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
【摘要】 “新生代”华裔女作家黄锦莲的代表作《点心》主要讲述了美籍华裔女孩欧阳林赛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寻找自己的族裔身份的心路历程。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表达的华裔文化身份认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国年轻一代华裔的精神生活状态及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感受,唤起读者对中国文化传统、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的反思。
【关键词】 《点心》;族裔身份;多元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0-0040-02
老一代美国华裔作家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与此同时,一批华裔作家新秀正异军突起,她们多为女性,出生于70-80年代,多在三十岁左右登上文坛,大放异彩。代表作家有张岚(Lan Samantha Chang)、何舜廉(Sarah Shun-Lien Bynum)、黄锦莲(Kim Wong Keltner)、伍绮诗(Celeste Ng)等。
“新生代”华裔作家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经历,深受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驾驭的文学主题更加广阔,题材内容更加新颖,写作技巧和风格亦各具千秋,百家争鸣。但是她们作品中的族裔身份主题仍然值得不断探究,尤其在当今深度全球化的时代。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华裔文坛新秀的代表作家黄锦莲的小说《点心》中表达的华裔文化身份认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国年轻一代华裔的精神生活状态及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感受,唤起读者对中国文化传统、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的反思。
黄锦莲是第三代旧金山华裔,父母从小在美国长大。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毕业生,主修英国文学。跟黄锦莲一样,欧阳林赛—— 《点心》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旧金山第三代年轻华裔,小说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进行叙述,主要围绕林赛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展开,展示了她对族裔身份、生活、亲情、爱情等问题的思考。可以说,欧阳林赛的自我族裔身份追寻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对“中国性”的排斥——对“族裔身份”的探索——摆脱“族裔身份”的限制。
一、对“中国性”的排斥
身份认同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我”的认同。认定“自我”之际,也是界定“他者”之时[1],因为“如果没有他者的承认,人类的意识就不可能意识到自身。”[2]《点心》开篇就是欧阳林赛对自我文化属性的判定,她坦述虽然她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有着黑头发和杏仁色的眼睛,但是她对中国文化所知甚少,背不出一句中国汉朝的谚语,对孔子也一无所知,而且虽然她的父辈来自广东,可是她既不会讲粤语,也不会讲普通话。她从小在西方文化的熏染中长大,熟读欧洲文学及西方哲学,热爱但丁、马克·吐温、海明威、弗吉尼亚.伍尔芙。她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几乎完全西化,并且跟大多数的西方女性一样,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女性自我意识。她只跟白人男性约会,当哥哥凯文问她什么不尝试与亚洲男生交往时,她回答道:
“有一样事情我是肯定的,我不会跟传统的亚洲男生约会,因为他们只想要一个服服帖帖的、整天在家做家务的附属品。”
凯文说,“听好了!所有的男人,不管什么种族的,都希望找一个服帖的女友,所以谁能给你提供好的物质生活,你就嫁给谁好了。”
林赛回应:”我自己就能给自己提供好的生活。”[3]
由此可见,在林赛前期的成长过程中,她认同的是白人文化,并将自我认同为白人,骨子里崇尚的是自由、独立的精神。她认为自己身上的“中国性”是“一个多余的细节”,而不是“她的身份的主要构成部分。”[3]
在她小的時候,她会因为亚裔身份而受到学校白人小孩的敌意和歧视,她们会故意大声喊她的名字,因为“欧阳”一听就是中国味十足的姓氏。因此,为了逃避身上的“中国性”,她刻意掩饰自己喜欢吃中国菜的习惯; 担心身上的万金油味道暴露自己来自中国家庭而焦虑不安;跟同样来自中国的闺蜜一起,也绝口不提有关中国的问题。另外,对中国文化缺乏认识,导致她对中国人产生偏见,继而逃避身上的“中国性”。在她看来,亚洲人都是“不择手段、狡猾而又愚蠢”的[3],她担心美国人把自己与这一形象联系起来; 她不认同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认为唐人街里的中国人思想封闭、爱嚼舌头、不讲规章制度、邋遢。
二、对“族裔身份”的探索
尽管林赛一直在排斥身上的“中国性”,却无法摆脱基因、种族给她带来的苦恼。她将自己认同为白人,只和白人男性约会,可是她又对追求她的白人男性保持警惕之心,因为她不确定这些白人男士是真心喜欢她,还是对中国女孩的一种“猎奇”。她明明喜欢办公室的白人同事迈克,但是面对迈克的表白,她却犹豫不决,不敢接受他的爱意。这说明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并没有完全摆脱自己的中国身份,并为此而感到自卑。
