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的发展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比较大,特别是20世纪从“五四”到“文革”阶段,中国文学在借鉴俄罗斯文学创作理念的基础上,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发展现象。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近百年的传播,对中国文学的发展的影响可谓无可替代,不仅为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还对中国读者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8-0025-02
中国当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国家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在借鉴俄罗斯文学的过程中形成显著的中国特征。中国当代文学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俄罗斯文学的借鉴以不同价值取向切入,在刷新中国人心中原有的俄罗斯文学印象的基础上折射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心理需求。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以从“五四”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等阶段进行阐述。
一、“五四”时期的“为人生”文学
“五四”时期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国家发展道路时将目光投向了与中国相似并刚取得革命胜利的俄国。俄国作家在作品创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民主意识、历史责任感等,激励着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时也鼓励了有忧患意识的中国文学界的先驱。在“五四”运动的高潮阶段,俄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盛极一时,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契诃夫的《樱桃园》 等都在中国翻译并广泛印刷,并在文坛引起不同凡响的影响。进行俄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多为新文学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如鲁迅、茅盾等。此时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文学家间传播成为一种风气,也促进了中国文学创作观念和内容的更新。
在此之前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多以社会问题和人生题材为主,具备较强的人道主义倾向,这种“为人生”的创作理念也为中国的文学创作者所接受。鲁迅、周作人、茅盾、沈从文、夏衍无论是在演讲稿中还是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都贯穿了“为人生”的理念。茅盾表示,是读了俄罗斯古典文学作品,才从梦游世界挣扎出来,文学创作应该是为人生的。鲁迅先翻译了果戈里的《死魂灵》,之后创作了《狂人日记》。《狂人日记》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同名,作品题材、文学思想、人物设置、表现手法等都是借鉴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巴金的《撇弃》借鉴的是屠格涅夫的《门槛》,无论是表现手法、表达主题、表现形式都与《门槛》相似。茅盾的《子夜》就是受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影响,在借鉴托尔斯泰的艺术表象手法的基础上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
二、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革命文学”
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正面临军阀混战,在五四时期形成的个人解放的文学理念遭受到质疑。一部分左翼作家将文学作品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文学创作成为“革命文学”。苏联的《毁灭》 《铁流》 《呐喊》 《被开垦的处女地》《母亲》被引入中国,此时对中国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高尔基。被引入中国的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并以主人化的全新形象出现在作品中。在这些作品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学创作也以“革命文学”为主,作品中的主人公以工农群众为主,以革命运动为主要描述对象,全文贯穿着理想主义。此时,对苏联文学作品的误读,使得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更具阶级性,越来越缺少传统的人性和忏悔之情。如蒋光慈在留学苏联后片面地强调集体主义,忽视艺术创作的人物特性,并将矛头指向了五四革命文学的先驱鲁迅、郁达夫等。
三、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文学”
到20世纪40年代,大批的苏联文学作品翻译成中国,并在中国出版发行,如《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战阶段,体现苏联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了文学创作者的共鸣,如《他们为祖国而战》《青年近卫军》《侵略》《人民不死》等,都鼓励着备受战争的摧残的中国人民。
此时,受苏联文学影响最大的延安文学成为新兴的文学力量,延安文学更注重对苏联文学的革命色彩的借鉴,主要利用小说文本形式进行创作,最后以战争小说为主要创作模式。延安文学的战争小说创作方式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且与60年代的苏联战争小说类型相似,不涉及战争的残酷,只歌颂战争的神圣和伟大。在40年代中国有名的战争小说有《保卫延安》《红日》,都是以战争暂时失利、总结经验、战争胜利为模板进行创作。又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借鉴《被开垦的处女地》,在人物设置、题材选择、结局处理上都能看到《被开垦的处女地》的影子。
