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成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思考

2020-09-10 07:22周君英
体育时空 2020年8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养成教育体育教育

周君英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4-065-02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理念正在不断的深入人心,体育自律已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群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健康品质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素质教育为主要根据的新时代下的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养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自律思想有机地渗透到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从而有效助力小学生在发展道路上的健康成长。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是体育教师在习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具体担当。

关键词:养成教育;体育教育;体育自律;健康中国

体育课,在传统的思想观念里,它仅是孩子间无关紧要的玩耍和消遣,和学习相比,它更多是在消磨时间。这种观念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体育不仅仅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重要作用,而且是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意志力、团结精神以及道德修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体育的育人功能是无可替代的[1]。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针对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实现对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以及敏锐的思维习惯的培养与锻炼的一个过程。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2]。其中养成就是通过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学生形成规范化良好习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在这个阶段所进行的养成教育可以使小学生终生受益,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自养成”[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针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是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对某種或者某些行为具有自主性倾向的一种习惯。习惯实际上就是某种行为不断重复的积累,当某种行为反复执行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形成了一种习惯。

如此说来,养成教育,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是益其一生的习惯;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而言,是悉心经营的事业、刻不容缓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强化,真正实现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培养。

(二)针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这十个方面[4]。

(三)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培育时机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等各种习惯的培养在其未来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其成长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课程。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这个绝佳时机,密切结合不同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养成教育策略,对小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习惯培养。孩子们会把所养成的习惯,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

二、养成教育是实现小学体育自律的行为途径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都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但是对体育课的开展却兴趣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比较喜欢自由、不受约束的体育运动活动形式,而在体育课堂上总是会受到各种约束与限制,并且体育活动项目的程式化特征比较明显,这是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小学生并不是对体育运用活动项目不感兴趣,而是不喜欢程式化、强制性的规则而已。

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有效转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这种现状就必须在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给予小学生一定的自由与权力,真正将小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能够让小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从而有效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程开展的参与兴趣与积极性,使小学生在自己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领域自由发挥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会自觉遵守体育活动项目规则,在习惯成自然中培养了自律意识。

三、体育课堂中的行为养成教育探讨

体育课堂中的细节是促成养成教育的关键所在。习惯,就隐藏在每处细节背后。下面结合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课程对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进行了重点探讨。

(一)丰富有趣的体育课堂内容

丰富且富有趣味性的小学生体育课程内容的创设与构建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与积极性。单纯的小学体育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运动规则等显性教育教学课程内容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养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丰富的、富有趣味性的隐性教育课程融合到体育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以有效小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效果。

(二)风趣的教师人格魅力

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小学生的感染力及其重要,可以影响到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成长。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体育教师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行为的文明性与规范性,要在极端负责思想的指导下自主提升自己的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与行为规范,不断强化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化水平,为自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民主型体育课堂管理

不同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会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对于体育课程专业化理论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民主型模式与专制型模式。专制模式下,其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活动开展的主体,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执行,这种模式的运行无疑会扼杀掉孩子的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养成教育的开展。民主模式是指将学生视为体育课堂活动开展的主体,教师作为主体行为的指导者与引领者参与到学生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从而助力养成教育的高效开展。

(四)互动活泼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养成教育培养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师要特别注重和小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与沟通交流,对小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特性以及脾气秉性进行渗透了解,从而制定切实、科学、可行的养成教育方案。

四、发挥家長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教师单方的事情,而是学生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够高效达成其教育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的过程。毫无疑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绝对不能忽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要想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实现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培养,必须实现与家长的深入沟通与有效合作。在家长的有效配合与帮助下实现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语言习惯以及思维习惯的养成与强化,从而有效实提升针对小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现代人观念和理念的进步,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父母的一种习惯,家长良好的习惯养成,孩子们身处家庭的良好氛围之中,对于自律的体育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家长的表率作用作为家长们的任务,也会促进家长自身的体育自律,家长和孩子,在其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五、结束语

正如《汉书·贾谊传》曾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自养成。”小学阶段是强化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体育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将养成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从课堂的细节处着手,从与家长的互动沟通着手,不断坚持,持之以恒,为祖国的花朵建立良好的体育自律习惯养成,为未来全民的强健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新时代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有效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出自己应有的量!

参考文献:

[1]钟秉枢.校长与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5,02:2-3.

[2]山东临沂大学教育学院网.什么是养成教育[EB/OL].http://edu.lyu.edu.cn,2011-12-08.

[3]柳国强,刘春魁.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45-46.

[4]徐婷.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EB/OL].http://qhpx.cersp.com.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养成教育体育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