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中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2020-09-10 07:22黎维毅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激励机制

黎维毅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变革,学校管理也应该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学校管理者应该更新老旧观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管理。与以往的中小学管理相比,激励机制能够让教师具有饱满的管理热情,并得到其他职工的配合。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应该不断运用激励机制,遵循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情况,将个体激励和团体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秉承公平性和协调性等激励特点,发挥出激励机制的作用,为学校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詞】激励机制  中小学管理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07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中小学管理中是引导者,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制度管理已经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管理,应该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管理热情,提高中小学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一、激励制度的定义及原则

激励机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制度,就是管理者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让教师获得承诺,推动教师的努力,并最终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学校在对在校教职工进行激励时,可以采用精神压力、物质奖励、前景发展等形式,让教师的管理和教学目标与学校的整体目标一致。激励机制是先对教师的目标进行了解,然后系统进行引导,可以通过物质或者精神奖励等方式,让教师对这个目标进行努力。

学校在应用激励制度时应该采用以下原则:其一,分配的工作应该合理。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清楚每一位教师的能力,根据教师的能力为学生分配适当的工作,如果超过教师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压力就会比较繁重,如果低于教师的能力,教师很可能不会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其二,公平奖励。学校应该对教师的工作合力进行奖励,不能存在过多的主观性,应该让激励表现出公平。其三,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通过适当的物质和将神奖励,能够让教师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管理中,并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其四,优化工作环境。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师工作的条件和工资待遇,改善教学设备,让教师有充足的管理动力。其五,优化领导方法。管理者应该淡化自己的领导身份,尊重与信任教师,这样才能让教师更有工作的动力。

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之间的矛盾

在激励机制中,最主要的形式还是个体激励和团体激励,两者是分离的,但是这样是错误的处理方式。团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人的荣辱与团体是紧密结合的,如果将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分离,或导致个体过度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样团体就不会有很强的凝聚力,从而给学校管理造成危害。

(二)外部与内部激励分离

外部激励就是通过物质对进行激励,内部激励是对教师进行精神激励。在以往的激励机制中往往会采用外部激励的方式,但是内部激励却非常薄弱,这样会导致出现教师追求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建设的情况,会让教师出现过度关心追求名利的状态。

(三)缺乏公平性和协调性

在激励机制中,必须让教师体会到公平,这样才能让教师对激励机制认同。学校在推动激励机制时还应该协调各方的需求,做到公平。现在正处于推动新课程变革的情况,对教师的激励并不太适应教育的变革,会出现教师晋升评选不合理的情况。

三、激励制度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统一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

学校在激励机制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团体由个体组成,个体的荣辱与个体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学校管理者应该协调好两者,不能出现因为个体利益伤害团体利益的情况。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统一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其一,处理好个体与团体利益的关系,可以根据贡献值对个体和团体合理进行激励,保证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的统一;其二,合理把握个体与团体的位置。学校管理者将个体与团体平等对待,将团体激励放在主要位置,个体激励为辅,这样可以让教师有积极的工作动力,也可以让个体树立集体意识;其三,做到激励的公平性。学校管理者在对个体和团体进行激励时,应该按照个体和团体的贡献值合理分配,体现公平性的原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统一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

外部与内部激励应该相统一,为了防止让教师出现过度追求名利的情况,学校管理者应该将外部与内部激励联系起来,除了对教师进行物质奖励,还应该提供机会让教师进行精神建设,让教师感受到尊重与信任,从而具有充足的工作动力,提升教师的素质。学校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选,对那些表现良好的教师进行物质激励,进而让教师再接再厉。在素质教育下,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教师的专业,将优秀教师作为奖励的重点,宣传他们的事例,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其他教师向这些教师进行学习,同时增强这些教师的工作信心,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

(三)保证激励的公平性和协调性

为了让激励体现出公平性的原则,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进行激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合理地制度进行实施,另外,激励手段也应该是透明的,考核也应该细化,评选时要关心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要让教师都能够信服;还要体现出公平性,对那些表现良好的教师充分进行赞扬;对那些出现问题的教师也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惩罚,协调工作表现与激励机制,这样才能让每个教师都能对激励机制认同,从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具有充足的工作动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学校管理做出自己的贡献,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总之,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能够对教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约束,还能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采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激励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应该用一定的制度进行约束,丰富激励的方式,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从而保证中小学学校管理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扎西.激励机制在中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践策略[J].华夏教师,2019(29):5-6.

[2] 赖勤.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领导激励行为的实施策略——从一个个案谈起[J].南方论刊,2007(12):104-105+91.

[3]杨爱琼.中小学参与式管理运行机制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3-25.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