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国文化热”在全球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中国地方特色文化的走出去也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概况后,外国友人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学习,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就在这时得到凸显。拥有“第二国剧”美誉的中国五大戏之一的越剧,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经典戏本《梁祝》,同时是我国古代四大经典爱情悲剧之一,对外国友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从越剧《梁祝》这一具体对象着手,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跨文化传播障碍,然后分析近两年来旨在以推动高雅、古典、流行和现代艺术结合的新形态声乐节目《声入人心》得以成功传播的三个原因,进而探析《声入人心》对越剧《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具有的三个启示。
关键词: 声入人心;越剧;梁祝;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I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3-0065-04
近年来,中西文化交流较以往更甚,学界对中国地方特色文化的“走出去”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尽管地方戏曲的跨文化传播目前还是一个较为冷门的领域,但这并未阻碍其向前发展。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越剧跨文化传播”这一主题的相关论文数在2011年为1篇,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均分别为2篇。本文正是抓住这一潜在热点,试图探究越剧《梁祝》跨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一、越剧《梁祝》的文化内涵及跨文化传播障碍
(一)《梁祝》的文化内涵
1.剧情简介
越剧《梁祝》讲述的是浙江上虞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外出求学与来自会稽的同学梁山伯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英台遵父命,女扮男装,和山伯一同学习。二人在三年求学过程中相知相惜,义结金兰,英台对山伯暗生情愫,临别假托家有九妹让山伯上门提亲。然英台父亲的意外许配让英台的幻想落空,当山伯后知后觉地赶来提亲时,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故事的最后,梁山伯郁郁而终,祝英台在出嫁途中殉情。经过一阵短暂的黑暗后,二人化魂为蝶,彼此相伴。
2.文化内涵
(1)既具浪漫色彩又种下希望之种
在人类现行掌握的自然科学规律下,人在死亡以后不会转世、投胎,而故事却在瑰丽想象的基础上,为两位主人公安排了非常浪漫的“化蝶”的结局,既出乎观众的意料,又仿佛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局能够给予观赏者一个情感的平衡,使观众在结束观赏过程后不至于大悲大痛。同时,在观众的心中种下了希望之种,让观众能够沉浸在相对美好的结局中,感受爱情的纯美和剧情的回味悠长。
(2)人物形象鲜明又反传统
《梁祝》对于两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十分成功。首先,梁山伯表现的一点“呆”,能够引起观众的急切,起到了很好的情绪调动作用,与后来的大转折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悲剧色彩更浓。其次,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反传统的一个女性形象。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妇人家本应守在家中相夫教子,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而祝英台却离家游学三年,这与古代大部分女性的生活轨迹不符。此外,婚配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祝英台却自配婚姻,这是对中国传统婚配模式的抗议。然而传统婚配观念在祝父心中根深蒂固,祝父对祝英台的意外许配直接导致二人的爱情悲剧。
(二)《梁祝》的跨文化传播障碍
第一重障碍是基于文化差异产生观念距离。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得剧作的文化内涵多了几分神秘色彩,这对于外国友人“中国认知”的形成影响颇大。就中国本土人来说,我们对这一奇特想象并不陌生,早在汉代乐府诗中的《孔雀东南飞》中就有“比翼鸟”和“连理枝”的象喻。可以说,“化蝶”情节是基于一种神话的心理特征,即假借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去弥合现实的悲剧。[1]因而国人理解男女平等、自由婚恋的观念没有障碍,但是这种写法在西方的文学经典中鲜见,这就构成外国的认知障碍。
第二重障碍是基于中西方语言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越剧演唱者所使用的是吴方言,对于外国友人的语言理解构成二次障碍。如若外国友人缺乏对于汉语普通话的理解,那么理解吴方言几乎不可能。只有在有了足够的汉语语言基础之后,他们才能更顺畅地进行文化观赏。
