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多元结合的研究及传承

2020-09-10 07:22程琴琴胡浩然石建华闫晨晓
今古文创 2020年42期
关键词:黄梅戏

程琴琴 胡浩然 石建华 闫晨晓

【摘要】黄梅戏独特的唱腔、通俗易懂的戏词、丰富的表现力使其广为流传,向世界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现如今黄梅戏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戏曲自身学习难度大,另一方面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对黄梅戏不断发起冲击,其影响力为主要流传于安庆地区的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极具地方特色,其影响力不断减弱,已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因此,我们必须对如何发展黄梅戏做出思考。本文将尝试分析黄梅戏的文化本质及发展形势,探索戏曲创新发展的新方向,试图将戏曲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旨在让黄梅戏打破原有桎梏,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条件下,重新出现在大众眼前,进而催生出黄梅戏表演艺术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黄梅戏;现代流行元素;多元结合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58-02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元素多元方式结合的研究及传承——以黄梅戏为例》(编号:201910378063)研究成果。

一、黄梅戏现状分析

黄梅戏作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社会浪潮的革新,在表面欣欣向荣的盛况之下,黄梅戏的发展同时面临着重重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的青黄不接,现代社会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倒逼年轻人更青睐于直接经济效益高的工作,有意愿把孩子送进剧组的家长,担忧孩子未来的生活能否得到保障,仍在外围观望;而参加剧团的年轻演员,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忧虑,是否能够刻苦训练,习得黄梅戏精髓也存在问题。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着老一辈的优秀黄梅戏演员,否则在不久的将来,黄梅戏便会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其次,黄梅戏经过电影艺术和广播艺术的表现传播后进入到蓬勃发展和迅速推进的黄金时期,而随着电视的普及,让黄梅戏以一种更优惠的传播方式获得更大范围的推广,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和传统的广播领域正不断遭受着来自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廣播和电视作为传统的黄梅戏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黄梅戏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传播需要。更令人担忧的是,与时代浪潮滚滚向前而相对的是黄梅戏一成不变的以简单、朴素为特点的舞台表演效果。无论是在直接的视觉呈现效果还是剧情所推动的情绪渲染上,都很难讨好到年轻人的口味,长此以往无法下沉到基层群体的黄梅戏将逐渐与时代脱钩,脱离大众审美,成为历史的辉煌。

传统的文化,表演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台上表演台下观看的表演方式,已无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赏需求,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下黄梅戏作为经典的传统文化缺乏创新力,对广大国民的吸引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黄梅戏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二、黄梅戏与现代流行元素的多元结合

(一)戏曲文化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由歌手慕容晓晓创作的歌曲《黄梅戏》在发布之初,便获得了一致好评,甚至在后期可以成为人们随口即来的单曲。不得不承认,这首歌曲以歌唱的形式很好地将现代音乐流行因素融入了黄梅戏,使黄梅戏不在处以一种非专业不可唱的状态,而是成为非常“接地气”的音乐文化之一。这种新鲜的尝试,既让黄梅戏重回人们视野,又没有让黄梅戏丢掉本色。除此之外,各种形式音乐都会在可掌控范围内将黄梅戏的唱法融入歌曲当中去,以唱腔的形式来突出歌曲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戏曲的融入也中和了流行音乐的刚硬,使其具有刚柔并济的特殊感觉。近年来,越来越多音乐人都大胆地在词曲创作以及歌唱细节上进行了创新,将黄梅戏的韵味与现代音乐的新鲜相结合,使现代音乐的表达更具独特。

黄梅戏与现代音乐文化的融合不仅仅在于在现代文化中寻找传统文化气息,更在于如何将传统文化以现代流行因素展现出来,按照其自身形式的灵活,实现与现代音乐之间的自由变换,适应新的生活内容,创造新的剧目。这样的融合,并不是对于传统黄梅戏内涵的抛弃,反而是对其更好地传播与发展。

(二)黄梅戏走出舞台、走上荧屏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一些经典的黄梅戏曲目就已经开始进行拍摄,以影片的形式呈现给大众,但是由于年代的落后性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如:电视机的普及度低、播放效果差等,使黄梅戏没能紧抓转折点,还是陷入“改革危机”。但是近年来,国家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关注度更高,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越高,很多影片制片人开始尝试与戏曲保护协会及戏曲专家沟通,希望能将戏曲搬上大荧屏,让更多人看到黄梅戏,看到黄梅戏的创新,看到黄梅戏的发展。由严凤英和王少舫两位戏曲艺术家联合演绎的传统黄梅戏曲目《天仙配》就使一个经典案例,它曾二度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上映期间获得一致好评,轰动国内外,不仅仅是给当代电影行业的改编提供的可鉴之举,更是对于以后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方式。

