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点在与孔子谈志向时,向孔子展示了一幅暮春郊游图,获得孔子赞美。但教参的解释比较空泛。故尝试从“三浴”的角度(即河浴,浴乎沂;风浴,风乎舞雩;歌浴,咏而归)对这幅郊游图进行分析,帮助大家理解曾点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暮春郊游图;三浴;河浴;风浴;歌浴;修身;正心;平天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8-0018-0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中孔子问曾点有何志向,曾点没有像子路、冉有、公西赤那样直接回答,而是为老师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的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教参对于这幅郊游图的解释是“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这种人生理想符合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理想”。曾点的这幅郊游图究竟包含了哪些丰富的思想内涵呢?这样的回答好似偏离了孔子的提问为何又得到孔子由衷地肯定呢?
本文尝试从“三浴”的角度切入文本,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曾点的这句名言。
所谓“三浴”,即河浴,浴乎沂;风浴,风乎舞雩;歌浴,咏而归。
《礼记·大学》中有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礼记·大学》中可知“平天下”是儒家的终极目标。本段话还告诉人们如何才能达到“平天下”的秘笈,即“正心”。曾点描绘的这幅郊游图是向孔子展示了自己“修身”的方法和境界,“三浴”的真正目的正是在于“正心”,正心而后才能“修身治国平天下”。正是因为曾点在求学阶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在做最充分的准备所以获得了孔子的终极认同。
那么,曾点是如何“修身、正心”的呢?
河浴炼其身。沂河,又称沂水,属于淮河水系,是典型的山洪河道,雨季时河水上涨,水流湍急。曾点家附近应该不缺少较小的池塘、湖泊,从自身安全的角度来说在家门口附近的池塘洗澡游泳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拥有更好地体质,曾点毅然选择到水流汹涌的沂水去洗澡去游泳。据说孔子自己就喜欢通过游泳来锻炼身体,而且特别喜欢逆游。孔子编订的《诗经·谷风》中就记录有关于游泳的句子:“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a之。”可见曾点到沂河游泳,也是听从了孔子的教导。
无独有偶,1966年7月16日,73岁的毛泽东在武汉最后一次畅游长江,本次畅游共游了一万五千米,用时一小时零五分钟。毛泽东对身边的卫士说:“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据史料记载,毛泽东同志曾先后在长江畅游了十七次!曾点、毛泽东都选择到风急浪高的大江大河中去游泳,他们体会到的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收获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
风浴展其形。所谓风浴,就是在风中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让天地之气拂去身上的一切尘垢。舞雩,是一座高台,是古代鲁国人求雨的高坛,位置在现在曲阜的东南,据史载求雨的时候常有巫人在高坛上作舞来求雨神。试想:在暮春的时节,游泳归来的曾点穿上宽大的春服,登上舞雩高台,在强劲的春风中,起舞弄清影,神思与天地相接,这是何等优美神圣的图景!曾点登上神秘的舞雩台去吹风,绝不是一时兴之所至。他一方面要通过风浴去吹走身上的尘垢和残留在头发和皮肤的水分,彻底清洁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在舞雩台上他还可以像巫人一般地作舞,展示自己经过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优雅美好的外在形体。“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优美的外在也象征着优雅的内在。可以肯定地说,由于舞雩台的特殊作用,曾点在舞雩台上迎风而立,起舞弄影绝对早已成为鲁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或许与姜太公用直钩垂钓于渭水之畔有异曲同工之妙!
