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2020-09-10 07:22张国旺
体育时空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健康中国策略探讨

张国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55-02

摘  要  “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备受关注。而学生体能素质培养的一大渠道则是高校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健康中国”视域关注不足,健康文化理念教学渗透不足,学生健康体能训练不理想。基于“健康中国”的视域带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现实必要性。而这也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  “健康中国”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策略探讨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服务与贡献建立在健康体魄之上。体质健康教育必须落到实处。在全民健身热潮的带动下,高校教育提出了“健康中国”的理念,体能素质训练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关注点。而反观当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学生的爆发力、耐力和力量素质持续下降。“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与优化,教学中有效渗透“健康中国”理念,从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入手,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一、“健康中国”的概念提出及内涵

(一)“健康中国”的概念

身体健康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从大学生身体健康调查来看,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呈下降趋势,“健康中国”的理念应运而生,并且国家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201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健康中国”理念指导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以期带来大学生体能锻炼和健康意识的强化,让高校体育体能训练有健康理念的支撑与渗透,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健康中国”的内涵解读

“健康中国”从字面看突出健康二字,其内涵包括健康的环境、健康的国民素质和健康的广覆盖。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中国”也有着具体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这是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才能与社会保持良性的接触,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保持清晰的认知,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健康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品德,提高自我修养,积极传播正能量。品德健康要求大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言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做个有公德心有良知的人。

二、“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一)基于“健康中国”理念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基于“健康中国”的教育理念,积极调整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让健康文化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渗透。教学目标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更要树立并强化健康发展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高校体育教学具有教育的特殊性,而健康理念在特殊教育模式中的渗透,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康理念指导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基于“健康中国”的理念,当前各大高校体育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也关注学生健康思维的培养、健康合理健身方法的掌握,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投身到“健康中国”的预防前移战略中。大学生真正树立健康的发展理念、锻炼理念,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教学目标的调整下,学生从被动的体育锻炼者转变为自觉的健康运动践行者。

(二)基于“健康中国”理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主体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教师习惯性地主导课堂,学生的体育锻炼带有被动色彩,而“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现了教育主体的明确,让学生真正成为回归课堂,回归自我。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其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强身健体,这也表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现实的群众基础。有17%的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是娱乐,有12%的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是发展个性,还有10%左右的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是追求时尚。鉴于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多元动机,必须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体育锻炼的动机满足感。“健康中国”理念指导下满足学生个性化锻炼学习需求,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只有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觉锻炼、独立思考与创造的个性化教育目标。

(三)基于“健康中国”理念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方式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体现为教学方式的改革。就高校学生来说,在入学初期进行系统的体育能力测试,了解学生体能素质差异,有效地分班分组。从传统的体育授课模式中摆脱出来,组织个性化教学,差异化教学,让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组织开展更契合学生的体能实际。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完善健康知识体系。而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则重点跟进功能性锻炼,多组织室外训练。基于“健康中国”的教育理念,引入健康教育模块,如基础的心肺复苏教学、黄金抢救指导、外伤应急处理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巧,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等。除了实施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外,更注重师生的互动教学,强调师生的深度融合,借鉴学习。教师上课前应积极备课,避免使用陈旧的上课方式,借助网络加强对前沿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的涉猎学习,借鉴分享,总结反思,关注学生体育锻炼热情的激发,兴趣的培养,增加游戏环节、赛事竞技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参与体育训练。学生与教师深入情感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育迅速诉求,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点,在教授运动技能和文化课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其心理和情感的变化等,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四)基于“健康中国”理念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渗透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养成终身鍛炼,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激发与培育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基于体育锻炼的兴趣点,自觉主动地去运动。学校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社团,学生可以在丰富的社团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组织,如轮滑社团、台球社团、羽毛球社团、NTC社团、街舞社团、排球社团、击剑社团、体育舞蹈社团等,丰富多彩的社团项目让学生找到体育锻炼的组织,获得锻炼的归属感,也通过融入组织,加强自我约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也让体育锻炼的爱好逐渐演变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社团中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竞技比赛,从学生角度出发,凸显学生运动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竞技比拼,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是“健康中国”教育理念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希冀。学校方面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的体育运动器械、场地优势、专业教师优势等,为学生提供娱乐运动的各种校园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中互帮互助,协作配合,优化其社交能力培养,也带动学生坚韧品质的塑造。体育精神寄寓于体育竞技,学生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目标靠近。“健康中国”理念的践行也有了终身性的运动支持。

(五)基于“健康中国”理念建立多元化评价系统体系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迫切地要求变革体育评价体系。当前多数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局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评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体育锻炼结果。因此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是落实贯彻“健康中国”教育理念必然要求。评价指标更全面更丰富,从知识水平到综合素质,从体育锻炼态度到体育锻炼习惯品德等,从体育运动兴趣指引到体育心理素质强化等这些都纳入体育教学考核中。评价主体应该更多元,除了教师的点评,更引入学生自我点评与生生互评,多元的评价主体,体育教学评价更能真实全面地反应教学成果,对后续的体育教学提供调整优化建议。

三、结束语

“健康中国”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举措,其也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改革要求。鉴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限制和不足,贯彻“健康中国”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改革与调整势在必行。从教学目标的改革入手,关注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凸显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主体地位,在个性化学习模式与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支持下,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细化教学步骤、寻找学生锻炼的兴趣点,确定阶段性的锻炼目标,制定长期的锻炼计划,以运动处方的方式指导每一个学生自我锻炼,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及时调整优化。总结来说,“健康中国”将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大指引方向,将助理于高效高质体育教学课堂的打造,实现高身体素质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健康中国策略探讨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