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勇于创新

2020-09-10 07:22蒋志江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蒋志江

【摘    要】初中数学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勇于创新,提升数学学科素质。实现以上教学目标,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方法,革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1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基础,只有具备成熟稳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探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自觉革新学习方式方法,提高核心素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更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价值追求。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要紧跟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训练培育,为其今后学科的学习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而初中数学教学凭借本身的学科特征,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开始逐渐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方面,知识的实用性更加明显,而难度的增加也显而易见。在学习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初中生对数学开始产生畏难心理,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然学习方式和效果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要求,更别提创新思维的建立了。针对具体的教学阻碍,笔者以下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详细论述实施创新教学的具体方法。

首先,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以往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在教学手段、方式、方法和理念上都进行创新,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学科创新核心素养,强化综合学习能力,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又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一个不会自主学习,遇到问题缺乏自主判断的学生,也难以培养起创新的学科素养。因此,笔者先论述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以往教师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解式为主,先带领学生明确概念,然后理解定理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再做题训练。这种固定单一的学习流程,虽然节省教学时间,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但是被动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发挥。初中生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知识的内在需求和能力,长期被动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产生学习压力,大量的知识灌输遏制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被动思维的依赖心理,事事依赖教师的讲解,失去自主思考的意识,丧失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推理过程中,通过对知识进行消化之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平面的关系时,教师启发学生观察教师中存在的直线和平面的不同关系,然后比较分析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从而推理直线平面关系的规律,不同关系的探究价值。之后再呈现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演化推理新的数学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创新课堂组织形式,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重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发挥其思维的能动作用,对数学情境进行探究学习[1]。这就需要教师在创新教学的方法上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转变。对于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我们并不陌生,比如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师和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主体,学生主要负责理解教师讲解的重难点,然后记忆巩固消化。或者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因为缺乏规范科学的合作步骤,往往容易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导致部分数学学困生浑水摸鱼的问题出现。而以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十分有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不仅呈现为课堂的交流协作,还会督促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例如,在学习绘制和辨析物体的三种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预习,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身边的事物分工绘制三种视图,在课堂上小组展示作品,同学们猜是生活中的哪样物体。这种自由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打破数学学科的限制,允许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能力,对概念进行自主学习,独立解决学科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课堂组织形式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与知识难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知识的处理要因形势而随时转变创新教学的方法。

其次,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与能力的提高都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发挥独创性,体现对问题的独立理解,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发展[2]。但是也要注重借助于创新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抓住习题训练这个重要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习题训练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教学组成部分,也是夯实基础,强化知识框架的必要途径。习题训练的过程,就是学生实现知识转化的过程,也是处理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解,题干中给的已知条件的不同组合方式,会产生新的解题思路,这种情况尤其在证明类题型中比较常见。多种解题思路就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条件,教师要善于创新习题训练的形式,师生一起分析问题、学生合作讨论、或者直接组织一题多解的訓练专题,以创新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满足于一个固定答案,从而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二,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借助于新颖的教学工具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鼓励学生以新的方式来转化数学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方程的求解步骤;学习概率的时候,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创新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自觉创新转化问题情境的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方法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创新教学思路、手段和课堂形式等,始终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书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12(10).

[2]伍学珍.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初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S1).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