歌浴铸其魂。所谓歌浴,就是通过吟唱聆听优美的诗歌来“治心”,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我国古代思想家向来重视音乐的教化之功能。“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甚至将音乐看成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所以曾点的“咏而归”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童放学后唱着歌回家,他实际上是在自觉地接受音乐的教化。孔子提倡音乐的教育功能,曾点作为孔子的学生,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觉地“咏而归”,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老师的教育理念,纯化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品性。看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被曾点自觉地贯彻实行,孔子怎能不高兴呢?所以夫子禁不住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思想,东汉薛勤责问陈蕃的“一屋不扫,安以扫天下?”之说就是基于这个理念。儒家强调个人在投身于社会服务之前要“修身”,但是对于如何“修身”,各人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孔子在四弟子侍坐之际,突发奇想,所问的是“怎么做”,从语意上,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是正面作答,回答得都是“这样做”。唯有曾点并未正面回答,表面看来好像是曾点的回答偏离了孔子的問题。但是他的逻辑又是正确的。毕竟老师问的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假如有人了解你,你打算怎么做呢?)曾点的描述的郊游图可以说是委婉回答的是孔子“怎么做”的前提即“如或知尔”,他应该还有一个隐含的回答即“士为知己者谋”。战果时期“冯谖弹铗”的故事家喻户晓,起初因为孟尝君无法了解冯谖,于是冯谖只能做三等门客吃的是粗茶淡饭,直到孟尝君真正了解了他的才华,他才能为孟尝君营建安稳的“三窟”。
曾点描绘的郊游图所体现出的志向被后人称为“曾点之志”,与“颜回真乐”一起都深刻地表现了儒家人生的修养和境界。曾点描绘的意境深深打动了孔子,也高妙地表现出了自己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传说佛教禅宗五祖想要把衣钵传给下一代时,命门下弟子将学禅的心得,口诵一佛偈,用以评判究竟哪一位弟子才可得传衣钵。这可是一道难题。大弟子神秀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六祖慧能则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于六祖的回答符合禅宗理念,更能“见性成佛”,于是慧能最终得到五祖的赏识。曾点的郊游图用艺术的方式体现他已经深刻“理解了孔子涵泳已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内涵—— ‘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动静之际,从容如此’”,所以才得到孔子的由衷肯定。曾点、子路、冉有、公西华四位同学侍坐孔子畅谈志向之后,孔子最后对后三者的志向做了简单而深刻的点评。孔子表扬了冉有、公西赤的谦虚,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对子路哂笑。但是对于曾点,孔子却在最后没有任何点评。按理说,老师当面点评学生,指出学生的优点或缺点也是无可厚非的。其实这种畅想未来的事情,又是临场发挥,即使回答得再不堪也不会影响什么。但是孔子为什么不当面点评曾点呢?是因为当着曾点的面不好点评吗?其实,孔子对曾点的评价就藏在文章的细节之中,孔子早就通过自己的一些教育细节对曾点的表现做了最好的点评。细节之一就是当孔子听了子路、冉有、公西赤的回答后问:点,尔何如?听到老师的问话,曾点先是“鼓瑟希”,接着“铿尔”,又“舍瑟而坐”,才开始“对曰”,曾点这一系列娴熟的动作表明他早就领会了“礼让”的内涵。细节之二是在一堂生涯规划课上,老师与三位同学讨论得很热闹,曾点却在课堂上自顾自地鼓瑟,而孔子自始至终就没有阻止,可见孔子对曾点时刻不忘用音乐陶冶自己性情的做法是很欣赏的。其实孔子自己也喜欢弦歌鼓瑟,《庄子·杂篇·渔父》中就记载了这样的细节:“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细节之三是当孔子听到曾点述志后禁不住喟然长叹的动作以及不吝言语地夸赞。孔子对子路述志的态度是哂笑,对冉有和公西赤述志的态度是毫无表示,但相较于哂笑,孔子对后两人的没有表示即是表示,不反对即是赞同。细节之四是曾点可以最后单独留下来并与老师无所不谈,而孔子在曾点面前也纵论其余三人得失,这个细节反映出孔子与曾点关系的亲密以及对曾点极大的信任更反映出孔子对曾点“动静之际,从容如此”的态度的欣赏。
所以说曾点描绘的这幅暮春郊游图不仅展示了一种诗意的生活图景,更向其老师孔子展示了自己研学儒家“礼让”思想的深刻体会。这幅图景现在也成为人们展示介绍儒家思想的一个绝佳视角。孔子无愧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法和理念冠绝古今。曾点也最终不负师望,终成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建东.王国维论音乐教育[J].嘉兴学院学报,2008,(9):20.
[2]邓文平,李丕洋.“颜回真乐”与“曾点之志”[J].哲学研究,2000,(2):54-55.
作者简介:
方文飞,中学高级教师,硕士学位,安徽省池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池州市优秀教师,江苏省和谐教育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