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龙 雒真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精神层面的欠缺则成为了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因其特殊性,容易受人歧视和冷落,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则可能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实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精准帮扶”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的内涵及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旨在从点上深入推进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的精准帮扶,以缓解当前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被教育体系边缘化甚至孤立的局面,促使这类群体学生能够公平享受体育的权利,坚定自信,挖掘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体系构建
一、前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推进教育精准脱贫”。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力求教育公平,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本文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精准脱贫”的号召,以精准、全纳促公平,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精准帮扶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以期从点上深入推进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的精准帮扶,以缓解当前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被教育体系边缘化甚至孤立的局面,促使这类群体学生能够公平享受体育的权利,坚定自信,挖掘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
(一)“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界定标准
“体质弱势群体”是指人体机能和形态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尤其是在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相对处在不利地位的群体。通常是指体型过度肥胖或瘦弱以及病、残障的人群,考虑到个体差异的特殊性,把身体素质过差者也列入“体质弱势群体”范围[1]。
学者周二三、刘成等在《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一文中对“体质弱势群体”做了界定,他们认为符合一充分和两基本条件,即可认定为“体质弱势群体”: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测试得分在 59 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标准二是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BMI<18.5,或 BMI≥28[3]。
当前国际健康组织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通常运用体重指数
为体重过低,18.5≤BMI<24为正常范围,24≤BMI <28为超重,28≤BMI为肥胖[4]。因此,笔者认为周二三等人对“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是较为真实可靠的。
(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分类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肢体残疾型,“该类型的学生是指由于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肢体残疾、麻痹和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5]。第二类心肺功能障碍或其它慢性疾病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心脏或者肺脏等内脏器官一定程度上出现功能性病变,从而导致运动受限,不能按照高校体育课程的标准完成授课内容。第三类体质虚弱型,这一类学生因营养不良身体偏瘦或过度肥胖,造成体质虚弱、运动能力不强,不能完成体育课程的任务,以及每年度进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三)高校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的体育课程形式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目前高校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设体育课程的形式进行归类,大致为三类:第一类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不做特别关照,与正常学生一同学习体育课程内容,结果是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因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的不足,无法完成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体育成绩不达标,产生挫败感,影响自信心,在身体和心理上对体育这门课程产生排斥;第二类是免修体育课,这种形式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某些高校出于安全考虑,让体质弱勢学生免修体育课,是对他们的特殊照顾,而另一方面却是直接剥夺了他们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让本以对体育课程产生逃避心理的这类学生,被动地隔离于体育运动之外,完全丧失了体育动机;第三类则是开设体育保健课,以体育保健课代替体育课,由于大部分非师范类高校体育公共课的任教老师体育教育专业居多,没有接受过针对特殊学生的专门培训,从而造成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性的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理论和实践操作脱节。
三、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的内涵
精准帮扶是在国家践行“精准扶贫”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教育领域实施“精准帮扶”,其实质是让每一位在校学生都能平等的享受公共教育资源以及受教育的权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即是保障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平等享受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以及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本文将瞄准肢体残疾型、心肺功能障碍或其它慢性疾病型、体质虚弱型三种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特别关注这类学生内在体育动机与认知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营造轻松、愉悦、毫无压力的体育课程氛围上精准施策、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可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的效率及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体系构建探析
(一)瞄准目标是前提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情况具有多样性,为了确保精准帮扶工作落实到位,需遵照真实精准、保护隐私的原则,按照不同类别建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质档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甄别弱势群体:第一,新生入学报到期间,这是甄别目标的良机,通过跟学生家长的面谈,初步掌握一些同学的信息和类别。第二,新生入学体检期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通常需检查内科(心脏、血压、肝脾)、外科(肢体、肌力、脊柱)、眼科(视觉功能、色觉)、耳鼻喉科(听力、嗅觉)、特殊化验、X射线(肺部和心脏)。根据新生体检结果及仔细查阅新生档案,掌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精确梳理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数据。第三,新生军训期间,通过教官及学生自身的反馈信息,结合学生的军训表现,联系学生家长求证,最终确定帮扶对象。
(二)精确帮扶是关键
1.根据体质弱势群体特点,制定帮扶制度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而实施精准帮扶时需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的接受性和参与性,体育课程的教学应当与帮扶对象紧密结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且遵循悉心关爱、平等和谐的原则,建立校、系、班以及家长“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帮扶制度。
第一,實行帮扶对象责任制,发挥体育教师、体育委员的监督、督促作用,“一对一”进行帮扶,实时掌握帮扶对象的体育运动情况及身体状况。
第二,根据体质弱势群体的类别,建设体育课程,做到因材施“帮”。例如,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将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课程与正常学生的体育课程区分开来,并根据类别划分上课班级,考虑到有些学生不属于同一个系部或班级,需选择不能与其它教学相冲突的时间段进行,因势利导,进行差异化教学。肢体残疾型类学生,可以安排正常侧肢体的补偿性锻炼,如上肢残疾,可安排腰腹力量、下肢力量练习;下肢残疾,则可安排体育保健课或上肢、腰背部练习;也可安排一些适宜的体育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淡化抵触情绪,树立体育自信,克服心理障碍,促进相互沟通。心肺功能障碍或其它慢性疾病类学生,可以安排一些调理养生的内容,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项目,同时要安排专业的体育保健学老师授课,结合运动保健知识,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杜绝潜在危险性。体质虚弱类学生,则可安排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走、瑜伽等项目,通过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恢复运动机能。
2.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制定工作台账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家长和学校之间也可通过这个途径,架起沟通的桥梁。学校体育部门可以借助网络终端,架构体育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网络平台,将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定期推送给帮扶对象的家长,让学校和家长之间形成一股推动力,帮助、督促学生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同时,在假期体育老师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设计一些训练任务,协助家长指导学生进行锻炼,强化身体基础。制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台账”,将帮扶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家长的反馈信息计入台账,实时更新,定期总结、评估,因时而变,确保弱势群体学生锻炼效果。
3.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弥补了体育课程的时限性,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弱势”,需要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协同干预。一方面,体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鼓励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多参加学校体育部门组织的课外体育第二课堂,满足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需要,也可促进他们交际能力的提高,通过体育活动让他们结识朋友,培养沟通能力,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高校要因势利导,根据体质弱势群体的身体、心理特点,设立专项资金,建设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精品体育活动,如校内定向越野赛、户外素质拓展、帮扶师生交流会等。让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在愉悦、轻松、互帮互助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树立自信心。
(三)精确管理是保证
高校学生的来源具有地域广、成长背景差异大、经济不平衡等特点,这就需要高校针对这些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帮,精确管理。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实施精准帮扶,首先建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档案,根据身体状况精确分类,定期检测记录。然后掌握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为着力点,积极引导该群体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调整心理状态,克服自卑、孤僻、胆怯心理,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对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课程评价,需严格按照体育档案中记录的真实情况,根据不同类别的分类及层次,制定适宜的考核标准,将“终结性考评”改变为“发展式考评”鼓励、激励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精神层面的欠缺则成为了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因其特殊性,这种问题尤为严重,因而实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精准帮扶”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通过“精准帮扶”可以体现教育公平,让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免受歧视,树立自信,为高校营造和谐、包容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高等教育工作更好、更快、更人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爱刚.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均等化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 (5):80-81.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3]周二三,刘成,等.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 (7):46-48.
[4]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79.
[5]张金明,赵悌尊.对我国残疾儿童康复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 (2):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