第三重障碍则是基于中西方审美差异的障碍。作为中国地域特色文化代表的地方戏曲越剧,代表的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吴越片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中原一带的黄河文明,自然也迥异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不同的文明会孕育出不同的审美,越剧的布景、妆容贴近的都是吴越片区的文化,外国友人在既有审美下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审美。
二、《声入人心》在中国成功传播的原因
西方艺术剧种主要有歌剧、音乐剧、话剧、舞剧等,其中,歌剧的代表如《图兰朵》《塞尔维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等,音乐剧的代表如《吉屋出租》《红与黑》《音乐之声》等,都在中国传播,但受众有限。近年来,《声入人心》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推动了歌剧和音乐剧等西方剧种在中国的传播。
(一)《声入人心》的轰动效应
2018年11月,由中国原创的、旨在推动高雅艺术和古典艺术与流行艺术和现代艺术结合的新形态声乐节目《声入人心》在湖南卫视首播。自节目开播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美声”“歌剧”和“音乐剧”在各大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次数长久不衰。根据“站长全网指数”的统计数据,仅2020年4月6日至5月5日30天内,“美声”的日搜索次数就一直维持在415次到615次之间,“歌剧”的日搜索次数维持在515次到960次之间,“音乐剧”的日搜索次数维持在625次到1005次之间。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院观看表演。《声入人心》节目播出后,相继在全国展开巡演。节目出品人尚雯婕在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中表示,巡演门票“一票难求”,这与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在节目采访中谈到的“免费赠送演出门票也无人观剧”的窘况形成强烈反差。2019年10月,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在成都进行两场演出,均座无虚席。可见《声入人心》的带动力是持久而强劲的。此外,节目的普及招揽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音乐剧和歌剧专业的学习当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天天向上》节目中表示,2019年歌剧和音乐劇两个专业报考人数均较往年大幅增加,其中音乐剧专业报考人数更是增幅高达40%。
(二)《声入人心》在中国传播成功的原因
1.译配歌曲,去语言障碍
在西方歌剧中,许多唱段的语言都是意大利语。相较于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来说,普通大众的接受难度会更大。因此,《声入人心》节目在歌曲的演唱编排上,对歌曲的译配较为重视。这种倾向在2019年7月19日开播的第二季节目中尤为明显。例如,在第二季第六期节目中,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选手徐均朔对电影《你的名字》中的插曲进行译配,使用中国大众都能理解的汉语普通话演唱,在较大限度保有歌曲原汁原味的基础之上,消除了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语言障碍,从而拉近了观众和作品之间的距离。
2.唱段经典,潜在受众多
音乐剧、歌剧等西方艺术剧种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雅艺术的代表,相较于流行音乐来说受众面较小。《声入人心》节目未播出之前,受众大多是音乐相关从业者或对音乐了解较深的人。但在并未观看演出的受众群体中,仍会有一部分曾经听过这些剧种的代表作中的经典唱段,例如《图兰朵》的唱段《今夜无人入眠》。这一唱段曾被“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世界第四大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英国美声流行女歌手莎拉·布莱曼等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文艺演出以及2011年湖南卫视的小年夜春晚中,都能看到这一段表演。这些听过《今夜无人入眠》的观众,实际是歌剧《图兰朵》的潜在受众。当他们对经典唱段产生共鸣时,只需再外加一点刺激,就能够诱导他们进入歌剧表演的欣赏过程,从而为歌剧推广做好铺垫。《声入人心》中选取的歌剧片段包括《今夜无人入眠》,音乐剧片段包括《吉屋出租》《伊丽莎白》《歌剧魅影》等经典片段的再现,可以激发观众的观赏欲望,从而推动部分潜在受众去了解、去观赏歌剧和音乐剧,也就间接扩大了西方艺术剧种的辐射面。
3.受众明确,歌手年轻化
传播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主体、受众、内容和形式。[2]《声入人心》这一节目的受众非常明确,它主要针对的是90后、00后等新一代年轻人,因而在歌手选取上特点尤为突出,打破了人类对传统美声歌者的固有印象。美声歌者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较为壮实,这主要是因为美声表演中不用话筒,但却需要非常长的传声距离,这就需要歌者有一个非常好的共鸣腔。壮实的形体可以为他们带来这种优势,因而造就我们的固定印象。但在第一季节目的三十六位歌手中,年龄最大的不超过40岁,以30岁以下居多。这些歌手大多面容俊朗,体形匀称,“颜值”高,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对于吸引年轻人观看节目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些选手中,不乏一些曾经在其他节目中获得过佳绩的歌手,他们本身携带的“流量”也是节目的一大“爆点”。综合以上这些因素,能够在吸引观众的基础上夺得优势,进而推动歌剧等西方艺术剧种的传播。
