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0-09-10 07:22:44刘秀琦
环球市场 2020年6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经济互联网

刘秀琦

摘要: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的贸易往来开始在网络渠道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要重视“互联网+”这一新兴模式,通过网络渠道来实现更广泛的农产品交易和农业技术推广,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农业经济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经济;“互联网+”;智慧农业;电商

在世界网络技术不断提高,互联网运动普及的环境下,国内县农业的发展开始趋向于新兴技术和互联网的融合引导。互联网+逐渐成为经济的核心动,越来越多的行业受此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也由此产生巨大变化。2015年7月1日国务院推出互联网+的相关指导意见,其中详细指出当下互联网时代应重点关注的发展模块,包含现代化农业等十一个领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宝贵的机遇。

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一)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

就传统耕种形式而言,一般仅能通过以往的经验和直觉来执行施肥浇注等操作,这种模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可以使耕种变得更加精准、及时。互联网已渐渐应用于多个生产环节,比方说前期的育种、栽培以及后期的收割、加工等,有效提高了生产工作的精准度与专业标准,推动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改进,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率。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

需要开发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设备体系,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融合信息化水平,并促进农田水利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机、农业设备及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普及智能型作业设备的应用,强化监控力度,确保生产质量。对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在农业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化的饲料自动饲喂系统,根据畜禽生长周期、进食情况等信息,对畜禽投喂量、投喂时间等进行优化调控;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传输、控制为一体的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不断促进智能化发展。

二、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互联网一农业”的直接体现是农村电子商务。不过农村区域的电商并不仅是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引进物料、出售产品的渠道,其同事也构建了围绕消费展开的产业链,已摒弃了农民主观选择生产品而出售的传统模式,已转变成为满足客户具体需求方向及数量的生产消费模式,所以生产经营者需要及时改进口身经营理念,不断学习互联网思维。

传统农业营销模式中难免发生“买贵卖难”现象。信息渠道受限制导致生鲜农产很难快速运输到城市区域,期间要经过诸多繁琐环节。而网络则可以有效改善此情况,借助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的完善与精准高效的供求信息传达,大大减少了流通成本,疏通了流通途径,显著缩短所需时间,实现产销的精确连接,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转变传统流通模式。现阶段很多互联网企业将焦点放在农村电商,这一市场的生态圈已逐渐苏醒,比方像阿里巴巴所推出的“千县万村”战略,预计在三到五年间向此类市场投入一百亿,准备设立上千个县级运营点一级十万个村级服务点,提高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扶持力度。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区域,电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高质量生态环境的优势,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精品种植,借此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目前,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增长迅猛,“淘宝村”“淘宝县”纷纷在各地涌现。农产电商市场的普及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网络金融发展,由此衍生出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平台相继加入农村服务市场,此外宜农贷、利多多等垂直平台也将自已的业务扩展至农村,农村电商市场由此得到更多发展动力。

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

当下的农业发展重点已落在产业链的建立与完善上,网络则成为整个产业链重塑的可靠支柱。如今产业链有着很多缺陷与不足,就像产销途径的缺失与限制、合同有待健全等。现在依旧有不少协议难以落实,以及很多先产后销的落实模式占主流,现在消费还不能有效带动生产,流通优化依旧处在发展阶段。当下农产品交易的双方多数忽视了正规的签署环节,口头式协议依旧占主流,加上目前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并不完善,交易双方均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也因此经常出现相关生意纠纷。现阶段农业产业链主张遵守契约,坚持共赢宗旨,制定系统合理的条款规定,避免出现比必要的纠纷。此外,以主流产业为主,不断扶持龙头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具有更高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的加工企业给予更多帮助,培养更多具备强大竞争力与良好口碑的优秀企业。健全的电商体系不光能够提供基本的交易活动,也可以实现网页设计、产品美工及外宣等功能,涉及储运、包装、售后等一系列问题,有些还涉及专业培训、支付结算等更多问题。普通农民开展电商,很难自己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政府应该成为电商的保护伞,为其提供充足有效的帮助与扶持,积极建立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农户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销中去,借此提高产品质量,明确整个产业体系的分工,促进效率提升,达成共赢。过去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凭经验,现在互联网可以传递产销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农民可以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生产的品种和规模。因此互联网必将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元素和新动力,带来新思路,构建产业链。

四、结语

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目前“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部分农村网络基础不足、通讯设施薄弱,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對不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农业互联网难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农业市场信息有限。而面对众多难题,必须寻找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农村当作生产端,同时应当把农村也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促使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均衡发展;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马超侠.“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分析[J].中国商论,2019(08):22-24.

[2]钱昕黎.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途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239-240.

[3]刘冬.“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农业经济,2017(05):24-25.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农业经济互联网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
基于安卓的智慧农业APP设计与实现
软件导刊(2015年1期)2015-03-02 11:54:32