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 07:22左志林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美术应用

左志林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美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美术课程自然也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学科。《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初中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强化美术技能的同时,能够准确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情境教学法有效融合了“情”与“境”两种意向,有利于从审美体验出发,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因此,本文重点引入情境教学法,分析如何优化初中美术教学过程。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初中美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43

新课标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倡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这就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初中阶段,美术作为一门副科,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視,满堂灌、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端仍然存在,不但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还阻碍了美育发展。面对此种现状,情境教学法成为美术改革的焦点,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真实的自主探究平台,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形成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还可以展现美术的视觉艺术特点,提高美术课堂的可操作性。

一、情境教学法在美术课堂应用中要体现的特点

(一)互动性

情境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最忌讳的是一味地追求情境创设,教师甚至按照单方面的想法进行设计,忽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接受能力,不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有效的情境教学法要能够体现互动性,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利用互动实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与美术知识产生共鸣,打造生动化课堂。

(二)真实性

情境教学法中所创设的情境要具有真实性,不可为了过分渲染情境氛围添加夸张的内容,需要根据美术教学需要而设计。一方面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将美术知识融合到情境中,强化学生感性理解。另一方面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结合,不可为了追求美术高雅,增加学生理解难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实践性

艺术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实现升华,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离不开学生创新性设计。因此,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确保具有启发、引导作用,重视学生情感和艺术熏陶发展,关注学生周围世界,从学生实际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学会对社会生活反思,能够从美学视角对待生活、创造生活。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一)以问题形式为导入,激发美术兴趣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思维发展的诱因,更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的过程,它的存在不仅可以引起认知冲突,还能够激发求知欲。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导入情境,唤醒学生探究激情。以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梅竹言志》一课教学为例,初中生对梅花、翠竹已经不再陌生,并能够大致了解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寓意,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线条的组织画出梅花、翠竹所象征的寓意和美感?”经过初一和《笔墨千秋》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该问题有了一定认知水平,此时学生心血来潮,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会立刻进入梅花、翠竹的绘制思路,从“主干”、“穿插”、“旁枝”等元素跟着教师的思路展开分析与实践,思路瞬时间被打开,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优化情境创设,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在情境中,认知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认知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自然地将学习转化为巩固。就当下教学形势而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提升学生认知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途径需求创设针对性情境,通过语言的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思路。首先,创设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亲身感受,独立探究。以《笔墨千秋》一课教学为例,该课时注重笔墨画的欣赏和意境的感受,课堂中,改变传统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指明自主探究的方向,如可以从视觉感受欣赏工笔画与写意画的不同,思考“以大观小,小中见大”观察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对工笔画和写意画做出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强化合作意识。以《寄情山水》一课教学为例,课前进行分组活动,一组搜集各种山水画,一组搜集文人对山水歌颂的诗句或语句,一组搜集山水花欣赏的要素和创作的表现形式。为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任务,然后进行合作探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设置情境运用,实施美术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教师要注重在特定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尽情施展才能,自主创作。以《公益招贴设计》一课教学为例,战争、暴力、灾难等字眼所指示的事件贯穿人类历史,但依然不会泯灭人们对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家也正是用自己独特的情怀关注着世界,创作出了和平、环保、关爱生命等主题作品,通过视觉感官,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以社会公益性问题为题材,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等要素,传达某种观念,呼吁人们关注公众问题。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还能够最大化地展现美术视觉艺术的魅力。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互动性、真实性和实践性,以问题形式为导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优化情境创设,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设置情境运用,引导学生实施美术实践,从而打造生动化、高效化的美术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盛旷.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62.

[2]张利云.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2):165.

[3]余晶晶.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刍探[J].成才之路,2018(29):94.

[4]赵淑桂.试论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70-17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初中美术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