三、《声入人心》对越剧《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启示
(一)做好“归化”和“异化”的平衡
“归化”与“异化”原本是语言翻译过程中的两种翻译策略[3],分别倡导翻译过程贴近译入语或保持源语言特色。但其实,这两种翻译策略,也可以嫁接到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具体来看,语言、审美等方面需要采取不同策略。
语言方面,以“归化”为大前提,小范围地使用“异化”策略。跨文化传播的受众并不隶属于本国语言体系内,因此必定需要消除语言的障碍。《声入人心》的译配工作完成的就是这一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消除的同时,既要保持越剧的传统韵味,又应当适应传播受体所属国的语言传统。因而,越剧《梁祝》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先做好台本的译介工作,以“归化”为大前提,选择便于理解的语言重新制定台本。在保证这一大前提的情形下,小范围地使用“异化”策略,使译入语仍然同源语言的台本一样保持押韵,从而有利于外国友人体验原汁原味的越剧《梁祝》。
在文化审美方面,应当以“异化”策略为主,辅以小范围的“归化”策略。在《梁祝》这出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是“化蝶”,这一情节利用西方戏剧中的惯有方式很难直接演绎,即使演绎也很难表达出那种凄美的神韵。因此,《梁祝》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以情节为依托,对情节的文化韵味做最大限度保留。外国友人欣赏越剧也是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如若选择与其本国戏剧文化意味过于相近的方式进行演绎,不但不能很好地表达作品,反而可能引起观众的乏味。除此之外,《梁祝》的布景等主要体现的也是中国的古典韵味。“十八里相送”这一幕最后的“长亭送别”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亭子的样式是典型的古代中式亭子,与西方大有不同。因而,在布景上不可能使用外国剧场的现有道具,而应留用中国自己的道具,而妆容和服饰也同样。唱腔上,也仍应保持中国的传统特色。虽然语言上需要做相应变动,但是唱歌的强调若变了,透出的情感便也会跟着变,所产生的韵味毫无疑问会打折扣,不利于外国友人“中国认知”的形成。
(二)强化经典情节,融入经典乐曲
《声入人心》的潜在受众来源于经典唱段的选取。那么,越剧《梁祝》也可以使用相同策略,强化经典的情节。“长亭送别”“化蝶”等情节,文化指向明确,相较于其他情节有必要特别强调。因此,演绎的时候,可以让这些情节与其他情节形成强弱对比,从而加深观众的印象。另外,强化唱段的时候可以融入其他音乐。比如相较于越剧唱段,小提琴协奏的《梁祝》,就为更多的外国人所知晓,所以可以在戏曲演绎过程中融入它。而这一创作构想,也确实被运用于实际操作当中。2016年举办的“最忆是杭州”G20文艺演出上,就采用了这样的演绎方式。演出获得了到场外宾的一致好评。
(三)抓流量,形成文化IP,产业式发展
自《梁祝》故事诞生以来,无数艺术家对其进行了演绎。但是想要抓住外国友人的心,应当选取最为观众心仪的进行推广。1954年袁雪芬等老一辈艺术家所演绎的版本固然好,但表演者年事已高,不便再频繁演出。因此在推动《梁祝》走出去时,可以向《声入人心》学习,选取新一代越剧演员中的高颜值“实力派”。这样既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又不影响作品的整体水平,还可以抓住流量及粉丝。
此外,还应当注重文化IP的打造,以产业化的形式进行发展。打造IP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实现各方共赢。[4]日本动漫在其推广过程中频繁推出手办、手游等延伸产品,这种策略同样可以适用于越剧的跨文化传播。以《梁祝》的主人公为元素,打造DIY手办工坊,增加观众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其兴趣度,进而达到《梁祝》的全方位传播。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朗读亭”也可作为一个实例。相关部门可以支持在剧场附近投放“唱戏亭”,在录音设备中准备简易便于操作的多语言《梁祝》教程,使观众在演出结束后有机会自行体验越剧的实际演绎,加强其体验感,使其感受层次更加丰富。
四、结语
旨在推动高雅、古典、流行和现代艺术结合的新形态声乐节目《声入人心》的成功传播,对越剧《梁祝》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语言障碍、文化观念及文化审美障碍等具有一定的启示。在越剧《梁祝》的跨文化传播方面,应做好“归化”和“异化”策略的使用平衡,在消除语言障碍的同时保有押韵传统,打造文化IP,延长产业链,使其不以一个单独的艺术剧团形式发展,而是以一个集团进行产业化发展,继而因势利导,做到内部可控要素和外部条件的有机结合,为越剧《梁祝》走出去提供双重保障。“百花齐放才是三春盛景”,越剧《梁祝》在走出去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借鉴其他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成功案例,以此避免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走更多弯路。
参考文献
[1] 周静书.梁祝“化蝶”成因及其文化意义[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李佩森.“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产业如何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7-05-27.
作者簡介:
邓智元,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本科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