四、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政治上与苏联亲近,中国文学的创作也是以苏联为榜样,之后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念作为中国文学创作的最高准则。苏联的解冻文学拉开了中国文学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讨论的序幕,目的是摆脱文学禁锢,但未成功。在60年代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恶化,为了摆脱苏联的影响,中国文学界成立了自己的文艺体系,确定文学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形式。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界的作品以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居多,这些作品的创作是受《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等乡村题材小说的影响。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刘绍棠的《青枝绿叶》、 柳青的《创业史》等都能找到《被开垦的处女地》的影子,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理想化。如柳青的《创业史》先以宏大的结构进行布局,之后以精细的心理描写进行刻画,并与哲理思想进行结合,其艺术性较高。但该作品只是简单地用阶级的方法进行人物配置,没有逾越历史的局限。5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等都是以农民的思维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式进行生活的表达,弘扬的是爱国主义,属于新英雄传奇类型的作品。在50年代,“阶梯诗”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影响比较大,郭小川的《投入火热的斗争》、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和《雷锋之歌》等的创作形式都是依托“阶梯诗”进行,在作品表現上,用宣传代替了传统的隐喻,内容多以歌颂政治为主。王蒙就是50年代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的作家,他走上写作的道路是爱伦堡的《谈谈作家的工作》的指引,他的创作受安东诺夫的《第一个职务》 与纳吉宾的《冬天的橡树》的影响,能挖掘新生活的新精神。
在20世纪50年代,大量的苏联文学作品被翻译并出版,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鸥》等,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不仅受这些作品的影响,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受这些作品文化的影响比较深。特别是保尔·柯察金等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及革命精神,深深地停留在中国读者的心中。中国青年也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20世纪60年代的地下文学
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进入冷却期,1962年后,中国不再出版苏联的文学作品,且1964年后,苏联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公开出版物中逐渐消失。虽然公开出版物消失,但是苏联文学对中国作家及读者的影响却没有消失。《没有武器的世界: 没有战争的世界》《带星星的火车票》《你到底要什么》等都是中国青年偷偷阅读的作品,且相对于西方现代文学作品而言,苏联的文学作品更受中国青年和作家的欢迎。60年代到70年代,中国读者和作家对地下文学作品的阅读奠定了地下文学的基础。如“文革”后的《黑玫瑰》《女贼》等都受《复活》的影响,地下文学是中国伤痕文学的先声。“文革”后的“白洋淀诗群”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枝独秀,也受俄罗斯文学影响,带有深厚的俄罗斯情绪。中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中国诗歌的评价主要依托现代主义艺术手段进行,忽视了诗歌与俄罗斯诗歌的联系。
六、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借鉴文学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文学出现新思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受世界不同国家的先进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不再只借鉴俄罗斯文学。但80年代的文学作品创作依旧存在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影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责任、人道主义、忧患意识一直影响着中国作家的创作。80年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不再是对俄罗斯作品的模仿,而是从俄罗斯作品中吸收经验,在内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应用。8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里基本可以找到对历史的反思、对民族发展的追寻、对改革的揭示等描写。该时段,《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活着,可要记住》军事题材的作品等都被广泛关注。中国的军事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如朱春雨的长篇小说《橄榄》就是以全球思維描写的人与世界;张贤亮的《肖尔布拉克》就是受《我的包红头巾的小白杨》的启发。
总之,俄罗斯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20世纪五四到“文革”阶段,中国的文学作品创作以俄罗斯文学为借鉴,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独有的现象。中国在借鉴俄罗斯文学过程中出现的片面性导致中国文学作品创作的失落感,所以要以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为依托,借鉴俄罗斯文学的先进经验和表现手法,进而使中国文学更具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董丹.20世纪俄罗斯战争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58-59.
[2]鲁旭.经典文学打开世界之窗——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J].江汉论坛,2019,(7):103-108.
[3]杨明明.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1978-2017)[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3):72-77.
[4]尤铎衡.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J].中外交流,2018,(12):124.
[5]邓翀.论俄罗斯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7,(17):56.
作者简介:
徐迪,女,汉族,吉林德惠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俄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