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的生命美育教学实施策略

2020-09-10 07:22陈晓燕
南北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初中语文

陈晓燕

【摘    要】关于生命的话题数之不尽,学生要通过学习来弄清楚生命的意义,逐渐开始学会去尊重、珍惜、热爱、欣赏生命。就初中阶段的教学而言,语文教师要对散文教学进行更为积极地利用,以此来向学生实施生命美育教学,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教学  生命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32

生命美育,是在美育中实现的生命教育,是符合当前社会环境发展需要的。散文教学的生命美育教学,教师会对散文中的审美美育元素进行挖掘,借由散文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弄清“生命的价值”,令学生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搞懂“生命的意义”,使学生能够开始懂得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下面就对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生命美育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稍做深入。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生命类散文简述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散文所占的比例不低,这些散文或多或少都暗含着作者对生命及生活的思考,作品能够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到相应的启迪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命看法的形成。

特别就被划归为生命类的散文而言,其或许没有引人入胜的叙事,或许也没有形象刻画的人物,或许更没有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细节描绘。这类散文的内容一般较为纯粹,大多记录着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或者是生命中某一个细节给作者带来的启发,这些文字的形成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多,即学生要从写作背景入手来对这些文字进行理解。当学生感觉到这类文章所独有的趣味之后,就会渐渐走进作者写出文章那一个时间段的精神世界,开始与作者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共鸣,在明白作者所要表达全部意思的基础之上,去用心聆听作者为生命颂唱的一曲赞歌。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生命美育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概述

语文是学生探索语言这门工具的引导性学科,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而言,生命的意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此,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学生的人格才能得以进一步健全完善,开始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已是学校教育的“标配”,通过这一系列生命相关的教育来让学生更好地形成对生命的认知,令学生能够懂得珍惜、热爱、尊重、敬畏生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生活及享受生活。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极强社交属性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社会道德及核心价值体系。加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相关教学理念的提出,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诠释。所以,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除要发挥其传统语文教育功能之外,还要起到生命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更为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三、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生命美育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生命美育教学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师需要更为积极地对散文中作者有关生命的感悟、感想、感受等细节进行提取,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来学习到如何去看待生命,令学生能对生命形成一个较为清楚的自身认识,使学生能够开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磨炼生命,帮助学生成长成为“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优秀人才。

1.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以及珍惜生命。生命,是一场没有返程的旅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散文教学中格外注意地穿插生命美育教育,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地感受到生命成长需经历一个极为艰辛的过程,需要父母心血的倾注,需要教师的谆谆善诱,需要亲人、朋友的大力支持,等等。我们需要极为严肃地去对待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可以试着用冰心创作的哲理性散文《谈生命》,让学生得以去欣赏作者呈现出来的“生命画卷”,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去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感悟,让学生能够领悟到生命中所存在的“苦”与“乐”。此时,学生或许会对“活着”产生诸多疑问,并开始逐渐清楚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一生的问题,即便是经历远胜常人的苦,不可以对生命萌生放弃的想法,要学会去适应、接受和享受我们无法改变的环境,用自己的不断变化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渐渐找寻到最为真实的自我,尽情地去领略生命。

个人生命具有“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尊重他人生命与尊重自己生命同样重要。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生命美育教学予以更好地深入,将“尊重生命”这一概念的范围进行扩展,让学生能以尊重生命为基础,试着去对生命的意义进行理解,以便能够慢慢学会去尊重他人的生命。我们可以对《谈生命》进行更为深入的探析,从“一江春水”或“一棵小树”来了解生命生长、壮大、衰老的普遍性规律,看到生命是“苦”与“乐”交织的矛盾综合体,懂得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此时,学生或许才会真真正正地懂得生命的真谛,开始学会去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逐渐学会应如何去珍惜生命。

2.让学生去磨炼生命。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其间必定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这也正是生命精彩的地方。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呈现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用作者的思想来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以此来使生命美育教学得以更好地实现,令学生得以更好地去磨炼生命,让学生的人格得以更为趋于完善。我们需要通过深思来探寻生命的真谛,开始试着对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再塑生命》进行探索,去感受作者是如何磨炼生命来战胜命运的,促使学生开始去对自身进行审视。此时,学生会更为直接地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开始去找寻磨炼生命的方法并付诸实施,逐渐成才成為具有优秀人格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生命,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哲学性话题,是需要用一生去实践的真理,是我们必须要把握好的关键。究其根本,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是必须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而学生发展又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故生命美育教学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推动。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务必要将生命美育教学予以更好地实现,让学生能够真真正正地获得到切实有效的生命教育,从而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进而学生才能为国家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建华.生命的赞歌——以《紫藤萝瀑布》为例谈初中散文教学[J].课外阅读旬刊,2012(5):313-313.

[2]孔瑞生.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美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2):101-102.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如何在散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导问
美文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