一般的常规性基本技术训练中强调运动员的注意力,时刻保持对手中剑的控制,以便于提高他们长时间控制剑的能力。相信通过以上方法的强化,可以让运动员的手对剑的控制更加协调、自如,达到通过增强手上动作控制能力,进而提高进攻的成功率。

三、国内男子花剑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时机分析

击剑的技战术内容较为丰富,运动员在如何技战术时要隐蔽意图,进攻动作果断。

根据击剑比赛的相关规则的规定,每场花剑比赛都有时间限制和剑数的限制,平均一个交锋时间在15秒左右。在比赛中的进攻或防守环节中,还击时机的出现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击剑比赛具有时间短、节奏快的特点,这需要运动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正确且积极的进攻方式,以有效控制对手和尽快发现对手的漏洞,不给对方以喘息之机,而这些都基于他们选对了战术。如此一来,这对运动员在场上的观察能力、抗干扰能力、适应裁判员能力等更多方面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显然,这对那些尚未经过长期训练或缺乏比赛锻炼的运动员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所谓时机的把握,是运动员利用比赛场上和对手交锋时出现的任何机会,果断有效地运用最恰当的战术得分。对时机的把握主要分为自己主动创导的主观时机和对手出现错误时的客观时机。主观上的时机要凭自己良好的“时机感”,依靠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去获得。客观时机包括手上动作、脚下移动距离上的时机。而客观上的“时机”则是每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都存在着的,良好把握时机是成功使用技战术的重要因素。因此,日常训练过程中就需要增加通过强化距离控制和节奏的转换去主动创造和耐心寻觅时机的训练内容,且可在一些训练课中安排对运动员的距离感训练,以及转换过程中在距离和节奏上的有效控制对手的训练。只有运动员在接受这些训练后,才更容易将比赛的局势控制在自己这边。

四、江苏击剑队男子花剑组技战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男子花剑组在比赛和实战中的技战术相对单一,基础技术厚度不够,在“变”字上做得不够。现代击剑倡导建立以攻为主、以攻促防、防抢结合的技战术体系。技术是战术的基础,临场战术的运用与变化,首先需要运动员具备符合战术需要的技术能力,江苏男花比赛中缺少的可能不是战术变化的意识,而是执行战术时需要的技术能力。

现代男子花剑比赛更加突出了以我为主、积极主动的战术思路。在这样的思路下,如果运动员没有主动的进攻意识,就很难在男子花剑的比赛中得分。这就要运动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专项能力。所以,江苏省队的男子花剑组要在今后的训练和实战比赛中,建立“以攻为主,以攻促防,防抢结合”的技战术体系。但是目前江苏省的男子花剑运动员还拥有攻防不平衡、进攻技术相对单一的问题,尤其是在后退过程中的防守能力比较薄弱。因此,为了提高本省男子花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需要在重点培养运动员个人特长的同时,强化技战术训练以及注重攻防技术的结合。

五、江苏击剑队男子花剑组与其他省花剑组技战术的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男花的进攻技术为主要得分手段,但技战术得分手段比较单一,主要得分手段突出,但全面技术不够完善。江苏男花运动员的进攻得分率要高于天津,防守技术上相差不大,在抢攻反攻技术得分成功率上天津男花运动员明显要高于江苏,在剑的准确性实效性则天津男花运动员也优于江苏。广东队与福建队的男花运动员的防守与反攻技、战术与江苏队男花运动员相差不大,但在进攻及抢工上明显占优,在剑的准确性、实效性上广东男花运动员则明显强于福建男花运动员,从而为其获得冠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男花运动员在抢攻、反攻技术上运用成功率上比广东队略高,在简单进攻战术使用的得分率和复杂防守还击战术上的使用得分率明显高于广东队。但广东队以攻为主,进攻更加积极、主动,这也是其取胜的主要原因。江苏队男花运动员在简单进攻技术上运用成功率要高于天津队,在反攻战术的使用得分率上却明显低于天津隊很多。这也是江苏男花失利的主要因素。

六、结论与建议

江苏男子花剑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本技术不够扎实,体力储备不足,高强度对抗下技术动作容易变形,并且没有很好地解决“快”的问题。运动员普遍对自己的技术缺乏自信心和霸气,在“狠”上存在差距。实战中,江苏男花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成功率不高,难以做到“准”的要求。实战中运动员的技战术使用相对单一,表现出了其基础技术厚度不够的问题,使得其在“变”字上也难有作为。

总的来看,江苏男花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是提高运动员中近距离武器交锋的硬实力,同时在脚步移动方面要向韩国队学习,做到积极、主动、控制、转换。武器交锋能力的提升则主要靠实战和教学比赛中全力以赴地磨砺,而运动员的手上交锋能力和脚步移动能力的增强会带来更多的时机。脚步移动能力除了教练员在训练中提出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解决运动员自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训练中“我要练”和“要我练”在效果上存在质的差别。如果运动员不能清晰了解脚步移动的重要性,不主动提高对自己脚步训练的要求,就很难提高相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图多.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袁伟民,张健,肖天等.击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赵传杰,张双喜.我国2008年奥运会击剑比赛后备人才现状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5(04):68-69.

[4]王雁,王海滨.1994-2004年中国击剑科研状况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04):11-14.

[5]张双喜.击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体能结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06):127-129.

[6]王雁.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备战击剑大赛训练安排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7]赵传杰,张辉.击剑运动项目技战术特征的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3):116-119.

[8]卢刚,郑仁兰.对花剑技战术训练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1997,11(02):20-22.

李海峰  南京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