(三)经典黄梅戏出圈,国风漫画上线

《女驸马》是黄梅戏传统经典曲目,讲述的是湖北襄阳民女冯素珍冒死救父,不惜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历经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最终化险为夷等一系列离奇故事。这一经典剧目,在2020年七夕节正式上线与各大漫画平台,打破了黄梅戏原有的对于时间、地点和人物的限制,巧妙地利用了互联网地传播途径,抓住现代文化的趋势和大众对于现代文化的需求,让黄梅戏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出圈。这一国风漫画以黄梅戏剧目的人物和故事为原型,添加了动漫在风格创造上夸张和奇幻的特点,同时国风动漫在人物创造和画面设计上更具唯美特点,使整个黄梅戏融合在各方面都显得非常融合而不突兀。

此外,在QQ、微信等各大平台都相应的开发了黄梅戏人物表情包等衍生产品,同时在各大商铺还生产了国风动漫产品。用黄梅戏戏曲大师韩再芬的话来说就是“黄梅戏其实很容易和现代文化生活结合”。

三、黄梅戏的“新发展”策略

近年来,黄梅戏呈現多元发展,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极大进展,对促进黄梅戏未来发展道路的拓展有着显著作用。但是,黄梅戏的发展不能仅靠融合,还需要从本质上探寻发展之道,即从黄梅戏内部出发,对黄梅戏的内容、形式及未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创新,只有这样,戏曲文化才能内外兼修,不落后于现代文化。

(一)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黄梅戏与其他戏曲不同,受其发源区域的整体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多用来突出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主要通过舞曲的形式来展示人物的心理和人身状态,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效果。黄梅戏舞台形式一般为一桌两椅、背景幕布或者道具装扮,戏曲演员配合乐器进行表演,很少具有灯光或者其他音响的配合。戏曲演员多为男女搭配,以此来突出不同性别唱腔上的不同。但这样的单一形式在面对如今影视和表演舞台的多样化效果时,黄梅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时代脱节。为尽量能够使黄梅戏不至于被社会遗忘,黄梅戏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从根源上实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在表现形式、唱腔、舞台、装扮上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迎合当代社会的大众审美做出适当的改变,使黄梅戏脱离古板、乏味,拥有一定的“烟火气息”。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新的符合大众需求的东西,如果黄梅戏能够把握好这一发展契机,把握当前的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主题,对内容和形式做出大胆创新,必将会迎来发展的全新转折点。

(二)注重人才培养

文化的传播灵魂在于其自身的魅力,但也少不了人为的宣传和演绎,好的文化需要好的戏曲家去展现。受目前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影响,更多的青年人群侧重于对中国流行音乐或西方嘻哈音乐的喜爱,较少的年轻群体会选择去学习传统戏曲文化。为此,黄梅戏戏曲应当加快对当前黄梅戏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变,集中精力在人才挖掘和人才养成上,为黄梅戏的传承选择优质的继承人选。人才的培养并不仅强调的是在黄梅戏学习上具有天赋的人才,还在于当代对于传统音乐有热情有激情的一类青年人,如何转兴趣为热爱是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让黄梅戏成为长久的热衷而不是一时的喜爱。这一方案的实施除了需要黄梅戏戏曲行业把握好时机和扩大宣传,更需要政府和传统文化保护部门做好各方支持和必要的帮助。

四、结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才创造出这些让我们为之骄傲的戏曲艺术形式,戏曲文化具有极为典型的传统性。在文化百花齐放的背景下,黄梅戏已不得不做出创新,但是黄梅戏的精髓不能有任何的改变,否则必然会面临被充斥于社会上的文化浪潮同化的问题而失去魅力。笔者认为,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的方式是现如今让戏曲重现活力的最好的方式,既能产生深厚的吸引力,又不至于让其精髓之处受到影响。相信传统戏曲文化在与新元素结合之后必定能够打通不同年龄段之间的隔阂,拓宽受众群,让戏曲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为展现中国文化实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正轩.论国粹黄梅戏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发展的困境及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20,(24):39-40.

[2]阮燕.浅谈传统黄梅戏与当今生活的结合与创新[J].文化产业,2020,(18):159-160.

[3]宋敬波.浅谈黄梅戏演员的培养策略[J].戏剧之家,2020,(23):51+111.

[4]赵丽.当代黄梅戏传承发展现状及对策[J].品味经典,2020,(07):34-35.

作者简介:

程琴琴,女,汉族,安徽黄山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经济学。

胡浩然,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石建华,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闫晨晓,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黄梅戏
了不起的黄梅戏
天仙配
黄梅戏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缺乏以小生行当为主的剧目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艺术黄梅戏
黄梅戏曲课
安徽省黄梅戏的数字化传播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对黄梅戏进校园的几点思考
故乡的黄梅戏
黄梅戏的发展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