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篮球运动对“星星宝宝”协调能力的干预

2020-09-10 07:22:44隋建兵
体育时空 2020年3期
关键词:协调运动

隋建兵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2-115-02

摘  要  人们认为自闭症儿童缺乏身体协调能力,不适宜于开展体育运动。但是“星宝”在运动中的不佳表现正是其不足之处,更需要通过干预来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大量的医学实践证明,诸多患者通过一系列治疗以后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小篮球运动对身体协调能力的干预,提高“星宝”的机体工作能力,有利于他们掌握更加复杂的运动技能,为康复训练打下牢固基础。

关键词  小篮球  运动  协调

自闭症的儿童在沟通能力、行为活动以及社会互动上皆有严重障碍。尤其是存在着协调能力不足,表现在走路歪歪扭扭,写字或者是吃饭拿不稳筷子等现象。这些现象往往被人们认为是缺乏身体协调能力的表现,不适宜于开展体育运动。其实“星宝”在运动中的不佳表现正是其不足之处,更需要通过干预来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大量的医学实践证明,诸多患者通过一系列治疗以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将体育运动引入到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提高自闭症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帮助自闭症儿童树立正确价值与人生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小篮球运动在协调能力训练中的意义

(一)小篮球运动在儿童协调性的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特教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促进特教学校学生体质的增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

对于“星星宝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康复训练促进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以融入常人的生活。因此,特教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就要基于这样一个目标,针对“星星宝宝”开展小篮球运动,通过简单的训练让他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情,体验到生活的美好。通过小篮球运动中简单易学并且多变的动作锻炼身体各个肌群,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星星宝宝”的审美能力,提高生活信心。

同时,小篮球运动的开展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让他们积极应对生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能更好的处理各方面问题,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小篮球运动活动形式多样,深受儿童喜爱

篮球运动受到广大人群的青睐,在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具有很大市场,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大力倡导有力促进了篮球这一项体育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特教学校小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仅为“星星宝宝”提供了运动康复环境,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交友的平台,让他们在共同的体育活动中认识他人,在健身的同时放松身心,小篮球运动的开展客观上增大了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以此扩大“星宝”自身的交际范围,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要。

(三)小篮球运动场地要求不高,不受硬件条件限制

“星星宝宝”的康复训练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依赖社会家庭环境。“星星宝宝”受家庭影响的程度比较深,对于多数孩子来讲,还没有脱离家庭独立,康复训练还依赖于家庭环境。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多数父母都支持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康复,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器材。而小篮球这一项体育运动对场地、器材没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场地的要求比较低,小篮球的运动场地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无处不可,大到专业的体育场馆,小到普通空地、庭院,甚至是客厅。这种不限场地的运动方式极大的突破了了“星星宝宝”康复训练对环境的依赖。

这种方便操作的体育运动也能长久的激发孩子的康复训练的兴趣。兴趣的倾向性能影响孩子对体育康复训练的实践。通过小篮球运动带来的兴奋体验来减轻孩子在人群中的压力,改善低落的情绪。

二、小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一)对小篮球运动开展意义的认识不足

特教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运动在“星星宝宝”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多数认为自闭症儿童本身协调能力不足,控球能力差,开展小篮球运动难度比较大。这为小篮球运动在特教学校的开展带来了困难。还有部分特教学校教师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认为小篮球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不敢大胆开展。这些都影响了特教学校小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个体的发展。基于此,活动的开展既是教学资源也是教学手段。在特教学校小篮球运动中让孩子融入适当的体育运动环境,激发学生自己去接纳同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些措施不僅有利于为当前的康复训练,还为今后的融入社会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有的训练模式脱离特校学生的实际

部分特教学校教师在小篮球运动开展时生搬硬套,脱离学校实际情况。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特教学校都开展了小篮球运动,但开展的质量大有差别,有的学校只采用了最原始的教学方法。“星宝”主要是运用小篮球的原地拍球或者是行进间拍球改善自身的协调能力,不存在提高竞技技能。有些教师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照搬、复制别人的做法,没有根据季节、场地、地方风俗、校园特色灵活安排。

(三)特教学校开展小篮球运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管理不够规范

正是小篮球运动相对灵活,没有统一的程式要求,使得特教学校教师对小篮球运动开展的理解千差万别,对活动的组织、强度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活动开展良莠不齐。另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层对小篮球运动的开展只有要求,没有细节指导,导致小篮球运动的开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管理不够规范。这些管理上的不规范不利于小篮球运动出成果、出精品,阻碍了特教学校“星星宝宝”的身体协调康复训练。

三、对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几点建议

(一)教练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提高

不论是特教学校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本着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的态度开展康复训练活动。学校管理者要着眼于康复训练环境的改善,要把康复训练硬件建设纳入到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即便是经济条件不具备也应努力寻求政府组织或社会机构的帮助,为“星星宝宝”的康复训练创造物质基础。广大的教师应提高有限的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营造出良好的康复氛围。同时,特教学校教练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深入实际研究适合“星星宝宝”身体协调能力康复的训练方法,不因孩子的身体缺陷而放弃自己为人师表的专业操守。

(二)科学地选择符合“星宝”康复需求的动作

动作的设计立足“星宝”的需要是小篮球运动开展的首要原则。动作是指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有效的小篮球运动成套动作是由若干个动作或动作串建构而成的。小篮球运动动作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康复训练的效果。在当前的小篮球运动创编中,动作的一致性被认为是首要的元素。但小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康复训练应该具有更多的开创性,设计出组合性的系列动作以增强训练效果。尤其是动作之间转换的流畅性将决定着身体协调力的训练质量。通过调查发现,在小篮球运动开展的初期,孩子兴趣浓厚,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兴趣就降了下来,甚至是当成了一种负担。为使小篮球运动可持续高效开展,就要关注“星宝”的内在需求,对小篮球运动的动作进行适当的创新,吸引孩子长久的关注。

作为特教学校的教练员,一定要在教孩子之前自己先清楚每个技术动作的训练目的。如,在准备活动中选择“柔韧拉伸”,从生理学角度讲,应该在运动前给身体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拉伸侧腰肌时,另一侧手要支撑膝盖,目的是避免身体局部过度用力造成伤害。

(三)开展便于操作的内部比赛及交流活动

特教学校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节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小篮球运动氛围。康复训练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各项比赛活动能使多数学生迅速融入到体育文化氛围中去,有利于学生在体育文化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比赛是体育运动与生俱來的特性。通过开发体育比赛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的趣味性。尤其是在特教学校,比赛就是康复训练的内容,教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设置游戏化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爱上小篮球运动。

总之,恰当的体育训练可以有效的“星星宝宝”身体素质低下的现状,小篮球运动能通过对身体协调能力的干预提高“星星宝宝”的机体工作能力,有利于他们掌握更加复杂的运动技能,为康复训练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蒯莉芳,甘文韬.户外运动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

[2]王广帅,鲁明辉.面向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游戏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5(14).

[3]薛世宇.体育运动能力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现状研究[J].现代交际,2019(13).

[4]陈淑梅,杨林华,曹静.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实证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5]袁猷超.体育游戏干预对自闭症儿童运动能力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7(3).

作者单位: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协调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28:59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10:30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57:55
大搜寻·疯狂的运动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