林赛身上的种族身份矛盾性还体现在以下方面:尽管她将自我认同为白人,但是意识深处的中国文化传统却经常浮现出来,将她与其来自中国的父辈及祖先文化联系起来。虽然在小说前部分,林赛经常抱怨唐人街的闭塞和落后,以及看不惯生活在那里的中国人的各种陋习,但是读到后面,林赛脑海里的唐人街却变成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毕竟那是她从小生活过的地方,承载了她的童年的大部分记忆,与婆婆生活在唐人街的一个个日常生活的场景为她的中国文化身份奠定了基础。跟老一代华裔作家不一样的是,黄锦莲笔下的那些充满浓郁中国色彩的场景,如、饮食、唐人街的日常、春节庆典、婚丧嫁娶等不再带有奇异、神秘落后的色彩,而是改为通过一种较为中立的立场、甚至是欣赏的态度向西方国家呈现中华文化,因此后半部分的作品洋溢着一种乐观的中华文化自豪感,也表明了一开始将自我认同为白人的林赛内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逐渐认同自身的“中国性”,从排斥中国文化转变为乐于探索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虽然林赛意识到了身上的“中国性”成了构成自己的一部分,但是,生活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她仍然不知道如何定位“自我”,对自身的身份缺乏正确的审视。对自身族裔身份的困惑也导致了她和迈克的感情出现了危机,为了拯救这段感情,她决定陪伴外婆回中国探亲,踏出了了解中国文化、探索自身文化属性的第一步。
三、流动中的融合
在寻根之旅的开端,她对中国文化感触不深,并因自己来自美国表现出一种优越感,直到她了解到外婆的身世以及外婆和外公在中国的苦难经历。到达中国之后,她们先前往北京颐和园观光,在参观颐和园的过程中,作者通过运用陌生化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方式、文化承载词以及国外专有名词等表达,表现了林赛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由陌生转变为喜爱的态度。回到外婆外公的家乡台山后,林赛发现虽然那里的生活环境穷苦不堪,但外婆的亲朋好友们热情好客、朴实真挚的人情深深温暖了她的内心。林赛还在从未谋面的亲戚家的墙壁上看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这使林赛对中国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她切实感受到了自己是中国的一分子,中国是自己的根,继而对中国产生了认同感。
“身份,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法兰西的或英国的,作为不同的集体经验的规程,最终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身份的建构需要在每一个具体时代中的‘自我’和‘他者’之间不断的互动、对话中确立,而不是通过简单、固定的二元对立模式树立起来。”[4]从中国返回美国之后,林赛身上的“中国性”被激发了,她想更多地去了解自己家族的故事,她决定把她父亲的零碎的历史收集起来,在这些有价值的记忆尘封之前,及时保存下来。她一直以为自己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从来不跟外人谈论中国食物,但是在小说的最后,她滔滔不绝地向迈克介绍年糕的做法、各种点心所用到的馅,连她自己最后都觉得惊讶,原来她对中国食物早已熟谙于心,中国文化已经成为她的一部分,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林赛。林赛邀请迈克到家里参加外婆准备的大聚餐,大家一起吃牛舌、啃鸡爪,表明了她从新的角度去审视自我、解读自身的民族身份,她认同了中国这个家,接受了自己的华裔身份,并且努力摆脱狭隘的族裔限制,在两种文化中找到了平衡,积极寻求多元文化的融合。她感悟到每一次的 “经历”都是成长,作为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她是独一无二的。
四、结语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那些生活在中美文化之中的美国华裔作家们体验最为强烈、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新生代华裔作家也亦然,虽然身份意识在她们身上可能会被淡化,但是却不可能完全消失。正如英国种族问题研究学者保罗.吉尔罗伊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中身份的世界里。身份的重要性在于它從理论上来说是一个观念,而且还在于它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竞争事实。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在当代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反响,无论是在学术圈内还是学术圈外”。[5]在多元文化政策下长大的黄锦莲,历经了身份的困惑与迷惘,对“自我”和文化传统进行重新思考,思索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并存与融合。在黄锦莲的《点心》里,我们看到了美国年轻一代华裔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与热爱,对根的追寻,对中国身份的认同。《点心》表达了新生代华裔更为达观的身份认同观,那就是,在现代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身份认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建构自己的身份,从而突破各种束缚,最终获得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欣.继承与超越——评谭恩美新作《惊奇山谷》[J].名作欣赏,2014,(11):87-89.
[2]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Keltner,Kim Wong.The Dim Sum of All Things[M].New York:Avon Trade,2003.
[4]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王光林.认同,错位与超越——兼论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A].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三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