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静
摘要:为了有效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国家对提出了“营改增”这一政策,旨在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让行业实现公平竞争。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服务业实施“营改增”需要面对的税务风险展开分析,在简单了解风险内容后,从纳税人身份选择、供应商选择、业务模式优化等方面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关键词:服务业;“营改增”;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全面实施“营改增”对于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而言,是必须要抓住的机遇,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服务业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税务风险,这就需要服务业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同时,完善税收政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风险和防范措施的思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服务业实施“营改增”中存在的税务风险
以服务业为例,其就要面临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业务模式的选择、供应商的选择等方面的风险。
第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在“营改增”试点方案中,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标准为500万元销售额,但传统的区分标准为50万元或80万元。可以看出认定标准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按照“营改增”后的区别标准来看,一大部分企业都进入了小规模纳税人区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税负,但是过高的划分标准,也让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无法进行抵扣,继而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正常流转造成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小规模纳税人的成长和整个服务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还会出现一些小规模纳税人不愿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一般纳税人提供了偷税、漏税的可能。第二,供应商选择问题。中国服务业企业发展时间较长,因此市场上游中很多企業面临着一个复杂的情况,不仅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问题,还要解决供应商问题。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供应商大部分为农民,而此类型人群中更愿意选择现金交易,尤其是季节性强的货物,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但如果可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就可以有效降低增值税负担。第三,业务模式选择问题。服务业中有一部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部分行业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不完全统计,人力成本展行业总成本的30%-40%,但是此部分成本在“营改增”后无法抵扣进项税额,相对而言增加了企业需要承担的成本和负担。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改革业务模式,降低人力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实施“营改增”过程中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营改增”是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税务改革策略,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改增”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稳步增长,同时也能够让国家产业结构得到科学的调整,是国家财务税务体制改革的新起点,可以有效消除征税问题,让税法制度得到公平合理的发展。但同时“营改增”的落实对于一部分行业而言,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一)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由上可知,服务业实施“营改增”过程中需要面临较大的税务风险,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在“营改增”背景下,服务业内的每一个企业应该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对于服务业纳税人而言,目前最为合适的税率为6%,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3%的征收率最为合理。在“营改增”实施后,税负确实得到了大幅度下降,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分析,重新审视企业身份,针对“营改增”政策,重新规划企业经营计划,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纳税的身份[1]。
(二)合理选择产品供应商
由上可知,对于服务业而言,采购环节的增值税抵扣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合理选择产品供应商,从在采购环节得到更多的抵扣证,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一般纳税人,必须要建立形成一个完善的购销关系,从而降低税率。以某大型连锁商务酒店为例,其采购的设备物品齐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采购占总支出比重相对较多,而且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对供应商的要求较高。但在“营改增”实施后,还需要考虑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对此该企业按照所需要的商品类型进行有效分析,结合国家的法律政策,全面计算税额的抵扣,以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性的供应商类型,扩大供应商资源,尽可能减少纳税风险、节省税收。
(三)优化企业的业务模式
“营改增”的实施消除了重复性征税,让服务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得到根本上的提高。不仅如此,“营改增”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对于服务业的企业而言,其可以开展更多的出口业务。最为主要的是,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应对全新的税务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会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全面优化企业业务模式,减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也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抵消进项税额,以降低人力成本。其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降低人员流失,从根本上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高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
除了以上这些措施之外,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是解决增值税专用发票流转不畅重要措施。在“营改增”实施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发票管理的重要性,但在“营改增”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开发了防伪系统,开具专用发票,尤其是在采购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应的发票制度,确保企业可以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增值税发票管理得到真正的落实,以此最大程度减低企业的整体税负[2]。比如:某大型连锁商务酒店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开设了酒店专属的方位系统,并且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个财务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确保管理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服务业实施“营改增”虽然需要面对一定的税务风险,但其得到的机遇,远大于这些凤险。作为推动服务业快速、健康的完成转型发展的关键,“营改增”必须要得到重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可以落实相应风险防范措施,并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降低风险、减轻税负。
参考文献:
[1]朱宇立.“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风险与应对方法[J].智富时代,2019(1):36-36.
[2]王科蓓,黄洁莉.“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增值税税收风险识别与预警对策[J].财会月刊,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